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

 

新时期的迈进

 

 

 

 

 

 

 

 

 

 

 

话剧魅力独具


  话剧于20世纪初崛起于中国舞台之后,就以现实主义的战斗姿态,在中国人民争取自由民主解放的伟大斗争中,发挥了号角的作用。新中国的诞生,为话剧艺术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基础。50年代到60年代是中国话剧的茁壮成长期,文艺工作者发挥了极大的热情,通过话剧舞台来鼓舞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这其中有老剧作家的新作,尤其是人民艺术家老舍在新中国成立后将话剧创造力发挥到极点,他的《茶馆》、《龙须沟》等成为中国当代话剧史上的经典作品。创作剧目中有两类成绩十分突出:一是表现刚刚过去的那场艰苦卓绝革命战争的作品,二是表现新生活的作品。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艺术成就尤其值得注意,成熟导演集菊隐与优秀演员于是之等人的最佳组合,使舞台连创辉煌。

  然而,群情鼎沸的同时也掩盖着负面。将话剧舞台简单地等同于宣传阵地习惯思维,导致众多英模事迹话剧、政策图解话剧的出笼,粗糙的非艺术化的作品充斥舞台,倒了观众的胃口,影响了话剧艺术的声誉。创作观念长期囿于写实主义一端的单一和贫乏,表现手段的概念化和模式化,导致话剧表现力和舞台生命力的严重萎缩。这种“左”的创作思潮的影响,在“文革”期间达到了最高峰。

  新时期的文艺舞台是以话剧惊春的。在历史转折的重大关头,一大批及时反映时代潮汛的作品诞生,在人民群众中产生了巨大反响,与之同时,表现“文革”中受迫害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剧作,也激发了民众的感情。然而,人们很快不再满足于舞台政治化,新的审美需求呼唤着话剧舞台的恢复本质化和走向丰富化。西方话剧正在广泛进行的实验之风刮入了中国剧坛,以高行健小剧场话剧三部曲为标志,中国话剧开始了舞台探索,用新颖的时空切割方法、换场的灵动形式、象征性的表现手法等舞台手段,打破了旧有的固定模式,引来80年代后期话剧舞台变革的大潮。一时之间新颖作品琳琅满目、层出不穷。著名导演黄佐临所长期倡导的“写意话剧”露出端倪,其最佳体现一是他本人导演的《中国梦》,一是徐晓钟导演的《桑树坪纪事》。

  90年代以后,在注重于剧场性的同时,话剧舞台一边延伸探索的趋势,一边开始对写实手法的回归。人们已经习惯于话剧舞台的风格多样化,不再进行有关舞台形式优劣的争论,而将每一部剧作和它的舞台呈现方式做统一考虑,凡是能够最恰当表现内容的形式,就是最好的形式。人们在探索新的话剧方向,即使是北京人艺这样有着既定传统的剧院,在保留原有风格的基础上也在谨慎地进行新的尝试。小剧场实验的规模和幅度虽然与发达国家尚有距离,但也日益蓬勃开展。独立制作人的活跃,在戏剧制作和运转体制方面将探讨一种新的可能性。可以看到,风格多样化的舞台面貌。将定型为当代话剧的时代特色。

新生活的曙光

  50年代话剧创作如雨后春笋,一大批成功剧目涌现出来。反映中国人民革命战争的《战斗里成长》、《万水千山》、《红色风暴》、《八一风暴》、《红旗谱》等都引起轰动,展示新中国成立后新生活的《龙须沟》、《丰收之后》、《青松岭》、《枯木逢春》、《布谷鸟又叫了》、《年青的一代》、《霓虹灯下的哨兵》等也都引起关注。一些知名老作家还把精力放在历史剧的创作上,产生了郭沫若的《蔡文姬》、《武则天》,田汉的《关汉卿》、《文成公主》、曹禺的《胆剑篇》、《王昭君》等剧目。

《茶馆》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出。1957年老舍创作,用跳跃式的片段与写实主义手法的结合来展现北京近代生活的历史长卷,气势恢宏,内涵深刻,概括力强,发人深省,成为中国现代话剧史上的经典之作。
《红色风暴》中国青年艺术剧院演出。1958年由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创作,金山执笔。以中国现代史上波澜壮阔的京汉铁路工人“二七”大罢工为背景,将林祥谦、施洋等英雄先烈的形象塑造在舞台上,热情讴歌了中国工人附级的觉醒与革命斗争精神。
 

  《蔡文姬》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出。1959年郭沫若创作,在历史唯物主义创作观念的指导下,作者重新思考、认识和评价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从而赋予了“文姬归汉”故事以全新的诠释。全剧的舞台面貌大磅礴生动感人。

