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历史资讯 > 正文

雁栖湖畔的皇家寺院:“定慧双塔”曾为怀柔八景之一

2018-03-09 10:33:38    北京日报  参与评论()人

定慧寺遗址位于怀柔雁栖湖西侧,紧邻国际会都核心区,是有史籍可查的明代著名皇家寺庙。这里西倚红螺山,北据景山,东望雁栖湖,风光秀美。沟谷附近早已不见寺庙建筑,只在青山绿树中横陈着些许残砖碎瓦,默默地聆听着风的轻吟,水的涛声。

古碑石刻重见天日

前不久,怀柔区文物部门集中清理搬运田野石刻文物,在定慧寺有了新的发现,笔者急忙奔赴现场,一探究竟。

定慧寺遗址旁的砖瓦碎石中,已清理出石碑、碑首、柱础等残件四五件,横七竖八地堆放在一起,准备搬运。离此处不远的山坡草丛中,静卧着一尊巨大的石雕赑屃,体型圆润,制作精细,神态逼真。

赑屃,形似龟,传说是龙生九子中老六,又名霸下。赑屃平生好负重,力大无穷,上古时代常驮着三山五岳,在江河湖海里兴风作浪。后来大禹治水时收服了它,它服从大禹的指挥,推山挖沟,疏通河道,为治水作出了贡献。洪水治服了,大禹担心赑屃又到处撒野,便搬来顶天立地的特大石碑,上面刻上赑屃治水的功绩,叫它驮着,沉重的石碑压得它不能随便行走。赑屃因为模样与龟十分相似,所以它还象征着长寿和吉祥。

新发现的赑屃石雕长1.6米,高1.11米,重约3吨,细看其背上,石碑的基槽完整。体型如此巨大的赑屃,想必石碑的规制也不会小。石碑的碑身、碑首是在碎石瓦砾中挖掘出来的,石质均为精美的汉白玉,且做工精细。碑首方正,云纹图饰,清晰秀美,气韵生动。云纹环绕中刻有篆文,虽已模糊不清,但仔细辨认,仍可看出“敕赐定慧禅寺”字样。认真察看碑阴碑阳文字,比对清康熙《怀柔县志》记载,可以确定此碑为明代尚书碑,撰文胡濙。

碑文“敕赐定慧寺兴造记”,部分文字损毁模糊,所记内容为兴建始末、规制、环境、完工时间、与皇家关系等。当年谁主持修建、谁承担什么样的任务、谁捐过资,至今仍依稀可辨。碑文简洁生动,文字优美:“京都城东北怀柔县景山之阳,去人境虽不远,而岩壑郁纡,峰峦峭拔,泉清木深,最为胜处。”此碑的发现,对研究定慧寺的历史具有极为珍贵的价值。

胡濙字源洁,号洁庵,今江苏武进人,明代重臣、文学家。建文二年(1400年)进士,任礼部尚书三十二年,累加至太子太师。他历事六朝,前后近六十年,为人节俭宽厚,喜怒不形于色,被比作文彦博,是宣宗的“托孤五大臣”之一,人称德高望重的老人。正统九年请求退休,英宗不许。此碑碑文应写于正统十年(1445年),胡濙七十一岁时。正统十四年(1449年),发生土木堡之变,瓦剌军俘获明英宗,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等66名大臣战死。群臣聚在朝廷上痛哭,有人建议南迁。胡濙坚决反对南迁,主张以保卫京师为根本。他说:“文皇把陵墓安排在这里,就是向子孙表示不再迁都之志。”他的意见与兵部侍郎于谦相合,在他们的坚持下,避免了半壁江山沦陷的悲剧,使民心得到安定。

碑首篆额程南云,明代著名书法家,曾参与《永乐大典》的编修, 正统中期为南京太常卿。其诗文奇古,精篆隶,为时所尚。题额用小篆书写,运笔力道均匀,结构严谨,左右对称,庄重而颇见艺术功力。

“定慧双塔”曾为怀柔八景之一

康熙《怀柔县志》记载:“定慧寺北据景山,东倚大荆山,西接红螺寺,南望小荆山,诚为一大丛林。”明英宗正统四年(1439年),一名叫夏时的太监游历至此,看到这里泉清木深,风景秀丽,于是禀报明英宗,拟修建寺庙,皇帝准许夏时主持修建。正统七年(1442年),定慧寺开始兴建。

