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军事 汽车 游戏 科技 旅游 经济 娱乐 投资 文化 守艺中华 佛教 红木 韩流 文史 军事APP 头条APP

注册登录
文章 作者

历史的吊诡:中国古代重瓷器轻玻璃致东方文明落后?

唐山 2016-03-17 11:48:08

瓷器与玻璃器,是东西方文明的两大发明。在瓷器方面,东方曾比西方领先1000年,而在玻璃器方面,西方曾领先东方1000年。

西方长期无法掌握瓷器制造的诀窍,因两大文明结合部——西亚地区无瓷土资源,只能烧成炻(音同石)器,严格来说,炻器不能算瓷器,属从陶器到瓷器的中间阶段,仍未解决脱釉、渗水等问题。欧洲人以此为师,自然学不到真东西。

玻璃则不然,其主要原料为纯碱、石灰石、石英,均非难得之物,而玻璃的熔制温度为1400—1500摄氏度,虽然较高(瓷器烧成温度为1200摄氏度,最高为1400摄氏度),但钢水出炉温度在1570摄氏度以上,中国在春秋晚期已开始炼钢,可见,这点困难拦不住中国古人。

那么,中国古人究竟会不会造玻璃呢?

中国也是玻璃的发明国之一

“中国古代无玻璃,只能自外舶来。”在相当时期,这是学界定论。原因有二:

其一,“费昂斯”(早期玻璃制品,较粗糙,半透明)在埃及、两河流域、欧洲有出土,制造于公元前2500年,而中国出土的“费昂斯”最早为战国时期制品,制造于公元前1400年,后者不仅年代晚,且造型明显是前者的仿品。

其二,通过化学分析,发现河南淅川徐家岭墓和湖北随县擂鼓墩墓出土的“蜻蜓眼”玻璃珠的主要成分与埃及玻璃相似。

值得一提的是,“蜻蜓眼”的发现,为史前“青铜之路”的存在提供了佐证。

然而,随着更多先秦玻璃文物出土,原有定论又被推翻,因其中绝大多数化学成分与西方玻璃迥异。

在汉代以前出土的54例出土玻璃文物中,含铅的占52例(96.3%),含钡的为39例(72.2%),并无西方玻璃必须的钠、钙成分,而在西方古代玻璃中,几乎找不到含铅、钡成分的。

这意味着,中国很可能也是玻璃的发明国之一,只是中国发明的是铅钡玻璃,而西方发明的是钠钙玻璃。

铅钡玻璃的优点是色彩绚丽,但缺点是易碎,不像钠钙玻璃那样能耐高温,且铅钡玻璃含重金属,对人体有害,不适合做餐具与茶具,只能制成装饰品。

辽宁朝阳北票北燕冯素弗墓出土的淡绿色鸭形玻璃注——罗马

辽宁朝阳北票北燕冯素弗墓出土的淡绿色鸭形玻璃注——罗马

    汉代已有凸透镜

汉代时,张骞的“凿空之旅”将东西方文明连接起来,钠钙玻璃器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但铅钡玻璃仍居主流。

美国学者韩森认为:丝绸之路的影响不应高估,由于资金不足,丝路贸易多属接力式贸易,而非长途贩运,货物流通量小、周转慢,对东西方社会影响有限。

长途贸易需大量资金,会刺激银行、保险业的发展,进而引发整个商业环境的升级。地中海贸易多属长途贸易,故古罗马时已出现近代信贷制度,这是罗马帝国富强的基石。

典型例证是:汉代中国玻璃仍以铅钡玻璃为主,且采用熔铸法,即将玻璃粉装进土模或石模,煅烧使玻璃融化定型,冷却后除去模具,再通体打磨。此法成本甚高,产品亦欠精致。本是加工青铜器的方法,在铸造青铜器时,其杂质会烧结形成玻璃珠,正因如此,人类才发现了玻璃,这说明,汉代玻璃制造工艺基本停留在较原始的水平上,而此时西方玻璃匠人已普遍采用吹制法,成本低、器形美观,产量也大大提高,埃及的亚历山大港成为世界玻璃出口的中心。

东汉时,中国可能已生产出全透明的平板玻璃,王充在《论衡》中记载了一种“阳燧”,可聚日光取火,应属凸透镜的一种,但在考古中尚未发现。

   中国错过了钠钙玻璃

南北朝时期,钠钙玻璃大量涌入中国。

据《魏书·大月氏传》记载:“(北魏)太武(公元424—451年)时,其国(大月氏)人商贩京师,自云能铸石为五色瑙璃,于是采矿于山中,即京师铸之,既成,光泽乃美于西方来者。乃诏为行殿,容百余人,光色映彻,观者见之,莫不惊骇,以为神明所作,自此,中国馏璃(即琉璃)遂贱,人不复珍之。”从这段话看,钠钙玻璃在美观、价廉方面压倒了中国传统的铅钡玻璃。

山西大同出土的北魏淡绿色玻璃碗——萨珊

山西大同出土的北魏淡绿色玻璃碗——萨珊

然而,铅钡玻璃并未就此被替代,不久之后,它又成了主流,并一直延续到清代末期。

传统社会没有发明家群体,技术人才只能依附皇家、贵族,为其趣味服务,南北朝纷争不已,世家大族起伏兴衰不定,影响了先进技术的传承。

到隋代时,皇家所藏玻璃器又都换成了传统的铅钡玻璃,只是采取中亚匠人输入的吹制技术,匠人何稠因擅此道,竟然当上了“员外散骑侍郎”,他吹制的铅钡玻璃含绿色,专供内府,被称为“秘色”。

