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读书 >

难以享受行走的现代人

难以享受行走的现代人
2021-10-26 10:08:22 新京报

秋天是行走的季节。午后在城市漫步,周末在郊外行走,这种生活方式似乎在疫情的反复侵扰下变得有些陌生了。国际健身与大众体育协会(TAFISA)把每年的9月29日设为“世界步行日”,倡导全民关注步行活动,但根据《2020年中国人健康状况报告》现实,去年我国每日人均步行5927步,较2019年每日人均步行下降了22%。在这样的环境下,很多因疫情宅家的人们开始思考行走的意义。

近期,后浪出版了一本名为《我们为什么要行走》的小书。在这个标题为了吸睛必须设置成问句的年代,“我们为什么要XXX”成为了图书一种热门的命名方式。不过,和别的事物相比,“行走”看起来是如此的稀松平常,这个问题的答案似乎也如此不言自明:大多数时候,就是为了从此地到彼地。甚至在本书的豆瓣条目下有一条有趣的高赞评论就用略带吐槽的口吻表示:这显然是一本有了个点子后攒出来的书。

不过,书的作者沙恩·奥马拉并非唯一关注“行走”的学者。即便只是回顾最近几年的出版市场,我们也可以看到诸如《行走的历史:1800-1914》、《浪游之歌:走路的历史》等多部作品聚焦过这一话题。其实走路的意义远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简单,抛开有益于身体健康这类生理上的意义,如果我们向过去回溯,会发现走路的历史就如一条暗线,贯穿着人类文明的发展。

今天我们觉得行走不值得讨论,除了它已经成为最日常的活动,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可能也是文明的发展使得人们逐渐“不再行走”。大都市的扩张与改造,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现代人渐渐难以享受行走的乐趣。而也恰是在此时,人们开始逐渐质疑这种难以享受行走乐趣的状态,给我们生活的城市,提出了新的要求。

“走”向真理:

“只有在走路时我才能够思考”

很多人也许都有这样一种体验:苦思冥想一个问题时,喜欢来回走动,有时候还会因此打扰到身边的人。我们现在能看到的一些历史上知名的“思想者”的形象,也多是在颔首踱步。这仅仅只是一种个人习惯吗?

作为一名神经科学家,沙恩·奥马拉用一些实证研究向我们证明,这也许是因为行走本身就是解决方案、灵感的良好催化剂。

《我们为什么要行走》,[爱尔兰] 沙恩·奥马拉著,陈晓宇译,后浪丨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21年9月版

《我们为什么要行走》,[爱尔兰] 沙恩·奥马拉著,陈晓宇译,后浪丨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21年9月版

奥马拉指出,行走首先是一种重要的“走神”体验。在走路的过程里,我们随着移动不断将自己抽离出当下的环境,科学研究表明,这个过程看似漫不经心,但却能潜在地帮助我们“整合过去、现在和将来”,成为我们反思当下处境的资源。在行走的过程里,我们能实现一种“执行任务”与“发散思维”之间的切换。对于已经在某个视角下缠斗多时的难题,利用行走“跳出当下”说不定能让人想到意外的新视角。因此,奥马拉也给予行走一个特别恰当的评价:是一种“主动的游手好闲”,又是一种“促进全神贯注的走神”。很多人都看过伍迪·艾伦的电影《午夜巴黎》,主人公在夜色中的巴黎无目的地游荡,不断从一个时空穿越到另一个时空,邂逅着毕加索、海明威们。这么看来,这是一部有关行走的美妙电影,同时也适合成为行走绝佳的隐喻。

电影《午夜巴黎》(2011)剧照

电影《午夜巴黎》(2011)剧照

畅销书《思考,快与慢》的作者丹尼尔·卡尼曼也曾研究过类似的话题,他甚至补充认为,行走不仅有利于创意的生成,我们还需要去寻找一个最佳的行走速度。行走只有在一个恰当的速度下,才能实现上述说的这种思维的切换,如果走得过快,则需要小心看路、维持平衡,注意力是难以实现走神的。

历史上确实有诸多伟大的发现都和行走息息相关,奥马拉在书里就列举了爱尔兰数学家威廉·罗恩·哈密顿构建“四元数”理论的故事。据说在都柏林的丹辛克天文台到爱尔兰皇家学会的桥上,至今仍刻着这一伟大发现的见证:“威廉·罗恩·哈密顿爵士,于1843年10月16日途经这里,灵光一闪,发现四元数乘法的基本公式。”

除了科学家,哲学家们更是在行走中思考的高手。古希腊著名的“逍遥学派”,就在名字里直接点明了和行走之间的密切关系。学界的一种说法是,人们曾经直接用Paripetetiker(边行走边讨论哲学的人)一词来形容亚里士多德的学生。而在那个主要靠口传表述哲学思想的年代,行走与思想的过程可谓密不可分。而对于近现代的一些知名的哲人来说,走路更是心头好:霍布斯为了方便自己在行走中思考,会在随身携带的水壶上挂一个墨水盒。尼采在《偶像的黄昏》中的一句名言即是“只有行走得来的思想才有价值”。存在主义的先驱克尔凯郭尔更是直接点明自己在行走中才能“分心”,并就此写下了名篇《非此即彼》。而在行走这块最负盛名的哲学家可能是卢梭,翻看有关他的传记可以发现,对这位警惕现代文明的思想家来说,让身体穿行在自然之中是对崇尚自然的观念最好的践行。

