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历史资讯 > 正文

晚清明信片上的万种风情

2017-10-13 16:19:16    收藏快报  参与评论()人

清代晚期,在“人烟辐辏,商贸繁盛,五方杂处”的武汉,看戏可以说是三镇人们当时极其重要的娱乐生活。会馆公所、茶肆佛寺、露天旷野,各种戏台比比皆是,如著名的山陕会馆大戏台,雕梁画栋,气势雄伟。其中还不乏场地宽阔、观众人头攒动的露天戏台,看戏热长盛不衰,一直延续至民国时期。清道光年间(1821—1850),长期寓居汉口的浙江余姚人叶调元目睹武汉社会风情,花费10年时间写下《汉口竹枝词》6卷共292首,付梓成册,刊行于世,一首首读来,就像展读一幅多姿多彩的老武汉社会风情画卷。其中多次写到民众看戏的情节,如“各帮台戏早标红,探戏闲人信息通。”将武汉人为看戏而四处打听演出信息的迫切心情刻画得入木三分。本文所要介绍的这两张发行于晚清时期的明信片,上面选择的主题摄影,就是当时风靡两江四岸、三镇城乡的人们在露天场所看戏的火爆场景。



这两张明信片上的图案分别摄于汉口、武昌两地,正反面印刷及手写字样全是英文,背面印有英文“邮政服务单明信片”字样。汉口露天戏台的明信片没有贴邮票及加盖邮戳,应该是一张尚未使用的明信片。照片上的场面是一个用木板、木桩、楠竹铺就的简陋戏台的近景,戏台四角竖立起数根楠竹,上面拉着遮阳的篷布和绣有吉祥动物图案的横幅,身穿戏服的演员们正在台上演出,台下挤满了看戏的观众,有的戴着草帽,有的举着油纸伞,可见人们在烈日下看戏的痴迷。而看戏者的衣着及削发垂辫半光头的明显的清晚期发式,显示了当时的晚清背景,英文“剧院整个在街上”,则突出了晚清时期武汉人街头看戏的那种特殊的娱乐风情。

关键词:明信片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24-04-09 11:18:28殷墟博物馆新,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