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沙龙 > 专讯 > 正文

欲知说书前后事 请听大家细细说 ——中华网专访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田连元先生(1)

2016-04-06 14:17:25  杨红军  中华网文化  参与评论()人

欲知说书前后事 请听大家细细说 ——中华网专访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田连元先生

出身说书世家,因父病,辍学从艺。14岁拜师学唱西河大鼓,兼练三弦。从创作、改编、整理、演出现代评书到1985年以《杨家将》首开电视评书连播之先河······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田连元先生的说书故事本身就如一部长篇评书,值得我们仔细聆听,细细回味。

4月1日,主题为“‘曲艺圣地’马街书场千年民俗永不落幕”的中华网“世界观”沙龙郑州专场在河南声音博物馆举行。作为中国曲艺界的名家,田连元先生也从北京赶往郑州,赴这一场新时代的“曲苑杂坛”。且不说那少不了的压轴大戏——现场开讲,田连元先生对中国曲艺的“前世今生”娓娓道来,也让在座的观众受益匪浅。

中华网“世界观”文化沙龙现场

中华网“世界观”文化沙龙现场

谈到为什么河南的马街书会会坚持700余年而不散,田连元先生觉得这与河南的地域文化有关,他说:“中原可了不得,中原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发源地,我们辽宁过去有一个戏曲专门频道,河南有一个《梨园春》,其他省的戏曲频道全都黄了,干不起来了,《梨园春》还那么火,它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所以,我就觉得任何一种艺术,你没有群众基础,也就是说没有观众拥戴,那么你这个艺术就久战不了,马街书会能传承700年,那就因为这个地方的老百姓观众比较多,观众喜欢很重要。”

针对如何让马街书会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田连元先生建议可以把马街书会发展成一个艺人展示自己的大舞台,其他媒体可以通过这个舞台选拔适合自己定位的人才并进行培养和包装,从而让整个曲艺界的人才培养与选拔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系统。

田连元接受中华网的采访

田连元接受中华网的采访

以下为中华网专访田连元先生的内容实录:

中华网:马街书会传承700余年,您觉得这种传承后面的动力是什么?

田连元:这种形式能够流传、保存下来,有诸多因素,比如要有这样的演员队伍,要有这样众多的观众。最近近些年来讲,我觉得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相关部门的关注和重视。

中华网:那能您觉得马街书会对咱们曲艺的发展与传承有着怎样的作用?

田连元:对曲艺的发展传承,它肯定会有作用的。在河南这个地方,观众很多,而且演员队伍也很多。曲艺的发展传承,它不仅仅是因为马街书会,其他地方没有马街书会,曲艺不是也发展了吗?马街书会传承了700年,但是说书艺术两千多年了,秦汉时期就有。

历史上有很多给皇上、太上皇说书的艺人,比如宋代王邦玉的。他是当时真正的说书明星,这个王邦玉成了给皇上宋理宗本人及其父亲说书的。与此同时,进入宫廷最早的一种艺术也是说书艺术。明代的柳敬亭是左良玉手下的幕宾,也是说书大家。以上这些人都是留在历史上的说书人物。

现在就有一个问题,那就是马街书会要怎么做才能坚持下去?中国的曲艺主要是说唱、说书、讲故事。中国人的历史知识很多是从听书看戏里得到的。说书艺术本身,它有一种传播历史知识、传播正能量、传播传统优秀的道德的作用,所以老百姓喜欢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