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周秋梅:传承织锦要耐得住性子

2017-12-18 10:00:00    中华网文化  参与评论()条

        Get Adobe Flash Player


周秋梅是保城镇番道村人,2008年入选海南省第一批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项目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见到她时,她正在村文化室门口清扫门前的台阶。因为已被提前告知我们会到访,所以见到我们后,她特意去换上了一身出自其手的黎族服饰,用腰织机现场演绎了一番织锦过程,为的就是能让我们能更为直观的了解黎族织锦。

文化室,是包括周秋梅在内的不少村中妇女的大本营,没有黎锦订单时,大家各自忙活着自家农活,有订单时,则会在周秋梅的组织下,来到文化室,织上一天的黎锦。

这个“组织者”身份来的不无原因,据周秋梅回忆,村中妇女们的黎锦手艺,大部分都出师于她,而她自己的手艺,则纯粹是小时候边偷看大人织锦,边在试验摸索中练就而得。

年少倾心

“七八岁的时候就想学。”或许是因为当时的玩具匮乏,抑或是女孩子的天性使然,儿时的周秋梅最喜欢的就是母亲的针线簸箩,里面的针头线脑、七零八碎,对周秋梅来说无异于一个万宝囊,闲来无事就端在眼前扒拉,只是这种求学欲,未能得到奶奶和妈妈的应允。 

彼时的黎锦,跟市场还没得半点关系,纯粹是各家妇人从长辈处习得的女红技艺,但似乎莫名中有什么讲究,自己长辈不教,想向邻家阿婆请教,更是会吃闭门羹。

不过,阿婆们也并未在意一个孩子对自己的“关注”,只是不曾料想这孩子竟如此用心,“他们扔掉的废布、断线,我都捡起来。为了学会布线、织新花样,我还试过把纸撕成细条,当成绵线编织,也尝试着把废布抽丝,搓成线来用。”

功夫不负有心人,14岁时,周秋梅已经能够织出各种传统的花纹,就连母亲都学不会的布线,她也靠自己的不断尝试,摸索出来。一幅幅黎锦织出来之后,除做服饰、装饰之外,并无他用,但织锦的爱好一直跟随着周秋梅长大成人再到为人父母。

自己的手艺能赚钱

1987年前后,周秋梅婆婆家的小姑子到深圳打工,当时,当地举办了一个征集五十六个民族特色文化展品的活动,作为黎族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黎锦被列入了展示名单。在小姑子的推荐下,周秋梅开始织黎锦,每月织3条,单幅150元,而彼时靠务农得来的收入年均最多也就两三百。“那时候才知道黎锦能赚钱”,不过这项收益只持续了两三年,“那边不定了,就停了。”

自此之后,与市场的再次接轨,则在十几年以后了。

2004年,保亭县筹备嬉水节,需要一批黎锦织品进行展示,在家门口边卖槟榔边织锦的周秋梅被县妇联的工作人员发现,而后给她下了一单“大生意”。

“数量太多了,我自己完不成,就找村里姐妹们一起织。” 只是别说设计图案,大部分人连布线都不会。通常情况下,都是周秋梅设计好图案后,再手把手教给大家如何布线、如何织锦,大家织坏了就排着队来找她修理。

到最后订单完成了,按数提成,被琐事占据了大部分时间的周秋梅反倒没“徒弟们”拿的多,大咧咧的周秋梅常拿此事调侃来找她帮忙的姐妹,“你们都找我,我都没钱赚啦!”玩笑开完,忙照帮,对她来说,大家能一起靠手艺赚钱,何乐而不为。

按照周秋梅回忆,0405年左右,在订单期里,村里妇女靠加班加点,每月能有1800元的收入。08年以后,政府订单开始逐年增多,依靠织锦,他们的年收入能到一两万。

但是除了政府订单,私企慕名来找,周秋梅都会婉言拒绝,原因是怕被骗。曾经有一家大型企业的负责人带着不少外国人找到周秋梅,想跟她谈一笔大买卖,“当时一共来了8辆小轿车,好多外国人,要跟我们订黎锦,长期合作那种。但是我说不行,我不懂怎么跟他们交谈。”到现在为止,她也只和政府“做买卖”,理由很简单,“政府值得信任”。

前些年,周秋梅担心自己的手艺“失传”,便严令女儿学织锦,年轻的90后女孩不愿意学,却也拗不过母亲,断断续续地竟也学会了这门手艺。“她说织锦太苦了,坐一天腰酸背痛,收入也不稳定,更愿意在外面打工,轻松自在。”女儿学会了织锦,周秋梅也就不再强求她从事这行,“我不是一定要她靠织锦赚钱,但是她必须要学会,只要会这门技艺就行了。”

不用赶单的时候,周秋梅每天都会织上一会黎锦,这项工作已然成了她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她不知道该如何阐述“传承”,只是每琢磨出新的图案或技巧,必会毫无保留的教给身边人,也会不辞劳苦的在周边几个地区奔波,去往各地的学校教授黎锦课程。用她的话说,能多教一个是一个,不管她以不以此为工作,至少多一个人会这门手艺。(文/段颖

(责任编辑:段颖 CC004)

相关报道: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