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文化新闻 > 正文

春节返乡笔记刷爆朋友圈 故乡得了什么“病”?(2)

2016-02-19 08:42:53  华西都市报    参与评论()人

  人民日报:尴尬的是找不到更好替代

过年回农村老家,一个感觉越来越明显,除了麻将和打牌,很难将一年到头外出打拼、只在春节短暂归家的游子拢到一起。尴尬的是,这种“交际方式”,即便在亲朋好友之间也似乎找不到更好的替代方式。出现这种现象,微观上讲,是农村内部的经济权力发生了转移,年轻人更多成为家庭决策和社会交际的代表。从同一个地方走出去的人,相互间依然熟悉,情感眷恋还在,但大家最重要的资源不在村里,利益关联弱化了,心理距离拉大了,做事方式也不一样了。春节匆匆回乡找不到原来的感觉,只好采取打麻将等便于群体参与、能维持共同体形式,却缺少深入情感分享的交流方式。

如果说,以前的乡土社会是熟人社会,今天的农村用“半熟人社会”来形容可能更合适。如今,农村大量中青年外出务工经商,只在回乡、过年时短暂的互相凝眸,不仅在经济方面失去共振,也带来了沟通障碍,让达成集体共识的窗口期变得更短。

其实,不论城乡,无论社会朝哪个方向转型,都需要为人们的行动建立一些“可靠的路标”,重建一个共同的社会心理基础:规则和制度不只是向熟人允诺的,也预设了那些同在一片蓝天下陌生人的存在。

现象1原有的礼俗秩序在消逝

最先引爆话题的,莫过于网帖《上海女孩跟男友回农村过年,见第一顿饭后想分手》。帖子一出,便引爆了网友热议,故乡、乡村展现出不同的面貌,也为返乡客提供了抒发感慨的契机。把上海姑娘吓住的,可能不仅仅只是一顿饭,而是和这顿饭相配套的一切:破败的房屋,试图说普通话却露出蹩脚乡音的父母,无法忍受的卫生条件等等。

《财经》杂志的记者高胜科在返乡日记《一个病情加重的东北村庄》提到,“田园故乡不止是在生病,而是有关于忠孝道义的一切伦理气息”的消逝。文章提到一个细节:“2016年春节,在家里的老人们生不如死、正遭活罪之时,几个农家妇人在密谋着一场向外省远征的组团‘约炮’:通过微信,她们在陌生的群里与自称‘很有钱’的外地人夸夸其谈”。也正是因为这几句话,网络媒体在转载这篇稿件时修改了标题,《东北村妇谋划组团约炮》。这个有标题党嫌疑的标题,成功地抓住了受众的眼球,继而引发话题。

现象2

天价婚姻成家庭重担

在安徽淮北做了三年村官的祝文就提到,在农村,彩礼已经成了家庭重负。“在皖北,彩礼低于六万者很少,外加建房、酒席等一系列花销,娶亲的成本,大概不低于25万。”

家在安徽亳州的博士生张雪霖也提到了农村的天价婚姻,“两三年前我的堂弟和表弟结婚彩礼为10万到12万,今年的行情已经普遍涨到15万到16万。而最近家乡口耳相传的就是一个彩礼要20万的故事,家乡的父母们都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而现在女孩相亲找对象的标准,从过去兄弟多、家族大变成了现在的独子、有钱、父母年轻健在。

过去村民追求多子多福,兄弟多家族大,没人敢欺负,而现在变成“生两个儿子哭一场”。

媒体人程明盛在《被婚姻围困的乡村》一文中,也有相关的描述,“为一条出村路和通户路呼号多年的家乡,正在婚姻大路上铺张着,以金钱堆砌的婚姻墙,将贫寒之家阻挡在婚姻大门之外,将乡村围困成婚姻孤岛。”

现象3

网吧游戏成集体娱乐

网友@韦物主义就描述,三四线城镇中,娱乐设施匮乏,对于现在的青少年来说,麻将和KTV等娱乐方式对他们吸引力已经有限,但电子竞技游戏正成为10~20岁青少年的集体娱乐方式。这使得三四线城镇网吧体验越来越好。

此外,三四线城市的青年,其生活压力没有在一线城市工作的年轻人重,反而拥有更多可支配的资金。这种环境下,最开始爆发的是小城镇电商。

据阿里2014年报告显示,有的三四线城镇人均网购额度和次数是超越一线城市的,三四线城市也逐渐成为互联网消费的主力市场。 综合《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