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通行证 | 中华邮 | 香港邮 | 企业邮 
关于丁克现象的分析

社会学视野中的“丁克”家庭

 

  “丁克”家庭是本世纪60年代在美国较多地涌现、近二十多年来日益兴盛的一种家庭形式。据美国人口普查局1994年5月公布的年度分析报告表明:lpo3年美国有6180万个家庭,其中3480万家庭无子女,即占51%,丁克家庭已超过家庭总数的一半以上。在我国上海市区1979-1989年间共有113.34万对男女登记结婚,其中约有16.48万对夫妻没有生育过孩子。除去其中一些再婚不生孩子和由于生理原因不能生育的人数,有生育能力而不愿生孩子的夫妇占全市家庭总数的3%。进入90年代以来,这样的夫妇人数有增无减。南京市抽样调查表明,已有4%的夫妇自愿结成“丁克夫妇”。可以预测,未来这个比例还会上升。由此可见,丁克家庭在中国已扎根定位,慢慢伸展,似乎已成长为一种新型的家庭模式。

“丁克”家庭的社会学分析

  社会学理论认为,“丁克”家庭只是家庭的一种形式,或者说是家庭的一种特殊形式。这种形式的出现不能将其视为家庭的变异,而应当看作是家庭形式在现代化条件下的一种变化。它不代表我国家庭的发展方向,只是适应一部人的特殊情况和特殊需要而产生。

  家庭是社会这个有机体的细胞,,因此家庭也是生命的有机体,而生命有机体存在的前提是不断地自身运动,并不断地同外界进行能量交换,实现“新陈代谢”。在传统社会中,家庭有六大职能:生产职能、生育职能、抚育职能、赡养职能、教育职能、娱乐和感情交往职能,而前二者是家庭存在的必备条件。在生产力水平极低的农业社会,靠体力劳动获得生存资料与生产资料,以家庭为单位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最基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封建社会就是建立在这样的小农经济基础之上的。而工业革命则摧毁了这种田园牧歌式的家庭形式,把农民同土地剥离,变成雇佣劳动者,赶进工厂。这样,家庭的生产功能与生活功能分离了,工业革命就成为了传统家庭的拥墓人。“丁克”家庭当然也可以从这里找到它的起源。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的序言中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有二,一是物质资料再生产,二是人口再生产,即生育和繁衍。迄今为止,人类自身的生产还依赖于家庭的生育功能。在当今的现代社会,发达国家的生产自动化与办公自动化已经取代了或部分取代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人类已经走到了成为完全自由人的门口。社会生产的发展,已经为个人提供了享受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这时养老逐渐由社会来统筹安排,养儿防老的观念受到了冲击。“养老”是低生产力水平下的养老措施,随着社会福利制度的不断完善,家庭生育功能也大大减弱了。本来家庭的生产功能的减弱松驰了维系家庭的一条纽带,没有子女又缺少另一条纽带,传统家庭的存在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家庭结构理论认为家庭结构就是家庭成员的角色分工,其间具有某种性质的联系,怎样相互配合与组织,相互作用与影响,以及这种相互作用和影响而形成的家庭模式类型。依社会学与人类学的观点,家庭结构重心与核心在于家庭结构中的基本三角,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认为,在婚姻契约中不仅包含一种关系,而是包括两种相关联的社会关系——夫妇关系和亲子关系。这两种关系不能分别独立,夫妇关系以亲子关系为前提,亲子关系也以夫妇关系为必要条件。这是三角形的三边,是不能短缺的、而“丁克”家庭是建立在姻缘基础上的,只包含一种社会关系,耶夫妻关系,只是单纯的横向家庭关系。它是在主干家庭与核心家庭为主流的这个大背景下对家庭结构的有益探索,而后形成的一种新型的家庭关系。

社会成因

  目前,我国有相当一部分夫妇自愿选择“丁克”家庭模式,不外乎以下6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工作原因。高新科技的迅猛发展,加速了生活节奏和人才的竞争,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在业余时间为子女操心操劳。人们要集中精力为自身的存在与发展而拼搏,这样也就无暇顾及子孙后代了。

  第二,经济原因。因为收入低,居住条件不好,有了孩子后使一家人生活大受影响。孩子的保姆费、托儿费和上学的费用等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不少人深感孩子生得起、养不起,养得起、教不起。现在的独生子女犹如小皇帝、小公主,操不完的心,出不尽的力。这样不仅严重影响自己的工作,还会把自己弄得筋疲力尽,健康受损。所以倒不如不要孩子为好,保持夫妻二人世界,即可以使自己生活得宽裕滞洒,也可以给整个社会减轻负担。

  第三,晚婚原因。因为种种原因晚婚,感到自己已经错过了生育的最佳年龄,还是不要孩子为好,以免损害自己的身体和分散有限的时间与精力。

  第四,生理原因。因为体质不好或者某些疾病,无法为儿女付出更多的精力,或者怕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无奈只好选择“丁克”家庭模式。

  第五,婚姻原因。一部分夫妻对婚姻的稳定性没有把握,惧怕将来会发生变故,会增加离婚成本,怕孩子抚育等经济负担和麻烦,而且也会给单亲家庭的孩子带来不幸,因此干脆不要孩子。

