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文化新闻 > 正文

陈忠实追悼会5月5日举行 文坛陕军失巨擘(2)

2016-04-30 02:31:29  北京青年报    参与评论()人

文坛追忆

高洪波(中国作协副主席)

为人质朴却具有浓浓的亲和力

跟陈忠实是很好的朋友,听到这个消息后十分难过,没想到他这么快就离开了。他为人质朴,像他生活的陕北土地一样厚重。相处起来,你会感觉到他具有浓浓的亲和力。他的去世,是中国文坛的重大损失,也是陕西文学界不可弥补的损失。

冯骥才(著名作家、中国文联副主席)

忠实骤去,我心垂泪

忠实骤然离去,文坛悲恸,读者哀伤。想起忠实苍哑的喉音,我心垂泪。忠实的成就代表着当代文学的高峰,为人纯正令人尊敬。然忠实的作品一定比他的生命长久,这正是所有作家最期待的。忠实自管潇洒而去,沉雄深厚的《白鹿原》必定永放光彩。

白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

曾陪陈忠实去银行领8万元稿费

太质朴的人了,一点没有架子。他来北京,我们就在街边的小饭馆喝酒吃刀削面,有时候甚至坐在马路旁边,他点起他从陕西带过来的国产雪茄,有点啤酒我们就聊起来了。第一次领《白鹿原》的稿费,还是我和他一起去的银行。当时是1993年,他收到稿费8万元。他跟我说一辈子没拿过这么多钱,让我和他一起去领。我陪他到农业银行,那时候没有百元纸币,十块钱一捆,八万块装了一书包。从银行出来我把他护送回宾馆。陈忠实是一个生活上非常简朴的人,看着始终像个农民,再多,像个生产队长,最多像个支部书记。到此为止,不会有人把他想象成更大的干部。

贾平凹(著名作家、陕西省作协主席)

他的去世是“陕军团”重大损失

老陈是一个很杰出的作家,为中国文学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的作品会长期存留于世的。对他的去世,我们确实很悲痛。这真的是中国文坛的一个损失。但是人也没办法,病了没办法。他的去世,对“陕军团”肯定是重大的损失,但是也没办法。唉……

高建群(陕西省作协副主席)

中国文坛的天空塌了一个角

今天早上,接到陈忠实先生去世的噩耗,很是震惊和痛苦。有一种中国文坛的天空塌了一个角的感觉。这种心情,只有在路遥和张贤亮去世时我才有。我记得路遥去世时,我写给他的话是:“物伤其类、不胜悲慽!先走为大、先走为神!”

雷达(著名文学评论家)

他曾发誓要写部垫棺材的作品

作家虽然走了,但令人欣慰的是他留下了一部经典杰出的作品,将比作家的生命更为长久!他曾发誓要写部垫棺材的作品,如今带上《白鹿原》可以安歇了。 文/本报记者 张知依 崔巍 本报综合

创作轶事

陈忠实1942年8月生于一个世代农耕的家庭。高考落第后,他先后做过乡村学校的民办教师、乡(公社)和区的干部,后又调入西安郊区文化馆,1982年冬天进入陕西省作协专业创作组。

1988年4月的某一天,陈忠实在西安东郊灞桥区西蒋家村的祖居小屋里,为《白鹿原》写下了第一行文字。开头,是用一个大笔记本放在膝盖上写,到1989年1月完成了约40万字的框架式的草稿。修改从1989年4月开始,到1992年1月29日(农历腊月二十五)完成。然后再阅改一遍,到3月下旬改定。历时近四年。

在《当代》发表时删去5万字

常振家是当年《白鹿原》在《当代》发表时的责任编辑之一。他回忆:看稿中大家担心的问题主要有两点:一是作者在性描写上有大胆突破,虽然大多数描写都相当精彩而且与思想内容和人物性格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但仍有一些性描写比较直露,弄不好会受到有关部门甚至社会的责难;二是作品中朱先生关于国共两党的政治斗争“翻鏊子”的说法及有关描写容易引起误读,甚至使人联想到作品的政治历史倾向。尽管有这些担心,但大家仍然坚定地认为,《白鹿原》是一部近年来罕见的优秀作品……在《当代》杂志同仁的共同努力之下,《白鹿原》终于面世了。经研究,刊物将分为两期发表,并决定由我和洪清波担任责任编辑发稿。发稿前要对作品进行必要的加工删节(删去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