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读书 >

2021年坎迪尔历史奖公布,今年优秀著作有哪些?

2021年坎迪尔历史奖公布,今年优秀著作有哪些?
2021-10-22 10:37:03 新京报

10月20日,备受瞩目的坎迪尔历史奖(The Cundill History Prize of McGill)最终候选名单在虚拟平台直播发布,由评委会主席叶礼庭宣布,加拿大历史学家丽贝卡·克利福德(Rebecca Clifford)凭借《幸存者:大屠杀后的儿童生活》(Survivors: Children's Lives After the Holocaust,Yale University Press)、法国历史学家玛丽·法弗罗(Marie Favereau)凭借《汗国:蒙古人如何改变了世界》(The Horde: How the Mongols Changed the World,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以及美国历史学家马乔琳娜·卡尔斯(Marjoleine Kars)凭借《血流成河:野生海岸的叛变和自由纪事》(Blood on the River: A Chronicle of Mutiny and Freedom on the Wild Coast,The New Press)进入决赛,共同角逐奖金高达75000美元的坎迪尔历史大奖,其余两位各获得1万美元奖金的坎迪尔优秀奖。这是世界上奖金最高的非虚构类奖项,该活动在该奖的YouTube频道和法兰克福书展网站上进行了直播,并在书展现场同步播放。 

坎迪尔历史奖(全称为麦吉尔大学坎迪尔历史奖)每年从上一年度出版的历史研究领域的非虚构著作中评选出最具社会和学术影响力的作品,该奖项由已故的麦吉尔大学杰出校友、全球投资人彼得·坎迪尔 (F. Peter Cundill,1938-2011) 创立,旨在表彰展示“具有学术性、原创性、文学性和大众性”的英语历史著作。作为麦吉尔大学杰出校友的彼得·坎迪尔,不仅是一位全球知名的投资人,也是一位贪婪的阅读者,对旅行和历史有着持久的热情:他相信只有先了解过去,才有可能理解现在并对未来有一个有见识的视角,这促使他创办了坎迪尔历史奖。  

坎迪尔历史奖委托位于蒙特利尔的麦吉尔大学进行管理,奖励那些具有一定学术深度、原创性、文字表现力和广泛读者群体的历史类著述。每年麦吉尔大学会在全世界范围内,挑选至少5名学者专家组成独立评委会,通过鼓励更为广泛的学术探讨并向新一代的观众传播历史写作,以纪念其创始人彼得·坎迪尔对历史研究的贡献与非凡热情,不受历史时期或主题限制,同时欢迎英文译著参选,参选书目不受作者国籍、居住地的限制。 

在中国读者心中熟知的裴士锋(《天国之秋》、《帝国黄昏》作者)、安妮·阿普尔鲍姆(《古拉格:一部历史》《民主的黄昏:威权主义的诱惑》作者)、丹尼尔·比尔(《死屋 : 沙皇统治时期的西伯利亚流放制度》作者)、托马斯·拉科尔(《孤独的性:手淫文化史》作者)、威廉·达尔林普尔(《王的归程:阿富汗战记1839-1842》、《仙那度:追寻马可·波罗的脚步》作者)、蓝诗玲(《鸦片战争 : 毒品、梦想与中国的涅槃》作者)、马娅·亚桑诺夫(《守候黎明》《自由的流亡者》《帝国边缘》作者)等都曾入围或获得坎迪尔历史奖。自2008年坎迪尔历史奖创办以来,获奖者分别是斯图亚特·B.施瓦茨(Stuart B. Schwartz,2008)、丽莎·贾丁(Lisa Jardine,2009)、迪尔梅德·麦卡洛克(Diarmaid MacCulloch,2010)、塞乔·卢萨托(Sergio Luzzatto,2011)、裴士锋(Stephen Platt,2012)、 安妮·阿普尔鲍姆(Anne Applebaum,2013)、盖瑞·巴斯(Gary Bass,2014)、苏珊·裴德森(Susan Pedersen,2015)、托马斯·拉科尔(Thomas W. Laqueur,2016)、丹尼尔·比尔(Daniel Beer,2017)、马娅·亚桑诺夫(Maya Jasanoff,2018)、蓝诗玲(Julia Lovell ,2019)和卡米拉·汤森(Camilla Townsend,2020)。 

