当前位置:文化 > 历史资讯 > 正文

文物南迁争议:蔡元培力挺 鲁迅冷嘲热讽

2017-05-04 14:50:14    中国网  参与评论()人

应该说,当时文化界反对文物南迁的声浪还是很大的。反对的意见中,一种是把保全文物的希望寄托于国际监督或者战后归还。自己不掌握国家珍宝的命运,反而交由他国掌握,无疑是幼稚的。另一种是担心以文物南迁之名行出售文物之实,比如顾喆刚等教授就联名致电政府,要求不要迁移文物并拍卖,而要妥善保存。

当然,支持文物南迁的学者也很多。比如黄炎培,他在中山文化教育社的茶话会上提议“取北平文化古物速运沪”。而当时学术教育界的大腕、时任中研院院长蔡元培也站了出来,公开支持文物南迁。蔡元培谈道:“北平故宫古物,及本院所有者,均属吾国数千年来之国粹,若不妥善加以保存,后患诚难设想,故宁未雨绸缪,即使苟有损坏,但以全局被夺与损坏小部相较,孰轻孰重?”概而言之,蔡元培认为日人不可不防,文物不可不迁。

而吴敬恒致蔡元培的公开信,则是吴公开表达与蔡的不同意见。无论吴是出于怎样一种立场去反对古物南迁,从信中的内容来看,古物已然开始南迁。再从这封公开信中所涉及的古物究竟迁移至何处的各方意见来看,这封信也并不是吴自己在古物南迁之前的率先表态,而应当是在收到古物南迁途中蔡元培的某种要求或建议之后,才有感而发的表态。查阅《蔡元培全集》,可以看一看故宫古物南迁途中,究竟出了什么大事,蔡向吴求助究竟所为何事?

原来,1933年2月10日、11日,蔡元培曾两次致信吴敬恒,皆因“忽接中央政治会议命令不准过江,并有即运洛阳之说……洛阳既无保险之建筑,尤无充分之军警,恐不妥当”,并提议“应如何设法补救,使这批古物不向洛阳而向沪,务请迅速进行”。应当说,这是两位故宫博物院理事之间紧急磋商的公函,吴对此应答与否、怎样应答,都不应当以公开信的方式发表出来。但吴偏偏就这样做了,其态度显而易见,一句话,给蔡送上一碗“闭门羹”。吴本来就不支持古物南迁,至于南迁到哪儿,洛阳还是上海,他都毫不关心。那么,之后的南迁线路如何,蔡究竟如何应对?

从目前可以寻获的文献资料来看,蔡元培之后再未就故宫古物南迁事宜致信吴敬恒,蔡、吴两位故宫博物院元老理事的相关工作交流就此中止。

4 争议声中文物最终南迁

当年,仅从北平《世界日报》对古物南迁的跟踪报道来看,自第一批2018箱古物于1933年2月7日出发,2月9日即抵达南京之后,南迁古物终将迁往何处的相关报道几乎天天见诸报端,迁去洛阳的动议及计划,似乎一步一步将成为现实。但一个月后,1933年3月6日的报道,却给出了截然不同的最终去向:第一批古物中的1054箱运往上海,其余部分存南京行政院内。

当时的媒体报道故宫文物开始南迁

1933年2月,故宫博物院的文物装箱待运

至于古物为什么没有迁至洛阳,而仍按原计划迁往上海、南京等军政核心地区,则没有相关报道予以披露,蔡元培从中做过哪些努力,对古物南迁的策略有过怎样的坚持与调整,至今仍不十分清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蔡元培一直全力支持着古物南迁,并且凭借自己在国内文教界的号召力与影响力,让蒋介石、宋子文等当局高层人物对此予以高度关注,为古物南迁获得了更多的、来自国家权力顶层的强力支撑与资源保障。正是在当局高层人物的亲自过问之下,古物南迁去向的种种争论得以遏止,最终都以统一暂贮上海法租界及中央银行,再分批转运南京而尘埃落定。事实上,故宫及其古物保护的头绪纷繁,在当时国内军政各种势力交错之下,除了要为古物南迁出谋划策、铺平道路,蔡还要坐镇北平,为整个不可迁移的故宫及其遗存文物之保护,而四处奔走、呼吁呐喊。

就在蔡元培等通力协作之下,1933年5月23日,由故宫运抵上海的第五批古物,安全送达中央银行暂贮。在这最后一批古物运抵上海之前,北平的故宫及其文物保护工作并未中断,还有所加强。当年5月9日,蔡还向蒋介石致电呼吁,请其“勿在故宫内驻兵”,但同时又要求其为故宫安设防御工事,“免使代表国粹及伟大建设被破坏”。

一年之后,1934年4月4日,故宫博物院理事会首次会议在南京召开,一致推选蔡元培为理事长,并决定存沪古物中的部分文献档案运至南京保存。5月8日,蔡元培又在南京行政院,组织召开了首次故宫博物院常务理事会会议。除了审议人事任免、年度预算等,还特别提到彻底清查整理故宫的家底。而故宫文物保存库的建设经费,也增拨了二十万元,即刻可以开工。之后,蔡连任三届理事长,直到“七七事变”之后,日军占领北平,蔡才离开北平。就这样,他南北交驰,在动荡时局与战火绵延中,为故宫及其古物的守护全力以赴。

在蔡连任三届故宫博物院理事长期间,故宫博物院南京分院(中央博物院)正式成立,专为保存古物的库房也相继建成,南迁抵沪的故宫古物又分批转运南京。不久,“淞沪会战”爆发,南迁古物也因之开始了更为崎岖多舛的大迁徙,全力向更为偏僻、相对安全的西南方向分散保存;分批多路转运至长沙、贵阳、巴县、宜昌、重庆、乐山、成都等地贮存,直至抗战胜利,方才再次运回南京。而遗憾的是,这些负载着中华文化精魂的国宝,还在跋山涉水、辗转四方之际,蔡元培已于1940年3月5日在香港病逝,终未能亲自见证这些国之瑰宝百转千回的最后结局。

来源:北京晚报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数”说2023中国旅游

23-12-20 09:44:37文旅产业,旅游业

年轻人还在丧 中老年人已经找到了生活的乐子

23-12-19 11:20:47《咕噜咕噜下春山》,生活之道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