  第六,向西方发达国家看齐,倡导一种不生育文化。组成“丁克”夫妇,这主要是白领阶层。在我国“丁克”家庭中,知识分子占73.7元,其中大专程度以上的家庭,男性占65.9%,女性占68.4%。

  无论哪种原因,都是人们从当今我国的实际情况和个人处境出发,作出的实事求是的选择。

现实意义

  “丁克”家庭的出现,向传统的主干家庭,核心家庭提出了挑战,并暗示建立一种新的家庭关系与生活方式的可能性。几千年来在传统的家庭模式中,人们从来不会去设计和想象其它类型的生活方式,甚至没有意识到“丁克”家庭这种可能性。因此“丁克”家庭是一种创造,具有改变文明面貌和开风气所作用,它既能做到以核心家庭的形式保持一种兴奋而强烈的性关系,又能使夫妻双方可以同时拥有社会生活。人类社会从迫害异端到蔑视少数派到能因容忍游离于主流文化之外的亚文化,就是人类社会一步步走向文明与开化的表现。同样,也可以把“丁克”家庭看作是人类文明程度提高的一种特殊表现。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认为,情感和义务是家庭中的基本二元,婚姻与家庭围绕着这二元展开,其评判标准也离不开它们。在传统的儒家社会中,婚姐向来把生活的享受除外,把感情的满足撇开,甘愿拗起一到人生的担子,满足于履行家庭义务,含辛茹苦而毫无怨言,这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人类的自然本性。而“丁克”家庭以重视夫妻间感情交流与生活享受及欲望满足为主要旨意,它的出现本身就体现了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前温饱问题没有解决,还在柴米油盐中周旋的中国人谈不上情感的满足。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温饱解决了,一部分地区实现了小康,人们自然有了感情方面的追求,而且是越来越多,越来越强烈。“丁克”家庭正适应了人们这一感情需要,具有存在与发展的最基本条件,它很好地解决了感情与义务这一矛盾,把夫妻关系放在了一个史无前例的位置上,在我国这样一个有着几千年封建文化传统的国家里,在“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箴言长期内化于人心,并成为人们生活和生存准则的条件下,“丁克”家庭的意义是重大而深远的。

  “丁克”家庭的涌现为妇女解放与妇女地位的提高创造了条件。恩格斯指出:“妇女的解放,只有妇女可以大量地、社会规模地参加生产,而家务劳动只占她们极少工夫的时候,才有可能。”从历史上看,妇女被禁捆在家庭之地也正是男权最猖极之时。中国古代的“三从四德”,要求女人逆来顺受,成为男人的附属品;从近代看,只有妇女从家庭走向社会,才有了男女平等的意识。“丁克”家庭少了亲子关系这一羁绊,家务劳动大大减少,妇女可以有充裕的时间和旺盛的精力投入到社会工作中去,为争取较高的社会地位创造条件。

一点还法

  从法律角度看,不禁止即为自由。我国没有任何法律条文规定妇女有生育义务,而选择不育也是妇女的权利,自愿不育是法律赋予妇女的自由。

  从人口学的角度看,由于自力年代以来大力贯彻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已经减缓了人口增长,但是人口成年型年龄结构所产生的惯性力量仍将持续半个多世纪。1998年我国人口已经达到13亿,这样庞大的基数,即使严格执行节育政策,每年仍要净增1600万人以上,何况超生现象还无法避免。所以至少要到21世纪40年代高达16亿人口时,才能实现人口的负增长,而上海市则于1994年在全国率先出现了人口负增长,出生率6.5%,死亡率7.28%,负增长率为0.78%。其中应该有16.48万对“丁克”夫妇的一份功劳,甚至可以说他们做出了特殊的隐性贡献。如果“丁克”家庭数量有所增长,岂不是可以弥补超生和人口的膨胀?可见“丁克”家庭是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社会所需要的。应该积极鼓励,热情支持,适当的提倡。

  许多学者认为,稳定的家庭是社会稳定的因素之一,而“丁克”家庭的大量出现,使离婚变得容易,也就带来了潜藏着的不稳定因子;丁克家庭失去了生育与抚养后代的职能,只剩下夫妻双方,会对人们的生理健康产生影响,进而带来人情冷漠;不生育家庭加剧了人口老龄化;知识和教育水平较高的阶层不愿生育,而文化素质不高的却超生滥生,会导致人口质量的下降,影响中华民族的发展。

  但笔者认为以上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他们没有充分考虑到中国人口基数庞大而且正快速增长这一特殊的国情,没有把“丁克”家庭放到社会发展及人类文明进步的角度里去考察。因此对“丁克”家庭的出现与发展,不要大惊小怪,不能歧视、非议,更不许横加干涉。因为“丁克”不可能被我国大多数人所接受,100年内绝不可能成为我国主要的家庭模式,因此也不可能造成人口结构失衡,素质下降,社会不稳定等社会问题。

  我们应该探索这种以核心家庭为主,以“丁克”家庭为辅助和补充的家庭模式,使核心家庭与“丁克”家庭形成一种动态的良性循环关系,缓解人口的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压力。  刘杰森/文

                         <返回>            <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