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文化新闻 > 正文

四川昭觉发现最小恐龙足迹 首批足迹已被破坏(2)

2016-05-03 06:32:01  华西都市报    参与评论()人

马丁·洛克利教授认为,小龙足迹的再次发现,有着深刻的古地理学意义。在早白垩世,东亚的恐龙足迹,主要为细趾的小型兽脚类和多样化的鸟脚类,这些足迹显示出较强的地区性,比如小龙足迹目前只出现在东亚,其它地方却未曾发现,这可能与古地理因素有关。

成批成群 昭觉已发现六批足迹

其实,这并不是昭觉县第一次发现恐龙足迹。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昭觉县已经连续发现多处恐龙留下的“脚板印”。2013年,当地还发现了亚洲首例恐龙游泳足迹。华西都市报记者也曾随同专家,参加过多次在该县的考察。

这些恐龙足迹中,规模最大的,是三比罗嘎恐龙足迹群。长期关注当地恐龙足迹的昭觉县文管所所长俄比解放告诉记者,三比罗嘎恐龙足迹群,位于昭觉 县三河乡三比罗嘎的矿山上。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因采矿爆破,陡峭的岩壁上,陆续暴露出了一批批恐龙足迹,目前已发现了上千只。

就在不久前,在三比罗嘎矿区的一处岩石上,再次发现了大量恐龙足迹。俄比解放说,这是当地发现的第六批恐龙足迹群,在面积约400平方米的岩壁 上,共有上百个脚印,构成了两条行进路线。其中一条路线长约60米,为兽脚类恐龙足迹,单个恐龙脚印长25厘米,单步长96厘米;另一条路线长65米,是 蜥脚类恐龙脚印,与上条路线间距25米,单个脚印长35厘米、宽30厘米,单步长135厘米。

俄比解放将此处足迹群,命名为“F点”,此处与原来发现的“E点”足迹群连成了一片,加起来足迹数量约有1000个,一共有9条行进路线。这些恐龙足迹大小各异,有深有浅,行进路线也相互交织,十分有趣。

“龙印”保护困局

在昭觉文管所所长俄比解放看来,除去观念的问题,保护古龙足迹化石最现实的问题还在于当地财力有限,相关部门的重视程度不够。他一再强调,恐龙足迹一旦被破坏了,就不可能再生,到时候悔之晚矣。

警示信号 第一批恐龙足迹已被破坏

昭觉县最早发现的一批恐龙足迹,也在三比罗嘎矿区。而这批足迹,现已不复存在,这令俄比解放深感痛心。

俄比解放说,最早一批恐龙足迹发现在1991年9月,当地开铜矿爆破时,将山体震松,岩石滑落,从而暴露出了恐龙足迹。但当时无人认识,所以并未上报。直到2004年,才被确认为古生物足迹。

俄比解放的电脑中,还存放着这批足迹未被破坏时的照片。他说,足迹在采矿区东面的岩壁上,面积约1500平方米,上面有行进有序的蜥脚类恐龙行 走路线12条,足迹300多个,清晰可见。当时,县上还专门组织了人员进行考察。资料显示,有6条足迹线路是较大体积恐龙留下的:最大的单个脚印,长62厘米、宽60厘米,单步跨度长91厘米。

但是,随着矿山开采的继续,这批恐龙足迹,如今已被震垮、掩埋。俄比解放说,虽然目前其他恐龙足迹还保存完好,但因缺乏具体的保护措施,也面临着被破坏的危险。

观念分歧 该不该保护这些脚板印

昭觉县这些恐龙足迹,是否该得到保护?

作为文管所所长的俄比解放,一直是持有保护的态度,并为此奔走呼吁。俄比解放说,从目前发现的恐龙频繁往来的行迹信息可见,在中生代时期,昭觉 地区有各种恐龙在此生活。这些古生物遗迹,对古地理学、古气候学、古生物学、古生态环境学等研究提供了绝好资料。因此,昭觉恐龙足迹群的幸存与出现,实为 弥足珍贵,具有保护、研究和开发利用价值,对它的保护,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