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通行证 | 中华邮 | 香港邮 | 企业邮 
围观丁克

深圳的“丁克家庭”


  在传统观念中,结婚生子是天经地义的事。然而在现代都市中,越来越多的夫妻主动放弃生孩子,被称为“丁克”一族。据北京的一项调查统计,北京市结婚5年以上不要孩子的家庭,约占高龄夫妇的10%。在深圳这个年轻的城市,比例更高。在某小区做保卫的小田说:小区里成双成对的夫妻很多,平时见孩子却很少。这种情况在许多住宅区都能听到见到。

  赵鹏和李娟结婚8年,从内地到深圳6年了。现在事业发展都不错,有房有车。刚到深圳时因为工作原因不能要孩子,时间久了,都觉得两人世界也很好。不少人觉得结婚不要孩子是只图自己快乐没有爱心。他们并不这样认为。赵鹏说:“我们见过许多家庭有了孩子以后,生活的重心就全到了孩子身上,对周围的世界不再留意。”他们二人都是义工,每当休息下来的时候,就去照顾一位老人,或参加环保工作。李娟说:“虽然我们没有孩子,但我们的世界并不缺乏爱心,反而多了许多精彩。”

  而另一位“丁克”族耿女士则说:“我们不要孩子是因为太爱孩子。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是生理、心理都健康,各方面都出类拔萃的结晶。可是现在生存竞争这样激烈,孩子需要承受的压力太大,我们不忍心让孩子受罪,所以干脆不要。”还有一对夫妻说:“我们俩都喜欢玩,在心理上还像顽童一样,怎么照顾孩子呢?”

  人常说:孩子是夫妻感情的纽带。三点连线支撑稳固的家庭,两个人的世界少了一个点,是不是不稳定呢?

  笔者发现,大多数的“丁克家庭”夫妻关系都比较合睦,感情专一。两个人的世界也并不缺少情趣或缺乏稳定。付新和宁颖都是本科毕业生,结婚10年来感情一直非常好,牵手走人生,直至现在仍情同初恋。付新的理论是这样的:“我们一直觉得孩子是‘第三者’。人的感情和精力都有限,有了孩子必然会把一部分感情分去。其实,两人相互倾注才最稳定。”付新夫妇还有一个“相对富裕论”。据他们算账,养一个孩子到大学毕业需要花费20到30万元,而两人世界就可以用这笔钱来实现自己的需求。

  俗语说“养儿防老”。现在一时高兴,老了无儿女照应怎么办?赵鹏说:“现在大家都是独生子女,而且长大后有自己的天地,养儿防老实际防不了。社会保障、养老保险可以依靠。”

  从“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到生男生女一个样,再到选择不要孩子,婚姻的观念正在突破传统,发生变化,转向多元。一般说来,“丁克”家庭以文化素质高的夫妻为主。在国外,尤其是一些人口负增长的国家也是如此。在中国城市中,“丁克”家庭的不断扩大,已经成为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

  长期从事社会学研究的马晓年先生认为,“丁克家庭”的出现,对改变过去传统的生育观念,有很重要的影响,在控制人口增长的当代,他们有特殊的作用。当然这也带来一个问题,就是同广大农村人口相比,素质低的人愿多生,素质高的人不愿生。从性文明建议的角度看,说明都市人对两情相悦,对性健康和性和谐美满的重视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对“丁克族”的出现,最不满意的恐怕是父辈。一位中年人说,生孩子,其实很大程度也是为了老人,让他们的晚年过得快乐。在这一点上,两代人无疑有无法调和的矛盾。一位老人对结婚多年不要孩子的儿子说:“等你到了我的年龄,就知道孩子是多么重要。”

  总之,“丁克”并不是时尚。而对于“丁克族”的出现,既不必恐慌,也不必提倡,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生存方式的权利。(深圳商报)

                         <返回>            <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