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文化新闻 > 正文

行业大佬称川菜“乱”传统经典正消失 支招破解(2)

2016-07-01 10:40:44  华西都市报    参与评论()人

成都收藏家袁泽忠收藏的上世纪60年代的《四川菜谱》。

产业现状

千亿产业无十亿级企业

尽管乱中有序前景光明,但不得不承认的是,乱是目前确实存在的问题,桎梏着川菜无法进一步突破。经过二十年的长足发展,现在四川的川菜馆已经从十几万家发展到了二十多万家,从几十个亿发展到了上千亿。但是与庞大的体量不相称的是,这其中却没有一家十亿量级的企业。刘长明说,去年他的大蓉和销售额4.3亿元,已经是成都市第一了。

要把体量做大,“走出去”是必经之路。刘长明对“走出去”从未动摇,但在这么多年“走出去”的历程中,橘生淮南的问题成为了最大阻碍。“我尝试了这么多年,现在的结论是:在外地开店,大本营不派厨师等于零。”刘长明说道,究其原因,还是“一个菜卖一辈子”的时代早已过去,川菜馆子要留住老客户、吸引新客户,最终做大做强离不开菜式不断融合创新,而这其实是对主厨的素质、创新能力的考验,是对川菜人才的要求。

陈天福则认为,川菜难以“走出去”的原因,还在于部分川菜菜式本身就并不适合海外市场的需求。在考察了多个海外市场后,陈天福认为国际主流饮食观念是“吃饱、吃好、不浪费”。“但是川菜重口味,配料多。比如水煮肉片就要使用大量配料,吃完了盆里还要剩不少配料。”陈天福说,在保留经典的同时,也应考虑在“走出去”前对菜式进行筛选。

6月29日,成都青华路,袁泽忠讲述《四川菜谱》的故事。

/观点

“解决人才问题,重塑工匠精神”

传承、创新,归根结底离不开“人”。“过去四川还有烹专,但是现在都升成本科变成旅游学院了,学生出来当管理人员多,真正当技术工人的很少。”刘长明说,这本质上还是因为缺乏工匠精神。很多人不愿意做一个有优秀的技术人才,因为吃苦这一关过不了。而基层能吃苦的人,没有机会学习。目前烹饪技工学校一年的学费和实习费加起来要两万多,到毕业三年的花费就要六七万,像偏远地区的农民工等能吃苦的人,基本没有可能接受这样的教育。

作为餐饮企业管理者的陈天福则表示,川菜产业人才在量上没有问题,但现在存在着年轻的从业者文化素质提升了、实际操作水平却下降了的问题。“很多专业院校毕业的学生,理论知识足够、文化素质高,这是好事。但川菜要真正走出去,就必须加强这些专业院校人才的实践经验。”陈天福说。

政府公办烹饪技工学校、降低学费……刘长明认为,这是解决川菜根本问题的措施。但他也坦言,这是一个可能需要很长时间、很多人共同参与才能完成的事业。

华西都市报记者赵雅儒摄影陈羽啸雷远东

成都收藏家珍藏

1961年的川菜谱

每个“失传”的菜品,都有一个“绝尘脱俗”的名字

什么才是传统川菜?在一本1961年的川菜谱中,或许能找到答案。

6月29日,华西都市报记者在成都草堂西市古玩城见到了四川收藏家袁泽忠。上世纪80年代,他在猛追湾花了120元买下了一套油印本《四川菜谱》,共5辑,收藏有共225道川菜。全是当时的名厨压箱底的绝活。

神仙鸭子、荷花绣球、牡丹鸡片、清汤荷花捲……翻看这本菜谱,就像探寻一部美食“秘籍”。遗憾的是,其中不少菜品已近乎失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