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反攻大陆终成梦,临时住所化为家

眷村并不是真正的村子,而是台湾当局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给军人家属安排的居住地,是时代的产物。1949年,大约120万来自大陆的国民党军人、军眷、流亡学生及企业家、公务员等,背井离乡随国民党政权迁往台湾,其中60万是军人。他们随即进驻台湾各大军事要地。因是逃难,许多人几乎没带什么钱,家属当然也没地方住。为了免除军人的后顾之忧,台当局动用从大陆带来的黄金对他们进行了有计划的安置,无法安置在营房或随军移动的眷属,就暂住在学校、寺庙、农舍或牛棚里。飘落异地的人们用茅草、竹子等作材料,混合砖块和水泥,搭建起了一个个临时的住所,“竹篱笆”也因此得名。

1949年国民党退守台湾旧照(图源:网络)

原本只是想着歇脚的暂住地,心中依然眷恋的是隔海相望的老家。年复一年,命运和他们开了一次次玩笑,眷村最终还是成了异乡的家。一甲子的岁月,台湾国民党军列管公有眷村达到了500多座。若包含非军有及混住(不包含违建),则总数有多达800多座眷村。

背井离乡的国民党军(图源:网络)

眷村的兴建是从1956年开始的。这一时期陆续兴建的眷村,称为早期眷村(老旧眷村)。当时由宋美龄发动“民间捐款”,以“捐赠”方式分配安置军眷居住。当时的住宅以平房为主。在接下来的10年中,平房式军眷住宅一共兴建了10期,共计38100栋,分布在台湾全省各地军事要塞中。

眷村旧照(图源:清华大学行知计划赴台湾考察团队)

眷村中的住房有着一定的等级,分为将校官的房舍与普通士兵房舍,两者在环境上有明显差别。眷村内设有学校,村外围有部队,并配有机枪碉堡,整个眷村俨如军事要塞,严格区分台湾本省人与外省人的来往,就像一个独立在台湾之外的小社会。

眷村人家门前悬挂“青天白日旗”(图源:清华大学行知计划赴台湾考察团队)

台湾的眷村大多建在台北、桃园、高雄等接近军事基地的地方,全部属于封闭状态。眷村里医院、商店、邮局、学校等公共设施齐备,所以眷村人没有大事,一般都不出村子,在这里形成了他们封闭的生活圈子。这种封闭状态也形成了眷村人非常排外的性格。每当碰到村中打群架的时候,那打架双方就一定是眷村人与台湾本土人。有时候是眷村人一同赶走来自村外的小偷和流氓,有时候是眷村人帮助受欺负的眷村人,与村外人大打出手,这样的情况多发生在学生之间。可以说,眷村的孩子大多都是在打架中度过童年的。不过,这种情况现在很少发生了。

人烟稀少的眷村(图源:网络)

眷村人以一种难民的心态到了台湾,当时本省人和外省人的比例接近于85%∶15%。在陌生环境的包围下,眷村人选择了自我偏爱,这种强烈的“外省人意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他们与本省人的融合。当时每个眷村只有一部对外联络的军用电话,全村与外界互通信息全靠它。另一方面,眷村内部又是不同地域文化的汇集处,这里的人们大多适应性很强。据说,当时眷村没有谁家是关着门的,都是前窗挨后院,一家出了事,大伙都会去帮忙。小朋友之间就更是如此,大家每天一起上下学,如果和本省同学打架,大伙都一起上,“团结、有情有义”也是眷村的特色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