  《霓虹灯下的哨兵》
南京军区前线话剧团演出。1962年由沈西蒙等人创作,以解放军进驻刚解放的上海南京路繁华闹市为背景,表现当时新旧生活交替中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反映了时代精神,受到广泛欢迎。

新时期的迈进

  新时期话剧的新生,先是由拨乱反正的题材《于无声处》、《丹心谱》、《报春花》、《血,总是热的》、《枫叶红了的时候》、《灰色王国的黎明》和《陈毅市长》、《西安事变》、《彭大将军》等一系列作品引起轰动,继而成批的探索剧目涌现,如《特别信号》、《车站》、《野人》、《对十五桩离婚案的剖析》、《一个死者对生者的访问》、《屋外有热流》、《街上流行红裙子》、《挂在墙上的老B》、《红房间、黑房间、白房间》、《魔方》、《山祭》、《W.M,我们》等等,并出现了刘锦云创作的《狗儿爷涅槃》这样穿透历史时空和人的精神层面的力作。黄佐临、徐晓钟导演的写意话剧更引起人们的重视。

狗儿爷涅槃》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出。1986年刘锦云创作,全剧用写意性的手法,表现了一位中国传统农民在新的社会变革中所经受的深刻的精神磨励,他对土地和劳动的眷恋与他的狭隘保守交织在一起,成为他面对新生活的巨大深层心理障碍。剧作建立起反时空的叙述方式来使人物的心理外化,充分展示了人物的细微心理感受,在抒情诗般的氛围中体现出浓郁的哲理性。
《桑树坪纪事》中央戏剧学院演出。这是80年代后期写意话剧的一部力作。全剧的舞台处理在诗化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灯光、转台的效果,通过再现和表现手段的结合,把厚重的历史内容灵巧生动地展示在舞台上,并穿插以歌队和舞队的表演来强化剧场的写意气氛,给观众以深邃感和朦胧感,引人回味。

  
 《一个死者对生者的访问》
中央实验话剧院演出。1981年刘树纲创作,利用荒诞的编剧手法,大胆假设了一位死去的人对于还活着的人的访问,来揭示人世间的自私和冷漠,深情呼唤真情重返人间。剧中对于假定性手段的充分开掘和运用,是此剧取得很强戏剧性的原因。

  《陈毅市长》上海人民艺术剧院演出。1980年沙叶新创作,以新中国成立初期陈毅担任上海市长时期的生活为对象,从不同角度多方位地塑造了一位有血有肉的成功的无产阶级革命字形象,展示了作者对于历史与现实的思考。

新的期待

  90年代以后引起广泛注目的作品有《天边有一簇圣火》、《同船过渡》、《商鞅》、
《地质师》、《虎踞钟山》、《沧海争流》、《烟壶》等,过士行的《岛人》、《鱼人》、《棋人》三部曲和《坏话一条街》则以其独特个性受到关注。


《虎踞钟山》南京军区前线话剧团演出。1997年创作,在充分发挥舞台写实传统的基础上,有效调动喜剧手段,生动塑造了革命将领刘伯承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即预见到科技强军,并不计个人荣辱得失,为建设现代化呕心沥血的感人形象。

《沧海争流》福建省人民艺术剧院演出。周长赋90年代创作的历史剧,剧作有意忽略情节的连贯性,别开生面地从心灵对话的角度切入,深刻剖析了历史人物郑成功和施琅两个人的精神历程,展示出历史事件与个人精神之间的联系,收到奇特的效果。

《地质师》大庆石油管理局话剧团演出。杨利民以石油工业为题材而创作的力作,通过一个地质工作者家庭的窗口和3位同志的曲折爱情纠葛,折射出新中国地质战线上一代知识分子的无私奉献精神。此剧意蕴深刻而隽永,极富思想力与启示力。

《鸟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出。这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探索戏剧,它的新奇不在舞台形式的变化上,而在于运用完全写实的表现手法来展现一种现代内容的荒诞。剧作构思了这样一个故事:北京街头角落里一群现代闲人--所谓“鸟人”,受到某位归国心理分析医生的主动关注和治疗,于是发生了文化语言上的诸多龃龉。

《商鞅》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演出。是军旅作家姚远的历史剧作,以冷峻、奇崛的笔法探触历史隐微深处的奥秘,将历史人物独特的心灵历程与他日后的异举联系起来,同时剖析了一项政治举措能够掀起巨大人事波澜的原因,使其结局的产生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关闭窗口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