2021年坎迪尔历史奖最终决选书单

2021年坎迪尔历史奖最终决选书单

全明星阵容的评委会: 

寻找伟大的历史写作,理解我们身处的时代

每年的坎迪尔历史奖获得者,都会成为出版商的宠选之人。今年更是由明星级全球学者组成评委阵容,使得本届坎迪尔历史奖备受瞩目。2021年的坎迪尔历史奖评委会成员,基本都是备受中国出版界和读书界追捧的国际学者。评委会主席由加拿大历史学家、政治家叶礼庭(Michael Ignatieff)担任,其余的评委会成员还有中国读者熟知的埃里克·方纳(Eric Foner)和沈艾娣(Henrietta Harrison),另外两位是苏尼尔·基尔纳尼(Sunil Khilnani)和詹妮弗·L·摩根(Jennifer L. Morgan)。 

作为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政治家和知识分子之一,叶礼庭曾任教于剑桥大学、多伦多大学、哈佛大学等校,也曾担任战地记者和政治评论员多年,出任多国政府顾问,提供民主、公共安全和国际事务方面的深刻洞见,是乔治·奥威尔奖、汉娜·阿伦特奖的得主。叶礼庭的《血缘与归属》《火与烬》《战士的荣耀》《陌生人的需求》《伯林传》《痛苦的正当尺度》等书,也已被引进中文简体版,备受中国知识界的赞誉。在被任命为评委会主席时,叶礼庭宣称将借助这届坎迪尔历史奖,寻找伟大的历史写作来改变我们对当代世界的理解。 

埃里克·方纳是哥伦比亚大学德威特·克林顿历史学讲席教授,当代美国最有影响力的历史学家之一,曾担任美国历史学家协会主席和美国历史学会主席,并在多所世界著名大学担任美国史讲座教授,荣获哥伦比亚大学“伟大教师”的称号。在美国内战与重建史、非裔美国人史、美国政治文化与思想史等领域成就斐然,出版了近30部史料扎实、思想深刻的著作,多部已经成为美国史研究的经典著作,多次获得班克罗夫特奖、普利策奖等十几项学术奖。其重要著作《美国自由的故事》《烈火中的考验: 亚伯拉罕·林肯与美国奴隶制》《美国历史 : 理想与现实》《自由之路 : “地下铁路”秘史》《19世纪美国的政治遗产》《第二次建国 : 内战与重建如何重铸了美国宪法》等,都已被翻译成中文简体版,在中国读者中备受追捧。在加入评委会时,埃里克·方纳说,期待读到他所不熟悉的领域作品来完善自身,进而促进自己专业领域的长足发展;寻找极强原创性、深具历史洞见性的著作,借助对历史的理解来重新理解我们当今的公民身份,这比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重要。 

英国历史学家沈艾娣是牛津大学中国现代史教授,也经常活跃在中国学术界,与中国学界有着资深的交流,主要致力于研究从清朝到今天的中国社会和文化史。她的历史著作《梦醒子: 一位华北乡居者的人生》《传教士的诅咒 : 一个华北村庄的全球史》已被翻译成中文出版。在被任命为评委会成员时,沈艾娣表示:“最好的历史书来自多年来对各种原始资料的深度浸透,让过去的历史变得生动起来,同时也让我们对过去的历史拥有全新的认识……过去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好的历史著作不仅会告诉我们这个道理,还能够让我们体验到这个道理。” 

2021年坎迪尔历史奖评委会:叶礼庭、埃里克·方纳、沈艾娣、苏尼尔·基尔纳尼和詹妮弗·L·摩根

2021年坎迪尔历史奖评委会:叶礼庭、埃里克·方纳、沈艾娣、苏尼尔·基尔纳尼和詹妮弗·L·摩根

苏尼尔·基尔纳尼是印度阿育王大学政治和历史学教授,此前他还担任过伦敦国王学院印度研究所所长,其研究兴趣包括民主理论和定义印度在世界上的地位的战略思想。他表示:“这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时代,历史写作能够与广大观众对话,并为我们目前的紧急情况带来意想不到的观点,我期待着和关于该领域最优秀的新作品进行丰富的对话。” 

