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军事 汽车 游戏 科技 旅游 经济 娱乐 投资 文化 守艺中华 佛教 红木 韩流 文史 军事APP 头条APP

注册登录

最新消息:

top

汉服的归来与出路

汉服去哪儿了

何谓汉服?顾名思义,汉服就是汉民族的传统服饰,她有着同样悠久而绚烂的历史。

汉服“始于黄帝,备于尧舜”,源自黄帝制冕服。定型于周朝,并通过汉朝依据四书五经形成完备的冠服体系。历经千年的发展,服制成熟,种类繁多。厚重沉稳的周制汉服、兼容并包的唐制汉服、清雅脱俗的宋制汉服……各个历史时期汉服都有着各自明显的特质。但万变不离其宗,交领右衽、宽衣广袖、系带隐扣和平面剪裁等,这些汉服最基本的元素一直被保留下来。直到清军入关,汉民族才失去自己传承千年的传统服饰。更多>>

古人穿错要被问责

对官员而言,官服有四季之分,比如汉代的朝服春季用青色,夏季用红色,秋季用白色,冬季用黑色等。后来颜色开始代表等级,比如唐代,三品以上官是紫色,然后到五品官是浅绯(红)色,七品官则是浅绿。对于平民,衣服更不能乱穿,否则就是“逾制”。更多>>

进击的汉服爱好者

揭秘神秘的汉服爱好者

时至今日,北京汉服协会的会员已经有300多名,全国的汉文化爱好者更是有10万人之多。他们有着自己的QQ群、微信群、贴吧。大家会在群里称彼此为“同袍”。更多>>

从大学到城市的文化招牌

网络催生的汉服运动虽然仍未被主流社会接纳,每每被视为cosplay爱好者的活动,但与之相关的知识界“国学、儒学复兴”日渐获得政治上的支持,对传统文化的“挖掘、阐发”已受到政府的鼓励。看上去,传统文化似乎迎来了1949年以来的最好的时光。更多>>

对汉服的质疑之声

中国服装结构:在汉服的表皮下

在虚幻的后现代网络世界里,大多数“推广汉服”的表述弥漫着激昂甚至不乏偏颇情绪。对于类似从服装开始恢复大汉民族尊严的主张,田沁鑫将之视为一种年轻人的热情和偏激。

田沁鑫说:“服装只是一个很小的局部,但是汉文化的传续走到今天,确实没有了任何特点。文化不是知识掌握而是活法,活法就不对,更不要谈什么礼仪了。”更多>>

“秀”风起云涌

汉服“秀”在内地轮番上演,让人目不暇接的同时也引发了“视觉疲劳”。倡导汉服文化,究竟是文化意识形态的觉醒,还是小资、白领们追求个性化的另类“作秀”?在传统文化悄然渗入百姓生活的今天,回归潮背后“形式主义”的影子若隐若现。更多>>

汉服云乎哉?

“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当今之世,我们穿西装,使用微软的电脑,开德国、美国和日本的汽车、喝咖啡,就不能做中国人了吗?更多>>

新中装,中国特色汉服?

如何造就新中装?

不仅要体现中国元素,彰显东道国的文化内涵,又要尊重和融入其他国家及民族的元素,让各国领导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更多>>

新中装展中国服饰文化精华

“中”代表的是中国的传统和文明。从款式上看,融合了中国历代经典款式。如立领对襟,明代就已出现,盛行于清;开襟,商代就已出现,盛行于唐宋;连肩袖,是中国最古老的服装结构。更多>>

有创新精神的中式服装皆可称新中装

“当时的目标是要拿出鲜明的民族元素,具有大国风范的当代服装,不是要回到古代,也不能抄袭和模仿一个朝代或一个地区的民族服装,设计的核心是寻找到文化基因、艺术符号,并提炼再创新。”

从中国传统服饰创新发展的角度看,新中装不单指这次APEC的服装,凡这个时代具有创新精神的中式服装都可以称为新中装。更多>>

沈从文和古代服饰那些事儿

古代服饰研究开山者

建国后,沈从文将晚年研究所得编写成一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文献价值,他因此被视为“中国古代章服文化事业的开山者”。更多>>

金缕玉衣最早发现人

1958年历博建馆时,沈先生在历博看到一堆带孔的小方玉片,据他推测这是汉代服饰的一种,应是金缕玉衣。这种葬服二十多年后真挖出来了。更多>>

写服饰专著是“试笔”

因为资料太多,翻检不便,沈从文就将一些资料袋钉在墙上,好找一些。工作起来废寝忘食,手边备一些饼干点心,饥时垫一垫。点心过期了也没有关系,吃上几片土霉素片,就不怕胃肠出毛病。

然而沈从文对于自己的研究十分谦虚,他说:“外面说我很快就要完成一个什么了不得的专书,服装书。那是没有具体知道这个事情,事实上这同我写小说一样,是试笔,一个试探性的工作。”更多>>

中国古代美女服饰都有哪几款?

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妇女如干宝《晋纪》和《晋书·五行志》说的衣着上俭而下丰(即上短小,下宽大),髻用假发相衬,见时代特征。因发髻过大过重,不能常戴,平时必搁置架上。更多>>

隋朝

隋统一中国后,文帝一朝社会生活比较简朴。从敦煌壁画贵族进香人,到青白釉墓葬女侍俑比较,衣着式样均相差不多。特征为小袖长裙,裙上系及胸。更多>>

唐朝

妇女花冠起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名称虽同,着法式样迥异。唐代花冠如一顶帽子套在头上,直到发际。《宫乐图》、《倦绣图》反映都极具体。更多>>

元朝

元代男女贵族衣上多着四合如意云肩,每年集中殿廷上万人举行“只孙宴”制作精丽只孙服上的云肩式样。更多>>

锦绣缘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

中国服饰研究,文字材料多,和具体问题差距大,纯粹由文字出发而作出的说明和图解,所得知识实难全面。如宋人作《三礼图》,就是一个好例。但由于官刻影响大,此后千年却容易讹谬相承。如和近年大量出土文物铜、玉、砖、石、木、漆、刻画一加比证,就可知这部门工作研究方法,或值得重新着手。更多>>

汉服活动知多少

别人家的传统服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