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文化新闻 > 正文

门巴族女代表:传承民族文化重拾“乡音”

2016-03-11 18:37:46      参与评论()人

中新社北京3月11日电 题:门巴族女代表:传承民族文化重拾“乡音”

中新社记者 赵延

“门巴语都不会说,还是我们家的女儿吗?”虽是父母一句玩笑话,却让白玛曲珍心里五味杂陈。作为十二届全国人大唯一的门巴族代表,白玛曲珍今年把“乡音”带到了人民大会堂。

门巴族分布于中国西藏自治区东南部,人口约1万余人。门巴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文字。

“上小学以前,家里的对话,全部使用的是门巴语。”但随着白玛曲珍走出族人生活的家园,离开墨脱到市里念小学,去内地读大学,“乡音”渐渐被遗忘。

“能听懂却很难开口说”成了白玛曲珍及和她一样走出墨脱的门巴族朋友们,与父母沟通时最大的问题。

“加强传承保护‘乡音’,让我们无论身处何地,都能保留一份乡土的情怀。”白玛曲珍说。

2013年通往墨脱的公路贯通,随着与外界交流渐多,为了追求更舒适的生活环境,迁出墨脱的人数也在增长,下一代传承使用本民族语言的人却在减少。

“没有文字,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就很难传承下来。”白玛曲珍神色凝重地说。

今年,白玛曲珍提出了保护传承民族语言的建议。她建议在少数民族地区由教育部门牵头,在县级成立民族语言保护和发展的专门机构、扶持鼓励成立民间民族语言保护协会。“凝聚社会力量,再吸收能讲、能说当地少数民族语言的老人和志愿者作为主力,协力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

“文化部门调研整理相关文献记录,严格考证,统一编订关于传统民族语言推广方面的教材,再协调教育部门将此类教材纳入学校教学课程任务中,推广到学前教育、小学课程中,并开设语言类对话类的课程,营造学习的语言环境。”白玛曲珍设计出自己认为可行的一种教育模式。

白玛曲珍介绍,近年来,国家重视民族地区的文化保护,为能更好地挖掘、保护门巴族文化遗产,墨脱县在全县范围内收集门巴文化民俗物品及文物,加以保护。

工作人员还深入各乡镇村普查门巴风俗、神话传说和民间歌谣等,采访民间艺人将他们弥足珍贵的记忆,通过口述翻译记录下来,形成详实的文字材料。建立墨脱县门巴非物质文化遗产电子档案库、出版相关书籍等。

白玛曲珍表示,自己的建议或许不成熟,但是希望能够尽快制定出可行性保护措施,留住门巴族“乡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