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读书 > 书讯 > 正文

青年温家宝的地质往事:来自四十年前的脚步声(1)

2016-05-05 09:51:02  新京报    参与评论()人

  1979年,温家宝在大连参加全国1:5万区域地质调查会议时留影。

温家宝(右)在北京地质学院读研究生时和同学的合影。他身上的棉袄是爷爷留给他的,他也是穿着它到甘肃的。

1974年7月,温家宝在甘肃肃南县红山林场编写《1∶20万祁连山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时留影。

我喜欢层峦叠嶂的山峰。我们常在没有人烟的地方工作,每次上山,除了几个地质人员外,很少能见到人。有时,骑着牦牛或骆驼要走上一天。我一边走一边唱,把从小学会的歌曲都唱上一遍。空旷的山野,只有我的歌声在山谷里回响。——温家宝

“我至今还记得他在祁连山野外考察时攀着绳子过河时的样子。两条腿搭在绳子上,双手握着绳子交替往前移动,整个人在绳子上摇摇晃晃。”

73岁的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退休干部兰方手拿《温家宝地质笔记》对新京报记者说。他曾是温家宝在甘肃地质局区测二队的同事。

兰方说:“翻山、过河,从祁连山南坡到北坡。那几年下来,我们走过的路有上万公里。”

自3月26日在全国发行上市后,《温家宝地质笔记》一书广受好评。这本近52万字的书稿,以忆文和笔记结合的独特方式记录了温家宝1968年至1985年的地质往事。

最近,新京报记者走访了温家宝在地质系统的一些老同事。在他们看来,这本书不仅仅是温家宝个人的回忆,更是一代地质队员共同经历的青春、激情和热血。

今年80岁的刘霄祥认为,这本书从封面到内容如同是温家宝对年轻岁月的一次“重行”:“书中写的很多事,都是我们共同经历过的。读着这本书,我好像听到了四十多年前他熟悉的脚步声从我身边走过……”

队里来了个研究生

“为祖国寻找出丰富的矿藏,为人民造福”

“这人叫温家宝,是北京地质学院毕业的研究生,还是个党员。”

1968年春节刚过,地处酒泉的甘肃省地质局区测二队新来了一位穿着蓝色卡其队服、身形清瘦的年轻人。

听到队友们的议论,刘霄祥开始留意这位新来的同事。

刘霄祥与温家宝在甘肃同事多年,曾担任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参事。2004年退休后,他一直住在银川。

当时,区测二队有近四百人。1965年之前,甘肃省地质局原有一个区域测量队。1965年,为支援三线建设,黑龙江、宁夏的一批地质队员来到甘肃酒泉,重新组合成立了区测二队。随后,每年都有一批大中专学生和技术人员分到队里。

刘霄祥说:“我们队里大部分技术人员是大中专毕业生,研究生以前还从没有过,队里的党员也很少。凭着这个身份,他本来可以分到高校或者研究所工作,为什么要到我们这里?”

85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原北京地质学院)原校长赵鹏大,在担任校长期间经常听到学校老师聊到学生时期的温家宝:“当时国家号召支援三线建设,号召年轻人去西部,到最艰苦的地方去,温家宝是响应国家号召去甘肃的。”

事实上,在1965年大学毕业时,温家宝就曾主动要求到祖国最艰苦的地方去工作。他在书中写道:“我曾多次要求到西藏工作,并两次写血书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