詹妮弗·L·摩根是纽约大学社会与文化分析系主任,研究方向为大西洋黑人世界中的性别与种族问题。在担任坎迪尔历史奖评委时,她表示:“在我们努力应对一年来深刻的动荡和骚乱的后果时,我们感到特别关键的是要深入和批判性地思考:是什么把我们带到这样一个时代。我将寻找那些既能传达与过去接触的紧迫性,又能以优美文笔帮助我们的著作。” 

麦吉尔大学历史和古典研究系主任詹森·奥帕(Jason Opal)表示:“很高兴今年的评委会有如此多的明星参与其中。每位成员都有着杰出的成就,他们的专长从美洲和欧洲到印度和亚洲。他们之间能够相互促进,能够广泛而深入地阅读他们将考虑获奖的优秀著作。最重要的是,他们将能够找到最紧迫的历史作品,那些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当下、通往未来的历史书籍。评委会主席叶礼庭是一位对人类历史和人类状况有着独特见解的学者和政治家,非常适合帮助我们找到最好的历史写作和学术研究。由于世界正面临着重重的危机,了解历史变得至关重要——历史能够帮助我们了解我们这个时代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以及我们可能如何改变方向。这就是坎迪尔历史奖的核心目的,寻找那些帮助我们度过困难时期的书籍”。

决选书单和入围书单: 

种族、阶级、帝国、革命和记忆

在线上直播公布决选书单时,叶礼庭表示,2021年坎迪尔历史奖的三部入围作品都非常杰出,法国历史学家玛丽·法弗罗的《汗国:蒙古人如何改变了世界》深入研究了蒙古征服者建立的流动帝国及其社会秩序的灵活性、社会文化的融合性和社会实践的合作能力;加拿大历史学家丽贝卡·克利福德的《幸存者:大屠杀后的儿童生活》改变了我们对历史创伤及其对儿童影响的理解,为我们了解大屠杀及其对幸存者的无尽影响做出了重要贡献;美国历史学家马乔琳娜·卡尔斯的《血流成河:野生海岸的叛变和自由纪事》利用一手原始档案,令人难忘地为建立在奴隶制和野蛮暴力基础上的殖民地中的压迫者和被压迫者注入了活力。负责管理该奖项的麦吉尔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玛丽·亨特补充说:“坎迪尔历史奖入围作品提供了创新历史写作和引人入胜的文笔叙事。这三本历史著作,在学术研究上无懈可击,论证巧妙,全新的见解将在历史学家和非专业人士中引发深刻的对话和辩论。” 

法国历史学家玛丽·法弗罗的《汗国:蒙古人如何改变了世界》记录了蒙古汗国长达300年的统治,展示了他们的帝国如何在俄罗斯、东欧、中亚和中东的历史上留下了持久的痕迹。沈艾娣认为,这绝对是一本令人惊叹的历史著作,几乎涵盖了整个中亚语言范围。借助广泛的源材料和实际踏勘的原始资料,深入洞察了人们当时如何说话,以及他们真正关心的是什么。苏尼尔·基尔纳尼认为法弗罗这部著作彻底改变了我们对中亚的看法,也改变了蒙古帝国对中亚及世界其他地区所产生的深刻影响的历史观念。 

在《幸存者:大屠杀后的儿童生活》中,丽贝卡·克利福德研究了1945年至今的大屠杀儿童幸存者,利用档案和口头访谈了解这些儿童如何从创伤中恢复,重建他们的生活,并寻求恢复他们可怕的过去。苏尼尔·基尔纳尼认为,“这部著作涉及一个巨大的主题,但仍然设法发现新的历史洞见,丽贝卡·克利福德以完美的证据、记录和叙述方式,为我们提供了思考大屠杀的全新视角。”詹妮弗·L·摩根则认为,克利福德以流畅的文笔和精巧的叙事,将读者带入到这些孩子的生活和经历之中,让我们能够感受到与他们之间的微妙联系,在阅读完后仍会想要一读再读。

