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文化新闻 > 正文

梅葆玖先生告别仪式举行:春雨洗梨花 春光送先生(1)

2016-05-03 15:32:52  北京晚报    参与评论()人

  梅先生的夫人、家属及弟子最后送别梅先生。

昨日春雨洗礼梨花,今晨春光明媚送梅。3日上午,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京剧大师梅兰芳之子、京剧梅派艺术掌门人梅葆玖先生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举行。今天,在八宝山送别大厅没有哀乐,而是梅先生最喜爱的京剧《大唐贵妃》中的《梨花颂》的旋律久久回响。

88岁高龄的谭元寿,坐着轮椅,带着儿子谭孝曾和孙子谭正岩,祖孙三代都来了;中国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尚长荣,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北京人艺副院长濮存昕,京剧大师叶盛兰之子、当今叶派掌门叶少兰,著名表演艺术家刘长瑜、于魁智,以及雷恪生、田连元、李金斗、白燕升等各界文化名人,以及众多自发赶来的戏迷观众、普通百姓,都来送别梅先生最后一程。

今早六七点钟,梅先生的弟子们就都陆续来到了殡仪馆前,50余名弟子身穿黑衣,在殡仪馆入场口两侧肃穆站立,在《梨花颂》的音乐中接待前来送别梅先生的来宾们。

虽然从梅葆玖先生辞世至昨日,北京京剧院特设了七天灵堂接待社会各界吊唁,已经有数千人前去悼念梅先生,但今天上午的遗体告别仪式,仍然有数千人陆续来到现场,送别梅先生最后一程,其中有不少人,还是特地从海外和外地赶来,为了见梅先生最后一面。北京京剧院、国家京剧院、中国国戏曲学院也都集体组织前来送别梅先生。北京京剧院特意赶制的精美的梅葆玖纪念册很快就被赠光……殡仪馆门前排起了长队,国家京剧院一级演员宋小川等梨园名家,也都和普通戏迷们排在一起。宋小川说:“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戏曲界规模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遗体告别仪式了!”

记者跟随着长队,走进灵堂,只见梅葆玖先生静静躺在白色菊花簇拥当中,神色安详;一幅微笑端坐的巨大遗照悬挂在苍松翠柏背景当中,象征着梅派艺术万古长青;现场以梅葆玖先生生前最喜爱的《大唐贵妃》主题曲《梨花颂》动人的乐曲代替哀乐;梅葆玖夫人林丽源坐在轮椅上,和众家属一起在灵堂一侧,接待前来悼念的人们。北京京剧院院长李恩杰,陪伴梅葆玖先生16年的秘书和助手叶金援等人,也一直在现场迎来送往。前来悼念的人们,八人一排,在梅先生遗体前鞠躬致敬,有人默默念叨着“梅先生一路走好”,有人忍不住泣不成声,还有人直接跪倒在地深深叩头……

台湾第一位梅派传人魏海敏

跟恩师学到的不仅是艺术,还有艺德

从台湾赶来的魏海敏,从日本赶来的袁英明,在梅先生重病期间就都已经来到北京探望老师,今天又再一次千里迢迢赶来,送别恩师。

昨晚赶到北京的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魏海敏是台湾第一位梅派传人。上世纪80年代,魏海敏在香港看到了梅先生的表演,一时惊为天人,于是当时业已成名的魏海敏就萌生了投身梅派的念头。等到海峡两岸开始互通往来后,她便在第一时间来到北京,投入梅先生门下,举行了盛大的拜师礼。那是在1991年,国内戏剧界拜师学艺的传统还没有恢复,魏海敏由此成为梅葆玖先生收下的台湾第一个弟子。

魏海敏告诉记者,4月18日时,她曾经来北京看望过病中的恩师,“那个时候,老师还在昏迷当中,当时很怕老师受苦,后来证明,老师真的是一位很有福气的伟大的艺术家。他一直工作到病倒前的最后一天,面对广大群众演讲他所喜爱的京剧艺术,这给我们的冲击非常大,也给我们树立了典范。老师这一生没有白活,他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中国文化的代表。我拜师很早,1991年就拜在老师门下,跟老师相处的时间很长,和老师一起表演,也在一旁看老师的表演,学到了很多,不仅是艺术,还有艺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