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通行证 | 中华邮 | 香港邮 | 企业邮 
  文化短讯 文化前沿 世说新语 中华书苑 沧桑史话 艺术舞台 中华传奇 民俗风情 世界文化  


【杂文】

                       网络生存的人文思考 
                          

  存在--基础话题

   网络生活将文字两极化了,文字的两极化是:极端的感情化和技术化。若不是稍嫌拼凑的感情,惯常的表现是发生在男女之间的所谓网恋,乃至后来再没有比重复这个词语更让人生倦的;另一类便是生硬冷漠的数字语言、技术素语,那是技术狂人的世界。

   对网络初识者而言,"网"只是一个对像。人网关系简单明了--使用与被使用、驱驾与被驱驾。网和人的主体间没有更丰富或复杂的内在联系。或者"网络"的冷硬性来自最初的词汇联想,与它本质无关。一般人习惯于接受简洁而直观的词汇。那些明快而富有韵律、像音符一样琅琅上口的词语产生的新鲜感,足以诱导他们深入下去。否则,探索和学习就停在半途中,没有心情继续。摒开人文思考,作为一个以技术为经济基础的国度--线路、素语、生词占据了大部份,这些颇让人的主体感觉生份而头痛,若非还有一些稀奇古怪的外衣作用,它的吸引力便只可来自上层建筑了。

   在网络里,生活的两极一直在金钱与娱乐的杠杆间左右摇摆,容易让人失去平衡或造成失去平衡的错觉,似乎现实已经超过了人们自身的掌握。平衡的颠倒和错觉的重复,使"无聊"的不满声此起颇伏,大大覆盖了他们曾经无所不有的热诚。

   通过使用可以让人和网络的关系复杂化,脱离生硬技术王国的怪圈。当网络不再是一个对象,它一般会发展为社区。它和人的关系成了外延与内延。人包括于外延。网络中的人可以像生活在现实的商务环境般,游刃有余地在社区里交往、游戏、活动。

   但是为什么还要用"现实"对比,来界定"网络"概念呢。只能说,在人的潜意识中,网络多少还是一个有别于现实生活的形而上的"存在"。可见人并没有把网络当成一个真实可信赖的商品来理解。对它虚无性质,或多或少还有防范心理。

  交友--跟着感觉走

   有些人怀疑,因为有了"意识"基础,虽然推翻了技术的隔阂,网络在另一面会不会显得离我们更遥远呢?

   实际它离得很近,你用一用就会了,这可以从聊天看出。那么多人在上面聊着不同的话题,可他们或许连"互联网"的完整的英文名称都不会拼写,但他们已经摸到网络的核心。就是这么简单。

   有些人只会聊天--任何人并不需要真正懂得网络,但要懂得使用网络,这是网络人文主义的一个体现。它说明当对象作为工具存在时,对大部份人而言,它重要性的体现中,被利用更胜于"被了解"抑或"被改造"。所以,当少数一部份人具备了"了解并改造"的职能后,大多数人只可安心本着利用它的目的,坐享其成便是。

   再以网络人际关系为例。我们应该想到和自己对话的不单是一个声音或意念,而是有感情的血肉之躯,如果他(她)是你的朋友,也许你高兴时,他(她)也在高兴,你难受时,他(她)也在难受。正是这种观念的强调,使得我们的体验生动起来。不过太长久地投入网络也使人腻味,结果网络仍然悬在人际关系的边缘摇摇欲坠。也许正是这些综合的特质,构成了网络人文的立足之本吧。

  精神--空虚的渐变体

   在网络这块国度里空虚是一直存在的,不外乎形式。或者说,空虚变成了各种各样的形势,被化了妆,变成讨人喜欢的模样,易于接受,不外乎存不存在。这样的空虚,是不是来得更理直气壮?

   空虚一直存在--简直是废话一句。空虚是不是要理直气壮,看看那些契而不舍、坚贞不屈、雷打不动的网虫的铁血精神,你就知道空虚的"理直气壮"--已经大大超过它的代价。

   当人们在网上像濒临死亡的无魂之躯一样叫着"空虚啊,空虚",他们却不愿意说服自己,到太阳下去把这种空虚晒一晒。因为空虚已成了一种精神享受。甚至可能没有了空虚的体验反而更空虚。

  使用价值--孰是孰非

   电子商务、网上购物、网上贺卡--各种网络产品,精神的、物质的,都给人们带来了数字化的生活享受。病毒、非法入侵、以及不健康信息的过度泛滥、网络安全的无数漏洞、网络综合症、网恋失败自杀……也发生着这样一系列负效事件。综合起来,极难衡量得失。

   一个人上网一周,都会干些什么呢?聊天,聊天,还是聊天。一则随机性的网上调查证明,每一百个网民里,至少有五十个上网者是为了聊天,其中三十个是纯粹聊天,剩下二十个可能在聊天的同时也做其它事。一百个网民里只有十个人能完全利用网络资源工作或学习,其他的上网动机便种种不一。且不管是工作还是休闲,娱乐成份都占了很大比重。这个调查取的只是一个概数。它当然不能说明中国几十万网民的绝对生存形态,但至少说明了这样的问题:网络资源在功用上的发挥还没有尽善尽美。对生活的方便,只体现在提供了某些味道浓厚的消遣方式。

   网络鼓吹的电子化时代,到底离我们有多远呢?