美国历史学家马乔琳娜·卡尔斯的《血流成河:荒野海岸的叛变和自由纪事》讲述了1763年在圭亚那的荷兰殖民地伯比斯发生的奴隶叛乱。借助18世纪的荷兰资料,卡尔斯从荷兰殖民者和奴隶本身的独特角度叙述了这次叛乱及其血腥镇压。沈艾娣认为:“最重要的是,这是对非常丰富的档案的难以置信的深入研究,然后可以告诉我们大量关于这些人以及他们的生活是什么样的,正是这种与人真正接近的能力,赋予了它叙事感驱动力和个人角色的独特感受。”埃里克·方纳认为,这部著作对我们理解西半球种族历史做出了重大贡献,它帮助我们了解今天看到的抵抗运动的深层根源。

9月23日公布的八部候选图书

9月23日公布的八部候选图书

早在今年的9月23日,坎迪尔历史奖评委会就对外宣布了2021年的候选名单。除去最终决选名单中的《幸存者:大屠杀后的儿童生活》《汗国:蒙古人如何改变了世界》和《血流成河:野生海岸的叛变和自由纪事》之外,其余五部入围的历史著作分别是哥伦比亚大学历史系副教授马南·艾哈迈德·阿西夫的《印度斯坦的失落:发明印度》(The Loss of Hindustan:The Invention of India)、剑桥大学东南亚历史教授和历史与经济中心主任蒂姆·哈珀的《地下的亚洲:全球革命者和对帝国的攻击》(Underground Asia: Global Revolutionaries and the Assault on Empire)、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历史教授玛莎·琼斯的《先锋:黑人妇女如何打破障碍,赢得投票,争取平等》(Vanguard: How Black Women Broke Barriers, Won the Vote, and Insisted on Equality for All)、哈佛大学历史与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艾玛·罗斯柴尔德的《无尽的历史:一个法国家族三个世纪的故事》(An Infinite History: the Story of a Family inFrance over Three Centuries)和福特汉姆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生院院长泰勒·斯托瓦尔的《白色自由:一种理念的种族历史》(White Freedom: the Racial History of an Idea)。 

 

评委会主席叶礼庭认为,从360部历史著作中选择这八部著作实在太难了;今年入围的八部候选著作,利用历史学术研究来解决种族、阶级、帝国、革命和记忆等继续定义现在的问题。这八部入围作品的内容,从种族关系到性别政治,从印度到大西洋黑人世界,对种族、阶级、帝国、革命和记忆进行了阐述,显示了“当前历史写作的范围和洞察力”。评委埃里克·方纳认为,这八本书体现了当今最佳的历史范畴和学术洞察力,主题涵盖了许多世纪和全球各地,依赖于档案证据的历史想象力,挑战了普遍的观念,提供了看待熟悉主题的新方法。印度阿育王大学政治和历史学教授苏尼尔·基尔纳尼则表示:“这些历史著作跨越了时间、地理和分析的范畴,借助复杂的学术方法和深刻的学术研究,并以清晰和优雅的形式表达出来;在这个不确定的时代里,这些著作恰当地体现了历史视角之于我们时代的价值所在。” 

最终,谁将摘得2021年坎迪尔历史大奖的桂冠呢?最终答案将在12月2日揭晓,届时以数字化直播方式举行,并将举办坎迪尔论坛和坎迪尔讲座,坎迪尔论坛将邀请三位决赛候选人,就一个具有全球意义的当前主题进行对话;坎迪尔讲座由去年的坎迪尔历史奖获得者、《第五个太阳:阿兹特克人的新历史》(Fifth Sun: A history of the Aztecs)作者卡米拉·汤森(Camilla Townsend)发表演讲。

