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文化新闻 > 正文

驻印度使馆官员:侨胞应有“流离不失所”的骄傲

2016-06-01 10:10:42  中国侨网    参与评论()人

中国侨网6月1日电 据中国驻印度大使馆网站消息,近日,全印主要城市同期举办了帕西人的历史与生活展览,新德里的国家博物馆、英迪拉·甘地艺术中心和现代艺术博物馆均有不同主题的相关展览。

“帕西”是“波斯”的谐音,帕西人也就是波斯人。公元8世纪至10世纪,伴随新兴的阿拉伯帝国对波斯萨珊王朝的战争、占领以及伊斯兰化的宗教政策,一批笃信琐罗亚斯德教(在中国称为“祅教”)的波斯人离家出走,主要经海路进入印度的古吉拉特和孟买等地区,形成了聚落,遂在异域繁衍生息。

帕西人与中国关系密切,早年的琐罗亚斯德教徒除流亡印度,还有相当一部分前往中亚和中国,在唐朝的敦煌、天水、长安、洛阳等地安居乐业,成家做官,祅教寺庙的遗迹和史料至今尚存。祅教教义简洁明快,组织形式严密,有点秘密结社的味道,其与摩尼教、佛教、道教等融会贯通,形成了各种民间宗教流派,为宋元明清各种农民武装所用。中国人熟悉的尼采的哲学名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其中“查拉图斯特拉”就是“琐罗亚斯德”的另一种音译。

到了近代,帕西人随传教士、东印度公司和英国官员前往中国,广州、上海等地多有他们的身影。鸦片战争前林则徐在广州打交道的印英商人中,就有不少是帕西人。今天广州长洲岛上保存着帕西人的墓地。帕西裔人罗旭和曾是前香港立法局首席华人非官守议员,参与过省港大罢工的斡旋。

所以,在新德里的展览上,可以发现很多中国元素:帕西商人绘制的反映晚清官场和社会生活的各种油画,他们拿回来的精美中国工艺品,18世纪的花瓶上多为中式仕女和花鸟。还有大肚弥勒佛形象的储钱罐,居说重视储蓄的帕西人很喜欢这个东西,几乎每家都有一个。

帕西人的故事还有很多,颠沛流离却不失身心栖居之所,一颗颗种子在陌生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就同样生活在世界各地的中国移民而言,对帕西人的历史及其与中国的联结似乎关注得太少。尽管海外的中国人和印度的帕西人有很多的不同,但对自身文化的骄傲与坚守,以及在当地必要的变通、适应和腾达,却是可以互通互鉴的。(作者:刘劲松;系中国驻印度使馆临时代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