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眷村第二代与眷村妈妈:离乡背井,难易家风

眷村第二代指的是四、五十年代出生在台湾的眷村孩子们,除了外省的的血统之外,也有和本省的联姻,总之对于眷村第二代来说,“国家”的概念对于他们的意义不如第一代来的强烈,没有颠簸迁徙的离乡背井经验,在一个大村落里呱呱落地的他们,最直接的印象就是在眷村生活的种种片段与一切点滴,相对于下课后必须帮忙务农的本省子弟,眷村的孩子们由于父母多半是在仓促中撤离来台,没有祖辈的东西可以继承,也不如一般农家有田地可以耕种,因此除了在眷村的新天地中玩耍之外,年级稍大的他们变得有很多时间可以自我安排,于是乎,有的孩子用这些时间来玩闹,而有的孩子则用这些时间来认真读书,这样,就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情况,两极化的未来。

眷村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图源:网络)

五六十年代,教育刚刚在台湾普及,在当时上大学还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更不用说好的大学,只要能够上榜都值得全村人放鞭炮庆祝一番。然而,眷村里的概念通常还是如旧中国那般:“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成绩成了出人头地的唯一标准,所以眷村里的孩子们通常被赋予比较高的期待。眷村出身的名人数不胜数,很多都是台湾或不可缺的中坚分子,这些在后文我们会专门提及。

眷村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图源:网络)

当然,对于读书比较差的孩子们,并不是自制比较差,而是天生遗传到军人那种团结奋斗,众志成城的信念,所以他们在崇尚行侠仗义的心态下,以村为单位或几个人为中心组成小团体,通常会向其他村落或者村外的本省人团体宣战。但绝不把外面的是非带进村里是他们的传统,这种感觉类似中国古代的门派或者帮会,而现在,这样的帮派绝大多数已经解散。

眷村一家人(图源:网络)

眷村妈妈可说是眷村组成分子中最辛苦的一环。不只要张罗一家大小的食、衣、住、行,还得锱铢必较的分配与安排爸爸们每个月固定发下来的粮饷;更有甚者,还必须改变信仰,就为了教堂中分配的奶油、面粉、牛奶等补给品。身为眷村中的女性,无论是随军撤退的外省籍官太太,抑或是来台后才嫁入这个大圈子的本省籍妻子,每天一大早就得起床张罗先生、孩子们的早点;之后就像一般的家庭,处理所有的家务,有机会就学点手艺,或是兼点副业,以贴补微薄的家用,只有在略微空闲之时,或是在繁忙的同时正好与左邻右舍接触,这才得以闲话家常一番,当然通常是只身奔走各处,直到深夜往往才得以喘息休憩。

旧时眷村住所(图源:网络)

眷村妈妈除了夜以继日的繁忙工作,操劳家务,照顾一家老小的生活起居之外,更要为身处于高危险工作环境的军官先生们多担一份心,弱势丈夫因公不幸伤残、重病或者殉职,之后的一家的生计都得由眷村妈妈全力承担。这种在穷困中的身心煎熬是旁人无法体会的。眷村妈妈们的勤俭与耐劳,为一家人求得温饱的坚毅刻苦,使得第二代的眷村子弟都懂得亲恩难忘,感恩他们含辛茹苦的拉拔与养育之恩,所以侍母至孝,奉亲必顺的事迹频传。(文字由清华大学行知计划赴台湾考察团队采访并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