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品茗内涵多品茶更品“文化味儿”
轻捻茶叶,沸水冲泡,小口啜饮,雨花茶鲜醇的滋味弥漫开来,十分宁神。春节临近,忙碌了一年的人们终于得到安闲,走亲访友,互诉情感,分享收获,“年味儿”在温情问候中更加浓厚。这段时间,国家级非遗雨花茶制作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陈盛峰的茶盏格外湿润。“茶香抬手可辨、入口即得,茶里历史文脉的滋味却要用心体悟。”陈盛峰爱分享这种感受。
小小茶叶蕴功力
从2022年11月29日晚,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正式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那一刻起,陈盛峰的心绪久久不能平复。“能将雨花茶带上这样的历史性高度,是我一生的骄傲。”陈盛峰激动地说。
雨花茶状如松针、条紧形直、苗锋秀挺,冲泡后色泽翠绿、香气清幽、滋味甘醇,在绿茶中别具一格。能产出这种精品的制茶技艺自然十分高超,雨花茶制作技艺在承袭绿茶的传统炒制工艺基础上,手法更为精细,流程包括鲜叶采摘、拣剔、摊凉、杀青、揉捻、打毛火、整形、干燥、筛分等工序,更有独创的搓条抓条技法。
30年前,还在江苏省句容农业学校(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读书的陈盛峰因一本《中国茶经》迷上了茶文化。1994年毕业后,他来到中山陵园管理处,开始跟雨花茶打交道,深入茶园一线学习种植和养护茶树、采茶、向炒茶师傅学习技艺,陈盛峰很快就沉浸其中,选定了人生方向。
“早先时候跟前辈学习制茶,环境跟技术远没有现在好,条件比较艰苦。要想达到高水平,就得想尽法子练。其中一招就是关掉房间里的灯,将自己置于彻底的黑暗中,逼着自己将人体感官功能发挥到极致,最终达到分秒之间拿捏茶叶质感的程度。”陈盛峰告诉记者,只有历经如此精细严苛的制茶训练,才会生出永久的身体记忆,磨出最为敏锐的判断力,也才能将热爱转化成传承的无限力量。
你是否曾回忆起自己的学车经历,是否还记得那份“艰辛”。不过,别忙着感叹,或许古人在学车时也与我们有同样的心情。在“车如流水马如龙”的古代,古人同样需要学习驾车技术。那么,古人学车也需要去驾校吗?他们都需要学习哪些驾驶技术呢?
随着新春档电影《满江红》的热映,“秦桧”“岳飞”“宋金战争”等词条接连登上热搜。在电影《满江红》中,沈腾所饰演的张大与易烊千玺所饰演的孙均一行,通过周密的设置,成功挟持秦桧,逼使秦桧在全军阵前诵读岳飞之词《满江红》,并命全军复诵。
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历史悠久,战绩辉煌,特别是唐装对邻国有很大的影响。今天,当我们拂去历史的尘埃,重新抖搂出文物尘封的美丽时,依然能感受到充满活力的盛唐精神。
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月令》中说:“立,建始也。五行之气,往者过,来者续。于此而春木之气始至,故谓之立也。”这也意味着立春这一天,万物复苏,开始新一年的四季轮回。
中国古代叙事文学特别注重娱乐性,所以戏曲中总会有一个丑角专门逗乐,小说也多继承了这一特点,如《西游记》中的猪八戒、《金瓶梅》中的应伯爵就比较典型;有时也会稍加变形,虽非丑角,但总会带来笑料,《红楼梦》中的王熙凤便是一例。
“嫦娥奔月”是中国人家喻户晓的神话故事,提到月宫,就不能不想到玉兔,它同嫦娥一起,构成了中国月亮神话的核心元素。令古人神往的“天上仙境”里,仙女嫦娥总是与兔子相伴。这不禁令人疑惑:从何时起,兔子成了嫦娥定居月亮时的“专属宠物”?
俗话说:“五九六九,沿河看柳。”虽说现在已步入了“五九”,但秋裤仍不能随随便便离身,大家还是需要这一保暖御寒“法宝”。秋裤是怎么来的?古人也穿秋裤吗?让专家带着你一起了解一下“中国古代秋裤演变史”。
“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爱吃菜,蹦蹦跳跳真可爱……”伴随着耳熟能详的童谣,我们来到了农历癸卯兔年。相信在绝大多数人心目中,小兔子都是软萌可爱的形象——雪白的绒毛、胖乎乎的身躯,任谁见了都忍不住想摸一下。
我们人生中第一个有记忆的本命年,大抵是在十二岁,可能会第一次听到家里的长辈提醒我们:“今年可是你的本命年。”接着会备上红秋衣、红裤头、红袜子、红腰带、红手链等等,仿佛将要迎接一场成长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仪式。
在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认知中,具有祥瑞之意的“兔”可分为凡间之兔与神仙之兔,通常以毛发颜色来进行区分。常见的野生兔子多为黄灰色或褐色,有着纯白色毛发的兔子在古代十分罕见,所以常作为神话中的祥瑞之兔,出现在历代与兔有关的神话传说与艺术作品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