   一个自费上网的普通老百姓家庭,每月网费开支大约控制在两百左右,每天上网时间控制在一至三小时。我们试想能用三小时吧,这三小时,除了用来收发E-mail,其它时间还能做些什么?对一个传统的,不指望以打发无聊为目的使用网络的家庭来说,用这三小时时间上BBS是太浪费,聊天则根本不大可能。就算愿意满足那么一点的好奇,他们也无法忍受牺牲人民币的心疼。普通老百姓家庭不比公费上网和IT环境。他们总想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时间,使这昂贵的网费花得尽可能有价值。结果,在他们犹豫着该干什么的时间里,他们可能什么也没干,只是上一些没有实际用处的网站看了一些花边新闻或者与他们的生活差了十万八千里的业界新闻,他们也不知所云,但就认为这样总比聊天好吧。于是他们就这样认识网络了。

   中国自费上网的民众里,这样的家庭占了大多数。他们对网络的掌握,我们称其为"鸡肋"效应。

   这是能理出的基本情况。至于那些让人眼花缭乱的电子商务和网上购物,有多少自费者,愿意用昂贵的上网费用、超慢的上网速度为代价,尽下心来体验"坐在家中掌握世界"的快意?他们虽然可从中讨得比普通货物价格低几个一元币的便宜,但他们的电话单和财政开支上,却又会增加一笔超出采购费几倍的电话费和网费,甚至他们还得为这些额外超支去办理一张信用卡或网上购物卡,以便能进行这种消费。

   上网给他们带来了什么?除了无数的账单和钱财流失,感染病毒、遭遇黑客、隐私入侵的危机倒是时时都潜伏在那根电话线中。

   心态--穷极无聊或无赖

   想证明网络中的部份人不过如此。本月8日晚,笔者在OICQ进行工作交接。遇号码为6007409人物,网名"火狐狸",地址湖南。因笔者和网络驿站火狐狸颇有来往,而前任同事英文名的中文译称也为"火狐狸",故以为是两人之一。盘查寻问后却牛头不对马嘴,确定不是故友。且对方言语无聊甚极,有无事生非之嫌,于是不作理睬。为些惹得该人无端漫骂和人身攻击。后笔者将其加入黑名单。

   网上人文主义也有两方面表现。或穷极无聊惹人生厌,或文雅礼貌得可疑--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前者可能与网络的无政府主义和纪律放纵有关。后者,或者是纯情的假象。

   现在有一些言辞拼命讨好网络的"自由"性,言其给人"无限宽广的空间"。假设空间里包含了氧气,自然也会有二氧化碳。至于这个空间能不能让人健康的生存,并不在于两种气体存不存在,而在于两种气体原含量的比重是否低过最高安全比。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当前网络人文环境和呼吸空间已日渐污浊。二氧化碳含量大有超过氧气之势。特别在一些人群汇集的公共场所,比如,总有某类人喜欢在聊天室无端漫骂,污言秽语,且莫名奇妙;总有某类人喜欢拿无辜机器下手,寻找后门以黑人为乐……

   对于这些人,我们能拿他们怎么办呢?我们不能也不可能,就因为这些人放弃上网。

   网络的大门是敞开的,没有谁比着尺度检查"进入"者的道德操守是否合格。就像一个公共商店不能对每一个人严密盘查,只能在柜台上贴一些"小心小偷"的阿Q式提示。人文素质的提高,是净化网络环境的决定因素。人文环境怎样提高?除了舆论呼吁,还要靠每个网民自己自觉。

   这从一个侧面提醒了我们:网络环境保护也是亟待解决的大课题。

   未来--冬天里的一把火

   综合目前的经济状况和百姓生活形态来看,科技仍在进步,网络仍在普及。至于这种普及是进化还是退化,我们且分析一下。

   时代让互联网生生火了一把。上网不只是时尚,它成了经济需求和上层生活的标志。它的未来似乎无需置疑。人人都把宝押在网络中,从最基本的网络开发商,到影视媒体,到民众组织……以历史的经验来看,一个急剧膨胀的起点,总是衰退的先兆。但我们却要抛开经济价值,单从人文立场,假设这种进化带来的可能。

   有那么一天,全球网络陷入瘫涣和万劫不复,我们首先想到的,并非这件事将引起无数人的失业和公司的倒闭,而是无数人的精神生活会陷入怎样一种危机?

   有那么一天,假设生活早已全程数字,人们已适应了二元制的世界,习惯了以"触"为主的点击式的生活方法,习惯了电脑自动化。那时生活彻底锁上了数字的标签,行为跨入了数字的轨道,世界完全进入了网络年代--连身份证都可能电子化、网络化,就只差没给太阳装一个公转程序。可是网络突然陷入瘫涣,虽然太阳的公转程序仍然是它自己的,可想而只,起初转得很正常的世界仍会陷入一片混乱。

   不能聊天了,不能BBS了,不能灌水了,不再更新自己的主页……很多很多的人,失去了很多的朋友,一时还扭不过生活的方式。那些忘掉信封格式的人,拿起笔就落王码符号的人,迷恋键盘的当当声的人,渴望鼠标滚动的人,总会对地址产生"URL"概念的人……在一段时间乃至永久的时间内,会活在一种相当的隔离性的精神痛苦中。只需要看看戒网的先例,便能理解这种痛苦的本源。

   那样的话,数字化的远景,还能给我们春光无限的向往么?

    话到这里就应该作一个结束了。自然,不管它沦不沦陷,我们唯有解析一番。可能不需要急着解释互联网,也不用施以贬低--因为纵使发出了诸多疑惑,我们目前唯一可做的,仍然是老老实实地,继续活在它的世界中。

                       返回    



网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05871
版权声明 | 联系方法 | 刊登广告 | 使用说明 | 关于中华网 | 豁免条款
版权所有 中华网 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