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沙龙 > 专讯 > 正文

发掘散落在民间的中国“好声音” ——中华网专访河南戏曲声音博物馆馆长连晓东(2)

2016-04-07 17:31:20  采&编/杨红军 刘淑玲 摄/杨红军  中华网文化  参与评论()人

我们在寻访的过程当中,发现很多老艺术家都留了一些早年的物件,为了让后人了解以前我们文艺界的前辈们是怎么样通过这些物件在舞台上来向大家传递我们传统的艺术的,我们就开始征集搜集这些东西。2010年,我给台里打报告看能不能成立一个传统文化传承保护中心,最后决定成立一个博物馆,起名叫河南戏曲声音博物馆,这就是它的由来。

发掘散落在民间的中国“好声音” ——中华网专访河南戏曲声音博物馆馆长连晓东

发掘散落在民间的中国“好声音” ——中华网专访河南戏曲声音博物馆馆长连晓东

2、中华网:如今这个博物馆是免费对外开放的吗?取得了哪些社会效益?

连晓东:博物馆成立之后,我们就面向公众,免费对外开放。光去年我们这个博物馆就接待了来自海内外的九千多位参观者。除此之外,我们定期会在里面搞一些讲演活动,有古琴公益培训,有昆曲的公益培训,戏曲流派公益的讲演活动,等等。

此外,我们还有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也会通过郑州人民广播电台的一些媒体来对外宣传与传播,不断扩大这个博物馆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的观众来参观。

3、中华网:走访了这么多的老艺人,那么你对曲艺文化传播有着怎样的看法?

连晓东:其实到现在我感觉到传统艺术,特别是个人流派,它就是一个人去艺亡的艺术。例如,常香玉的流派、常陈崔马阎桑,他们这些个人流派唱的虽然都是豫剧,旋律是一样,但是却有自己的感悟,自己的境界,理解不一样,加上各家的自身生理条件不一样,逐渐地形成自己的演唱风格。戏曲艺术是一种口传心授的艺术,比方常派的唱腔,徒弟要学,如果说老师不给你讲,光是听唱段,你学不到,你只能学个皮毛,其实戏曲艺术的那些唱腔就为了表现人物,它都是有规律在里面的,都为了表现人物此时此刻的心情。

声腔艺术必须有录音在的,如果艺术家他不在的时候,我们还可以通过这个了解他们的艺术特点,这个是个人声腔的魅力,它得琢磨呀,因为艺术本身是来源于生活,它是高于生活的舞台艺术呈现,如果你脱离了生活、脱离了群众,就没有了,艺术没有生活,那是没有感情的东西。

发掘散落在民间的中国“好声音” ——中华网专访河南戏曲声音博物馆馆长连晓东

发掘散落在民间的中国“好声音” ——中华网专访河南戏曲声音博物馆馆长连晓东

4、中华网:在寻访老艺人的时候,是不是也发现一些新艺人?比如说盲人姐弟。

连晓东:当然很多了,我们一方面是挖掘老一代、老去的艺术家们,再一个,我们推出一些年轻的,我们感觉是个苗子,非常不错的,而且他们在民间的生活状况很艰难、艰辛的那种,我们都会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前年,在马街书会上,我发现了一对盲人,女的叫郑玉荣,她才20多岁,我一听她的唱腔,觉得非常好,后来我们通过交流,才发现他们的生活状况很难,不像以前一样,以前有演出,现在市场逐渐萎缩,特别现在这种多元化的娱乐方式来冲击传统文化,他们生存其实很艰难。前些年,我们演出市场很多,现在基本上半年有一场或者三个月有一场。家里面有个红白喜事,就找他们去。像名家们,我们还通过台里面去播,他们还有一些演出市场,但在民间生存的这些流浪艺人们,他们几乎很少有,因为他们起步很低的,在民间很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