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文化新闻 > 正文

历史上那些走失的节日:三大节合并成为清明节(2)

2016-02-08 15:07:44  北京晨报    参与评论()人

此外如伏日、冬至等节气,伏日即入伏第一天,又称禳毒节,在秦汉时期是民间两大节之一,需聚饮歌舞,此节唐代在岭南仍很重要。冬至又称冬节,从周代到秦代,冬至曾作为一年之首,汉代冬至官方放假,官场互“拜冬”,唐宋时在此日祭天,南宋“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古人认为“冬至大如年”,但这显然与现代人生活节奏难以匹配。

说法太乱,影响传承

与正式节日相比,民间节日更易消失。

比如人日,即元月初七,传说是女娲造人之日,魏晋时极盛,妇女出门多佩戴一种名为“人胜”的头饰,近于今天的剪纸,但多用金箔制成,传说此节汉代已有,理由是东方朔《占书》中有“七日占人,八日占谷”说,但此书文字鄙俗,应为伪作,“人日”可能起于晋,唐后即衰。

再比如“燕九节”,即元月十九日,传说丘处机不愿为官,于此日自宫,故称“阉九”,此节清末在北京仍极盛,人们清晨在白云观附近寻找相貌清秀如女孩的男童,指为丘处机转世。

中元节(鬼节)和下元节则是1949年以后才衰微的,因包含烧法船、烧包裹等“封建迷信”活动。

民间节日欠缺规范,不利于长期传承,以财神为例,有端木赐、关公、赵公明、火神祝融、范蠡、管仲、白圭、比干、财帛星君、李诡祖、五路财神、天官大帝、刘海、和合二仙、沈万三、韩信等说法,祭祀时间各异,谁也说服不了谁。

传统节日不是“吃节”

传统节日此生彼灭,属正常现象,但清末社会日渐贫困化,节日走向单调,此后权力对社会干预能力空前增强,致传统节日数量不断减少,内容趋同,给人留下错误印象,似乎农耕民族的节日都是“吃节”。

传统节日内涵极其丰富,只是在相当时期,相关话题被列入禁忌,只有“吃”相对自由,使其主导了话语权。但事实上,春节吃饺子、十五吃元宵、端午吃粽子并非节日最主要内容。

对传统节日认识,应避免这样的误区:看到破坏后的结果,便以为它过去也如此,过分贬低,或抱定枯枝败叶,附会以过于新奇、拔高的解释,无来由地产生依赖情绪。

从历史上看,传统节日一直在消亡,但也在不断创造与再生,所以保护的作用有限,推陈出新更有价值。

唐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