八部著作内容提要

八部著作内容提要

马南·艾哈迈德·阿西夫(Manan Ahmed Asif)《印度斯坦的失落:发明印度》(The Loss of Hindustan:The Invention of India),哈佛大学出版社(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马南·艾哈迈德·阿西夫(Manan Ahmed Asif)《印度斯坦的失落:发明印度》(The Loss of Hindustan:The Invention of India),哈佛大学出版社(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在15世纪末欧洲人到来之前,南亚是否拥有一个共同的区域身份?这不仅是学术界长期争论的话题,也是当代政治话语激烈争辩的话题。马南·艾哈迈德·阿西夫认为,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和印度拥有共同的政治血统:它们都是该区域的一分子,人们都把自己称为印度斯坦人。阿西夫吸收本土历史学家们对公元1000年到公元1900年之间历史的研究成果,进而追溯了印度斯坦的历史概念以及这种身份是如何在随后的历史中逐步消亡的。 

这部著作对印度如何形成其当代政治身份进行了激进的解释。阿西夫认为,欧洲人对印度作为印度教的理解,已经取代了早期对印度作为印度斯坦、所有信仰的家园的本土理解。翻开次大陆的中世纪历史,阿西夫发现了一个丰富的印度斯坦历史学家网络,他们想象、研究并塑造了他们的国王、城市和社会。阿西夫仔细研究了最完整的印度斯坦概念,它是由十七世纪初德干半岛的历史学家菲里什塔(Firishta)阐述的。他的巨著Tarikh-iFirishta成为十八世纪和十九世纪欧洲哲学家和历史学家,如伏尔泰、康德、黑格尔和吉本的主要资料。然而,菲里什塔关于印度斯坦的概念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我们今天不同的印度概念。 

马南·艾哈迈德·阿西夫是哥伦比亚大学( Columbia University )历史系副教授,代表著作有《征服之书》( A Book of Conquest,哈佛大学出版社)。 

丽贝卡·克利福德(Rebecca Clifford)《幸存者:大屠杀后的儿童生活》(Survivors: Children's Lives After the Holocaust),耶鲁大学出版社(Yale University Press)

丽贝卡·克利福德(Rebecca Clifford)《幸存者:大屠杀后的儿童生活》(Survivors: Children's Lives After the Holocaust),耶鲁大学出版社(Yale University Press)

当我们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时,我们如何才能使自己的生活变得有意义?对于大屠杀中最年轻的幸存者来说,这是一个紧迫的问题,因为他们战前的记忆是模糊的或是不存在的。在这本精彩的著作中,丽贝卡·克利福德追踪了一百名犹太儿童的生活:从废墟中走出,直至长大成人,乃至进入老年。 

借助档案和访谈,克利福德记录了这些儿童幸存者和那些照顾他们的人以及那些研究他们的人,如安娜·弗洛伊德(Anna Freud)。《幸存者》探讨了大屠杀的长期影响,挑战了我们对创伤的假设,出乎意料的惊人叙述帮我们了解童年断裂和童年丧失之后的生活是什么模样以及与创伤共存是怎样的境遇。 

丽贝卡·克利福德是达勒姆大学(University of Durham)的跨国史和欧洲史教授,代表著作有《纪念大屠杀:法国和意大利的纪念困境》(Commemorating the Holocaust: the Dilemmas of Remembrance in France and Italy)。 

玛丽·法弗罗(Marie Favereau)《汗国:蒙古人如何改变了世界》(The Horde: How the Mongols Changed the World),哈佛大学出版社贝尔纳普分社(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玛丽·法弗罗(Marie Favereau)《汗国:蒙古人如何改变了世界》(The Horde: How the Mongols Changed the World),哈佛大学出版社贝尔纳普分社(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蒙古人因征服世界而广为人知。但在这部汗国通史中,玛丽·法弗罗认为,在成吉思汗死后的蒙古帝国西部地区,蒙古人的成就远远超出了战争的范畴。三百年来,部落在全球发展中的作用不亚于罗马。它在欧洲、俄罗斯、中亚和中东地区留下了深刻的遗产,直到今天还清晰可见。  

玛丽·法弗罗带领我们走进世界史上最强大的跨界融合源头之一。汗国是13和14世纪欧亚商业繁荣的中心节点,是跨越千里的交流渠道。汗国独特的政治制度(汗和贵族之间复杂的权力分享机制),赏赐熟练的行政人员和外交官,促进了一个有组织的而又流动的全新经济秩序。从其位于伏尔加河下游的首都萨莱(Sarai)开始,汗国为俄罗斯提供了统治模式,影响了整个伊斯兰文化的社会发展和国家建构,传播了自然世界的复杂理论,引发了宗教宽容的新思想。  