隋唐时期玻璃器的造型更美观,但铅钡玻璃不耐温、有毒的缺点依然存留,多用来制作佛教用具、饰品。北宋时,匠人们又研制出无钡的玻璃配方,即高铅玻璃,但始终未能突破传统的局限。

乾隆力推中国玻璃制造技艺

明清两代,玻璃又被称为“药玉”,列入官员服制。

明代规定,二品以上官员方可佩玉,而四品以下只能配“药玉”,并严禁民间以金玉、玛瑙、珊瑚、琥珀为装饰,因玻璃不在其中,“药玉”迅速普及,只是为了自高身分,富人们更喜欢近似玉的玻璃,排斥透明玻璃。

清代三品至五品官员的顶子中含玻璃,但也非透明玻璃,而是近于蓝宝石、青金石和白玉的玻璃。

明清两代,西洋传教士大量来华,将钠钙玻璃制造方法传入中国,康熙时,广州已能生产“洋玻璃”,但质地不佳,粤海关曾向乾隆进贡玻璃盖碗,乾隆用后大为不满,传谕“不准报销”。乾隆四十八年(1709年),清廷建立了第一座皇家玻璃厂,聘请4名“洋匠”。因熔化玻璃需彻夜工作,而依宫廷定规,男子不得在紫禁城内过夜,故该厂设在靠皇城200米处。

乾隆常到厂察看,在传教士们的指导下,中国匠人们制造出的钠钙玻璃工艺品已不逊于西方。

力推玻璃制造“国产化”,应是乾隆早就有的情结,乾隆未登基前,故宫内便已安装玻璃窗,乾隆曾写诗称赞:“西洋奇货无不有,玻璃皎洁修且厚。”

遗憾的是好景不长,康熙时罗马教廷判定中国人祭祖为“偶像崇拜”,康熙反复解释无果,一怒之下宣布“禁教”,大量西洋传教士主动离开中国,少数传教士在清宫庇护下又服务了数十年。

随着在华传教士纷纷离去或逝去,皇家玻璃厂不得不停产,相关技艺亦失传承。

错过了玻璃,错过了现代化

因玻璃未普及,中国人没能发明出望远镜、显微镜等,有学者认为,这是造成东方文明落后的重要原因。

明清之交,西洋火炮传入中国,“火炮+望远镜”成为标配,刺激了中国玻璃加工业发展,广东出现了专业磨制凸透镜的匠人,且涌现出《运镜图说》等理论著作,加上西洋传教士汤若望得到清廷重用,大量西洋科技书籍被译成中文,并收入《四库全书》中,其中对哥白尼、开普勒、第谷等人的学说均有介绍,故中国亦能生产第一代望远镜,质量不逊于西方。

明末清初三位来中国的传教士利玛窦、汤若望和南怀仁

明末清初三位来中国的传教士利玛窦、汤若望和南怀仁

随着战争结束,为巩固自家江山,皇家将火药配方、望远镜等秘藏,清代将军出战,需单独申请,方拨给望远镜、大炮,后为了边防需要,不得不在少数城市设置大炮,却都是威力较小者,且不配望远镜。

垄断出停滞,到西方推出第二代望远镜时,中国已被甩在后面,清宫收藏了150多架望远镜,只有一架属二代技术,其他均为第一代望远镜。

一误再误,清朝最终落入难以挽回的危局中。从这个意义上说,就算当时中国能制造出最好的玻璃,恐怕亦于事无补,无非是皇帝又多了一个玩物而已。

也有学者认为,在实验中,用玻璃器的好处在于能看到全过程,用瓷器则只能看到开始和结局,这就形成了东西方不同的思想方式:西方人更重直观、实证与过程,而东方人沉浸于“黑箱”式思维中,更偏于整体观。换言之,玻璃器不普及,决定了东方文明后来的命运。

落入高平衡陷阱中

虽然皇家的举措不利于玻璃业发展,但也从未禁止民间生产玻璃,明清贸易发达,为何民间未能填补这一真空?

究其原因,在资金不足。

明清时期,中国是瓷器出口大国,在3个世纪中,平均每年出口100万件瓷器,可收益却极少。在欧洲买中国瓷器,甚至比中亚出口到欧洲的低仿炻器还便宜,在最盛期,一名景德镇熟练工人年收入只有6两白银,与在乡务农差不多。

表面看,瓷器是个大产业,清代景德镇已有一百万人口,烧窑炉火昼夜不熄,工人夜间劳作的“万杵之声”令人夜不成眠,整座城市被称为“四时雷电镇”。然而,只有劳动密集,没有资金密集,便落入了“高平衡陷阱”(需求不振导致劳动力日趋廉价,资源和资本却日趋昂贵,表面看交易活跃,但社会却陷入停滞)中,企业只能靠不断削减利润空间生存。卖中国瓷器造就出一个个欧洲富翁,生产中国瓷器反而只能在饥饿线上挣扎。

没有资金,就没钱开发新技术,就难以完成市场教育。中国古人普遍喝茶,而玻璃茶具显然没瓷茶具方便,因为玻璃传热强于瓷,容易烫手,此外,玻璃遇热水有炸裂之虞,瓷器却能应对自如。

既然从实际应用看,瓷优于玻璃,自然无人愿冒险投资后者。随着时间推移,曾经的聪明之举却成了愚行,而这,恐怕是前人怎么也想不到的吧。

书评人。作品散见《北京青年报》《北京晚报》《新京报》《晶报》《南风窗》等。
书评人。作品散见《北京青年报》《北京晚报》《新京报》《晶报》《南风窗》等。

关注我们

中华网"世界观"自媒体平台竭诚欢迎您的加入!

邮箱申请: cpyy@bj.china.com

联系电话: 010-52598588-8687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