为了纪念数学家威廉·罗恩·哈密顿在城市漫步中构建了“四元数”理论,都柏林在每年10月16日都会举行“哈密顿行走”(Hamilton Walk)的活动。

为了纪念数学家威廉·罗恩·哈密顿在城市漫步中构建了“四元数”理论,都柏林在每年10月16日都会举行“哈密顿行走”(Hamilton Walk)的活动。

以上许多有关哲学家行走的故事来自于丽贝卡·索尔尼的《走路的历史》,而这位作者也自称,自己梳理这部走路的历史时,每天都需要去旧金山的海湾边走两圈儿。索尔尼认为行走的过程与思考的过程往往是相辅相成的,如果用现代认知语言学的观点来看,行动确实是认知不可分离的一部分。奥马拉也曾提及,自然行走其实也是一种“思维行走”,我们其实最常把思考的过程想象成行走的过程:从一个点出发,“走”向真理。如果观察生活中人们对于认知过程惯用的比喻:比如探索之“路”、“走”近科学,似乎这种说法也并非空穴来风。

《走路的历史》,丽贝卡·索尔尼著,刁筱华译,上海三联书店2018年版。

《走路的历史》,丽贝卡·索尔尼著,刁筱华译,上海三联书店2018年版。

关于行走过程与思维过程的交织还有一个有趣的例子。德国学者威尔曼曾写过一本《散步——诗意的逗留》,其中他讲到一类“行走”文学的特点。这类文学诞生于现代大都市形成中,作者将自己在城市行走中看见的大量细节包含在写作里,使得叙述常常具有一种跳跃感。许多意识流的小说也有这种特点,比如乔伊斯的名作《尤利西斯》。他们的写作常常和行走过程相关,同时,其运思的过程也与漫步十分类似:漫不经心、自然、无拘束,正因为行走过程的随意和即兴,这类文体也都显得难以用固定的套路去“分析”。威尔曼甚至认为这种文体充分彰显了现代社会“个人”意识的崛起。

正如博尔纳在《巴黎写照》里写的:“巴黎是一本打开的书,在它的马路上游荡就叫做阅读”。这些城市行走文学常常能帮助我们用一种“平视”的眼光构建对一个城市的认知,它区别于鸟瞰的视角,虽没法从整体上把握一座城市的面貌,但却容纳了城市的多样性:街道拐角处不经意间发现的小店,从特定视角看过去的屋檐造型,从巷子中一闪而过的小动物,相比于看上去千篇一律的城市俯瞰图,这些属于城市的个性魅力,只能在行走的视角下才能被收纳。

有趣的是,在数字时代,人们同样渴望用这样的“行走模式”去认知城市,墨尔本大学媒体与传播学教授斯科特·麦夸尔就在《地理媒介》中讨论过这一问题。他认为,类似谷歌地球这类新兴的数字技术通过摄像头海量拍摄街景,建构了一种区别于卫星影像的观看城市的方式。他也指出,相比于居高临下的俯瞰视角,这样的观看方式“体现了更少的对城市空间的征服与控制”。不过区别在于,这些街景图像并非是借由行走的人们的眼睛扫视到,而是借助机器。这些街景也不再能反映人通过行走与城市建立的亲密关系,而是随之而来的人们对机器过度侵入生活隐私的警惕。在一定程度上,这个例子也说明了“行走”在现代社会的处境。

《散步——一种诗意的逗留》,安格利卡·威尔曼著,陈虹嫣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散步——一种诗意的逗留》,安格利卡·威尔曼著,陈虹嫣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寻找适宜行走的城市:

解放双脚的自由,也是城市的“正义”

说起“现代人”的经验,大家会想到波德莱尔的《恶之花》,想到本雅明的拱廊街和“闲逛”的体验。不过在19世纪中期,一些学者还曾区分过“闲逛”和“瞎逛”,区分的标准简言之,是否拥有“反思”和“独立的个性”,如果你能在闲逛中依然和人群保持距离,就不至于沦落为“大众”中的一员。当时的字典提起“闲逛”,主要也还是从“无所事事”去定义的,意即,什么都不做,只是懒散地散步,被视作是有道德缺陷的。据索尔尼列举的《十九世纪通用大辞典》,“正当”的、有益的闲逛,也应该是“工作”之后的时间开展的休闲——一个如此符合资本主义工作伦理的定义。