《汗国》这部书雄心勃勃地为这个鲜为世人所理解而又常遭世人否定的帝国提供了一种雄辩式的权威形象。法弗罗挑战了将游牧民族视为历史边缘人的观念,明确指出我们生活在一个从蒙古时期继承而来的世界。 

玛丽·法弗罗是巴黎楠泰尔大学(Paris Nanterre University)的历史学副教授。她是法国东方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普林斯顿大学高等研究院富布赖特访问学者;此外,她还是牛津大学的研究助理,参与研究项目“游牧帝国:世界历史视角”。她的代表著作有《金帐汗国与马穆鲁克苏丹国:联盟的诞生》(La Horde d'Or et le sultanat mamelouk )和图像小说《成吉思汗》(Gengis Khan.)。 

蒂姆·哈珀(TimHarper),《地下的亚洲:全球革命者和对帝国的攻击》(Underground Asia: Global Revolutionaries and the Assault on Empire),企鹅兰登书屋出版公司(Allen Lane, Penguin Press, Penguin Random House)

蒂姆·哈珀(TimHarper),《地下的亚洲:全球革命者和对帝国的攻击》(Underground Asia: Global Revolutionaries and the Assault on Empire),企鹅兰登书屋出版公司(Allen Lane, Penguin Press, Penguin Random House)

欧洲帝国的终结,常常被看作是一个高级政治和战争的故事。在蒂姆·哈珀这本卓越的新书中提供了截然不同的叙述:它展示了帝国是如何从根本上被削弱的。借助廉价的印刷新技术、全球旅行以及法语和英语的广泛传播,亚洲各地的年轻激进分子以前所未有的方式互相交流。这些秘密网络延伸到各大帝国的都市中心:伦敦、巴黎、美洲,也日益延伸到莫斯科。 

他们建立了一个全球的秘密网络,与帝国警察部队进行了几十年的激烈斗争。他们聚集在加尔各答、新加坡、巴达维亚、河内、东京、上海、广州和香港等亚洲主要城市,通过信仰诱导和恐怖主义等方式,持续不断地密谋着殖民政权的终结运动。许多人被抓后将面临被杀害或被监禁,但其他人将继续统治新独立的国家。 

《地下亚洲》利用大批精彩纷呈的新资料,颠覆了我们对二十世纪帝国的认识。读者将被带入一个充斥着偷渡者、间谍特务、秘密代码、廉价枪支、暗杀行动和阴谋诡计的离奇世界,年轻的亚洲人正在为他们的未来制定着自己的计划。 

蒂姆·哈珀是剑桥大学东南亚历史教授和历史与经济中心主任、麦格达伦学院研究员。他与克里斯托弗·贝利(Christopher Bayly)共同撰写了两本里程碑式的关于二战时期大英帝国在南亚和东南亚的企鹅经典历史著作《被遗忘的军队》(Forgotten Armies)和《被遗忘的战争》(Forgotten Wars)。

玛莎·S. 琼斯(Martha S. Jones),《先锋:黑人妇女如何打破障碍,赢得投票,争取平等》(Vanguard: How BlackWomen Broke Barriers, Won the Vote, and Insisted on Equality for All),哈切特图书集团基础读物出版社(Basic Books, Hachette Book Group)

玛莎·S. 琼斯(Martha S. Jones),《先锋:黑人妇女如何打破障碍,赢得投票,争取平等》(Vanguard: How BlackWomen Broke Barriers, Won the Vote, and Insisted on Equality for All),哈切特图书集团基础读物出版社(Basic Books, Hachette Book Group)

在通俗的故事中,选举权运动始于1848年的塞内卡县佛尔斯镇,以1920年批准第十九修正案而告终。然而,这场压倒性的白人妇女运动,并没有为大多数黑人妇女赢得投票权。她们自身权利的保护,需要她们自己的运动。 

