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里的中秋
吃月饼过中秋,吃的是对美好生活的寄托和向往,过的是对传统文化的初心和坚守。中秋佳节,两全其美,才能让月饼创“馅”回归节俭健康的基点,让传统节日在现代复兴,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
2021-09-18 10:10:11
“月饼”一词正式出现在南宋吴自牧所著的《梦粱录》中,不过这种月饼和芙蓉饼、菊花饼、蟹肉包等众多点心一样,只是一种市井小吃,而且“四时皆有”。同时代的周密在《武林旧事》中提到,当时南宋都城临安有五十多种蒸食,而“月饼”也只是其中的一种。
2021-09-13 14:31:31
每到中秋时节,文人墨客以及达官贵族对月行礼,一起抬头望月,相互攀谈,有时又对月抒情。一年一度的这种做法逐渐扩散开来,平民百姓也深受影响,大家等到中秋之日,也对月祭拜,渐渐形成了一个固定的节日。
腾讯 2022-09-06 12:53:15
《2021中秋月饼大赏》,来了。
2021-09-10 15:15:45
中秋节又到团聚时,推荐几家适合中秋家宴的餐厅,有的可品味老少咸宜的官府湘菜,讲究精致;有的正赶上时令鲜菌菜单,鲜香滋润;有的可在露台赏月对酒,品鉴意境中餐;有的则在山水环绕之间,享受本地美味和养生下午茶。
2021-09-10 14:03:07
艺术作品里的中秋
几乎所有人,都是从文学作品首先认识苏轼的。但渐渐地,我们会发现这只是了解他的一个入口,也仅仅是构成他复杂魅力的一个方面。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中写道:“一提到苏东坡,中国人总是亲切而温暖地会心一笑。”这大概就是对苏东坡最好的诠释。我们都知道苏东坡被贬数次,最后来到了海南,在儋州度过了“吃货”的三年,但他的一生却是坎坷的,不是被贬,就是在去被贬之地的路上。在中秋佳节,众人团聚时,因为被贬,他却与亲人遥遥相望。在这过程中他的心境又是如何转变的?今天我们就透过他写过的中秋诗词,来了解一下他在这些字句中背后的故事。
南海网 2022-09-06 12:49:07
祭月是古代我国一些地方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二十四节气的“秋分”,是古老的“祭月节”,后演变成了以“家庭团圆”为主题的祭祀仪式。现存文献中,“中秋”一词最早见于汉代,成书于两汉之间的《周礼》中说,先秦时期已有“中秋夜迎寒”、“中秋献良裘”、“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
2021-09-16 10:39:48
中秋之际,想起苏轼著名的中秋词,禁不住问身在海外的自己:“今夕是何年?”这两年我无法回国看望父母,心中却时常吟诵:“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日日萦绕在我的心头。
2021-09-16 09:59:45
中秋节在历代文人墨客的描述中可谓流光溢彩,在诗词歌赋之外,读者还能从文学戏曲作品中觅得中秋踪迹。除了借古喻今、借月抒怀,其中更是涉及很多民俗风情的描述。
2021-09-10 17:57:49
​中秋祭月仪式是一种古老的祭祀礼仪,表达人们祈求月神降福人间的一种美好心愿。中国自古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农历八月十五是汉族传统的中秋节,少数民族祭月的活动内容除了与汉族的中秋节相似外,还有极富民族特色的一系列活动,比如壮族的祭月亮,所以也叫“祭月节”。
2021-09-07 15:10:01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