定慧寺规模宏大,比临近的红螺寺还大,建有山门、钟楼、鼓楼、天王殿、正殿、伽蓝殿、祖师殿、藏经殿、东西配殿、方丈室、斋堂、禅堂、僧房、库房、膳房等,寺前建有万寿塔和齐天塔,寺外园林栽植松柏一万余株,大型寺院应有的设施定慧寺一应俱全。定慧寺建成后明英宗赐名为“定慧禅寺”,时隔两年皇帝又下圣旨将一部大藏经赐予定慧寺永久保存,敕令“务须敬奉守护,不许纵容闲杂之人私借观玩、轻慢亵渎。”近日发现的赑屃,应为英宗朱祁镇御碑基座。

据说附近的普照、广明、碧峰、永安、圆明、宝安等山刹均为其下院。红螺寺因建于东晋咸康四年(338年),历史悠久,且寺名亦被英宗敕赐“大明资福禅寺”,不好被收为下院。

史籍记载,定慧寺因是皇家寺院,一切花销都由朝廷支付,再加上寺名又是皇帝钦定,所以一度香火旺盛。朝中大臣和达官贵人经常到定慧寺进香许愿。往来官员来到定慧寺山门前,都要步行一段山路。

定慧寺最著名的“定慧双塔”,曾是明代“怀柔八景”之一。双塔为砖塔,并耸矗立,一名为“万寿塔”,一名为“齐天塔”。封建社会等级森严,以“万寿”“齐天”为名,只有皇家寺院才有如此胆量。

明代诗人马文卿在游历了定慧寺后,有感而发,写下了《题定慧双塔》诗:

并耸浮屠不易成,齐天高远与云平。

日移倒影双双见,风送清声两两鸣。

玉柱光辉栖凤翥,金瓶炫耀化龙腾。

珠宫贝阙京都近,静业禅开慧眼明。

从诗中玉柱金瓶、凤翥龙腾的描绘中,不难看出当年寺院规制之宏伟,环境之幽静,气势之非凡。由此名列“怀柔八景”,可谓实至名归。

关于本诗作者,介绍定慧寺的文字多认为是“冯文卿”,可能源于现行本《怀柔县志》。笔者进行了深入查辨,明万历《怀柔县志》明确记载,《题定慧双塔》诗作者是马文卿。马文卿隶籍贵阳府,明神宗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山西道、监察御史、巡按广东等,为人正直,得罪上官,被降职,遂还乡居家。《明史》王保传中提到,马文卿在直隶巡关御史任上,与都督同知王保等督修长城,写有《游红螺寺》诗。今《怀柔县志》中《游红螺寺》一诗作者也错署为“冯文卿”,两诗实际是马文卿的同期作品。

民间传说见证昔日辉煌

定慧寺一时成为京都以北颇具盛名的寺院,香火极盛。定慧寺建成初期周围并无人家。后从山西大槐树迁来张、杨两姓人家在定慧寺山前安居,他们先是为前来进香的人们看马、卖茶,后来在这里开荒、种地。随后又有刘、王、杜等姓氏人家迁徙而来,定慧寺山前逐步形成村落。因这里是定慧寺的香客下马之地,人们习惯把这个小小的村庄称为“下马庄”。

后来,“下马庄”演变为“夏姓庄”,是与发起并主持修建定慧寺的太监“夏时”有关。由“夏姓庄”改为“下辛庄”,谐音而成。这就是“先有定慧寺,后有下辛庄”民谚的由来。

因是皇家寺院,定慧寺内僧人渐渐傲慢,有恃无恐。相传明末清初时寺僧行为不轨致民怨沸腾。皇帝传旨“惊惊罢了”,但执事大臣顺应民意,处罚了作恶多端的寺僧,拆除定慧寺,仅存寺前的万寿塔和齐天塔高高耸立,不久二塔也在民国年间自然倒塌。民国初年,怀柔诗人刘庆堂这样描述:“久传古刹镇前村,访去曾无旧址存。满目荒凉何所有,唯留野塔立朝昏。”

2013年,为建设雁栖湖国际会都,下辛庄与紧邻的柏崖厂、泉水头三个村整建制搬迁,下辛庄成了消失的村庄。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24-04-09 11:18:28殷墟博物馆新,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