在《先锋》一书中,著名历史学家玛莎·S. 琼斯为我们带来了一部关于非裔美国妇女在美国政治生活的新历史著作。琼斯讲述了她们如何不顾种族主义和性别歧视为投票权而战,以及她们如何行使政治权利以确保所有人的平等和尊严。琼斯从共和国成立初期到1965年《选举权法案》的通过,以及在此之后的历史时期,挖掘了玛丽亚·斯图尔特(Maria Stewart)、弗朗西斯·艾伦·沃特金斯·哈珀(Frances Ellen WatkinsHarper)、范尼·卢·哈默(Fannie Lou Hamer)等黑人妇女的生活和工作,她们是妇女权利的先锋,致力于呼吁与实现最佳状态的美国梦。 

玛莎·S. 琼斯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历史教授和黑人校友会主席。此外,她还是美国最大最古老的女性历史学家协会伯克希尔女性历史学家联合会(Berkshire Conference of Women Historians)主席、美国历史学家协会(the Organization of American Historians)执行委员会成员,代表著作有《生而为人的公民》(Birthright Citizens)和《一起被捆绑的人》(All Bound up Together)等,为《华盛顿邮报》《大西洋月刊》《今日美国》等媒体撰稿。目前居住在马里兰州巴尔的摩。 

马乔琳娜·卡尔斯(Marjoleine Kars),《血流成河:野生海岸的叛变和自由纪事》(Blood on the River: AChronicle of Mutiny and Freedom on the Wild Coast),新出版社(The New Press)

马乔琳娜·卡尔斯(Marjoleine Kars),《血流成河:野生海岸的叛变和自由纪事》(Blood on the River: AChronicle of Mutiny and Freedom on the Wild Coast),新出版社(The New Press)

1763年2月27日星期日,荷兰殖民地伯比斯(今圭亚那)的数千名奴隶发动了一场大规模叛乱,令人吃惊地差点就成功了。在丛林和大草原的包围下,革命者们(其中许多人是在非洲出生的)和欧洲人互相抵抗了整整一年之久。最后,荷兰人取得了胜利,因为他们拥有能够从邻近殖民地和欧洲获得士兵和物资的独特优势。《血流成河》书写了这场几乎改变了美洲面貌而又鲜为人知的壮烈革命史。 

历史学家马乔琳娜·卡尔斯利用荷兰档案馆里留存下来的伯比斯叛乱破灭后荷兰人收集的900份审讯记录,重建了这一关键事件异常丰富的逐日记录。《血流成河》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罕见的深入了解革命时代初期被奴役者的政治视野的机会,并向我们生动地描绘了充满异国情调的种植园、热带雨林的历史画面,以及控制着广阔南美腹地的加勒比盟友等一群真实人物。这部精彩纷呈的原创历史著作,将改变我们对革命、奴隶制以及自由的理解。 

马乔琳娜·卡尔斯是马里兰大学巴尔的摩分校(University of Maryland, Baltimore County)历史系副教授。作为著名的奴隶制历史学家,代表著作有《血流成河:野生海岸的叛变和自由纪事》(The New Press)和《聚沙成塔》(Breaking Loose Together)。目前居住在华盛顿特区。 

艾玛·罗斯柴尔德(Emma Rothschild),《无尽的历史:一个法国家族三个世纪的故事》(An Infinite History:the Story of a Family in France over Three Centuries),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艾玛·罗斯柴尔德(Emma Rothschild),《无尽的历史:一个法国家族三个世纪的故事》(An Infinite History:the Story of a Family in France over Three Centuries),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玛丽·艾马尔(Marie Aymard)是一个不识字的寡妇,住在法国西南部的省府昂古莱姆(Angoulême),那是一个似乎什么都不会发生的地方。然而,1764年,她通过两份文件在历史记录中留下了短暂的印记:一份是关于她已故丈夫财产的委托书,他是格林纳达岛(Grenada)的一名木匠;另一份是她女儿的婚前契约,由昂古莱姆的83人签署。 