如果行走在如今北上广的大街上,我们或许能更为深切地感受这个200多年前有关行走的定义。行色匆匆的人流、快速奔驰的地铁,被资本的效率原则驱动的城市,这一切都在剥夺这个年代人们行走的乐趣,更别谈我们还能从行走中获得什么灵感。用社会学家桑内特的话来说,现代城市的设计是如此遵循资本追逐效率的原则,它们都致力于让我们穿过的空间变得空洞,使其看起来不值得停留,以便让人能快速的流动。我们最经常的体验,应该就是从一个地铁站进入车厢,开始目不转睛地盯着手机屏幕,然后从另一个地铁站穿出。对一个城市的认知,已经不再是一幅形象的认知地图,而是手机上布满着各种“目的地”小点的高德地图。

《适宜步行的城市》,杰夫·斯佩克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年版。

《适宜步行的城市》,杰夫·斯佩克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年版。

奥马拉同样指出了这个问题,他列举的许多研究都证明,随着个人主义文化的增长,经济活动速率的加快,人们的行进速度都在普遍提升。而这一提速的趋势背后,是“日益激烈的生存竞争,迫使人们珍惜时间”的现实。他甚至认为,一个城市的资源越丰裕和多样,就越会刺激人们去加速竞争。这可能是一种值得商榷的说法,但人们不再拥有足够的闲暇去行走,也越来越难以感受到行走的乐趣,已经成为一个大家都有所体会的共识。

在去年的疫情暴发后,长久的隔离更是使得人们对户外行走的渴望陡然攀升。如何重新拾回城市行走的乐趣?这可能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工程,不过至少在改善行走环境的方面,社会学者和建筑学家提出过许多建议。美国学者杰夫·斯佩克就曾在《适宜步行的城市》一书中提出,要重视“城市边缘”的作用。这里所谓的城市边缘并不是指城市的外围地带,而是指街道和建筑连接处的那些空间。由于人们在选择驻足或是闲逛时,往往都更青睐贴近建筑,所以是否能够在商铺的门口、橱窗的面前营造足够合适的空间,比如精心设计的公共休息区、足够的遮阳挡雨设备等,会十分影响人们在此流连的意愿。

此外,也有人注意到人们喜欢在城市里行走的路线,常常并非是城市规划中预先设定好的那些。据《卫报》介绍,英国学者罗伯特·麦克法兰将其命名为“欲望路径”(desire path)。他将其描述为“由行走者的愿望和双脚,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发创造的行动路径和轨迹——尤其是那些与城市设计和规划相反的路径”。研究者们观察到,人们常常会在意想不到之处开辟出旁逸斜出的小径,而并不使用看上去光鲜亮丽的道路——这大概就是鲁迅先生的那句名言,“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变成了路”。一些建筑师十分重视这些“欲望路径”,认为从中能发现人们对于城市步行设施真正的渴望,当然,它们也意味着某种“公民不服从”。加拿大瑞尔森大学的学者安德鲁·弗曼 (Andrew Furman)就认为,在一个人们一切的日常生活都被高度组织化的当下,城市欲望路径的不断涌现,是个人争取生活自由的重要象征。

一些设计师认为,行走者自发选择的“欲望路径”(desire path)更能体现人们对于城市步行设施真正的渴望。

一些设计师认为,行走者自发选择的“欲望路径”(desire path)更能体现人们对于城市步行设施真正的渴望。

除了个人的自由,小小的城市行走同样关涉到有关“公平”的问题。VOX2018年的一篇文章就探讨过有关“城市步行指数”(walking score)的问题,这个指标被用来衡量人们通过步行就能够满足生活所需的便利程度。这不仅只关乎便利,最直观的一点是,它直接决定城市对没有能力拥有机动车的市民以及行动不便的老人有多友善。斯佩克同样在书里指出过,“一个城市的步行性的提高,更有助于社区的公平”,同时,由于价格低廉的公共交通和步行相辅相成,步行指数的提高从长期来看会显著地改善低收入群体的处境。文章同样也指出人行道等“边缘空间”如何利用的问题,同时,怎样建设更多功能一体化的城市空间,以减少人们在不同的功能区之间长途跋涉,也被认为是值得探索的议题。

城市步行性的提高当然也有其经济价值。斯佩克在书中也指出了这一点,如果人们更愿意在城市空间中游走,店铺、住宅的升值空间都会更高。此外,步行性较好的城市也能吸引足够多的创意行业人才,因为他们普遍更欣赏能自由行走的空间——也许是和前文所提及的行走有助于创意相关。一个方便行走的城市常常也拥有紧密相邻的多个功能区,这也有助于这些人才通过不同领域资源的碰撞激发创作灵感。不过,经济上的理由固然重要,但或许不应该成为我们思考如何改善城市行走环境的主要考量——毕竟不论是“欲望路径”还是“边缘空间”,我们把注意力投入到这些方面都是表面上看起来有些“反效率”的。比起一种“如何让城市运转更高效”的鸟瞰视角,我们或许需要更多“如何让我们行走更舒服”的视角。

作者 | 刘亚光

(责任编辑:陈泉)
关键词:

相关报道: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数”说2023中国旅游

    23-12-20 09:44:37文旅产业,旅游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