“玛丽·艾马尔是谁?这些署名的人又是谁?他们为什么要在1764年12月一个昏暗的下午聚集在一起?”从这些问题开始,《无尽的历史》对一个五代同堂的大家庭进行了全景式观察。通过一系列相互联系的故事,以1906年玛丽·艾马尔的曾孙女为结尾,艾玛·罗斯柴尔德写出了一部融合了社会与家庭网络、移民、不动产、法国大革命和十九世纪经济生活转型的新颖史学著作。这部《无尽的历史》,展示了一个家庭三个世纪以来的普通生活,如何非凡地记录了社会和经济的深刻变革。 

罗斯柴尔德着眼于这个不起眼的无名大家族,编织出了类似于时代小说的庞大叙事。书中的人物曾前往叙利亚、墨西哥和塔希提岛,但几乎没有任何私人信件留存于世;他们之间的命运却又极不平等,从生活在巴黎的贫困女裁缝到阿尔及尔的红衣大主教,而他是她的三表哥。罗斯柴尔德不仅充分利用了地方档案中的新发现,还采用了社会网络可视化和大规模搜索等最新技术,开创了宗谱研究的新方法。 

艾玛·罗斯柴尔德是哈佛大学杰里米&简·诺尔斯讲席历史学教授,历史与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参与了哈佛大学和剑桥大学关于经济、法律、政治思想的传播以及历史网络图像化的合作科研项目。她的代表作还包括《帝国的内部生活》(The Inner Life ofEmpires,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2011)和《经济情感》(Economic Sentiments,哈佛大学出版社,2001)。  

泰勒·斯托瓦尔(Tyler Stovall),《白色自由:一种理念的种族历史》(White Freedom: the Racial History of an Idea),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泰勒·斯托瓦尔(Tyler Stovall),《白色自由:一种理念的种族历史》(White Freedom: the Racial History of an Idea),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产生了自由民主等现代理念的启蒙运动时代,同时也是跨大西洋奴隶贸易的高峰时期。建立在自由原则基础上的美国,也是一个建立在非洲奴隶制、美洲原住民种族灭绝和系统性种族歧视之上的国家。《白人自由》追溯了从18世纪到今天的自由与种族之间的复杂关系,揭示了为何成为白人就意味着获得自由的历史脉络。 

泰勒·斯托瓦尔探讨了法国和美国两国的种族主义和自由理念双重交织的历史,而这两个国家都声称自由是其民族身份的核心。他探讨了法国和美国的思想家如何用种族术语定义自由,又如何将自由视为白人的特征和特权之一。他讨论了自由女神像(法国送给美国的礼物,也许是地球上最著名的自由象征)如何向欧洲移民承诺自由和白色。斯托瓦尔把读者从革命时代带到今天,挑战了种族主义在某种程度上是民主传统中的悖论或矛盾概念,展示了白人身份是如何成为西方自由观念的内在因素。在现代西方自由民主的历史中,长期以来,自由一直是白人的自由。

作为一部重要的学术著作,《白色自由》肯定会吸引广泛的读者,并改变当代的辩论,它提供了重要的新视角,说明我们最珍视的关于自由、自由和人权的信念背后所固有的种族主义。 

泰勒·斯托瓦尔是福特汉姆大学(Fordham University)的历史教授和艺术与科学研究院院长。他的著作包括《跨国法国:一个世界性国家的现代史》(Transnational France:The Modern History of a Universal Nation)、《黑色巴黎:光明之城的非裔美国人》(Paris Noir: African Americansin the City of Light)和《巴黎红带的崛起》(The Rise of the ParisRed Belt)。

参考资料: 

 https://twitter.com/CundillPrize ; 

https://lithub.com/here-are-the-finalists-for-the-2021-cundill-history-prize/;https://www.cundillprize.com/;https://www.thebookseller.com/news/clifford-favereau-and-kars-named-named-75k-cundill-history-prize-finalists-1285645;https://www.thebookseller.com/news/cundill-history-prize-shortlist-shines-light-race-class-empire-revolution-and-memory-1281019; 

https://youtu.be/7dzDoq49WHY;https://lithub.com/tag/2021-cundill-history-prize/

作者 | 严步耕

(责任编辑:陈泉)
关键词:

相关报道: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24-04-09 11:18:28殷墟博物馆新,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