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文化新闻 > 正文

探访浙南平阳革命根据地:“红”区里生出“绿”色梦(2)

2016-07-02 14:40:02      参与评论()人

红色旅游如火如荼传承红色基因

江山多娇,林海苍茫。这片土地上,历史的硝烟早已远去,红色的记忆却历久弥新。峥嵘岁月在平阳留下了许多的感人故事,长期的革命斗争也在平阳留下了印记。

“革命先烈应该被缅怀,流血历史应当被铭记。”陈敏告诉记者,近年来,平阳十分注重对红色革命史料的挖掘和遗址风景区的保护,以红色景点改造为切入点,对革命旧址遗迹、纪念建筑等进行抢修保护,并修建了红军挺进师纪念园,扩建了原先的挺进师纪念碑系列景观。

“对于红色文化,我们十分珍重。”陈敏表示,希望通过整合旅游资源,能以景促情,吸引更多的人到红色景区聆听先辈的革命故事。

如今,浙南平阳革命根据地已经被列入国家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和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

地处平阳西部的山门镇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有着闽浙边抗日救亡干部学校旧址、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驻地、粟裕同志部分骨灰敬撒处等13个完整的革命遗址。一进入山门,随处便可见到带有红军名字的红军小学、红军桥、红军楼等,让人恍若穿越回了那个激情澎湃、战火纷飞的年代。

据平阳山门镇宣传委员王天雁介绍,1938年1月,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为了培养抗日救亡青年干部,在原山门小学里创办了闽浙边抗日救亡干部学校,由粟裕兼任校长。作为当时南方8省14个革命根据地唯一的抗日救亡干部学校,闽浙边抗日救亡干部学校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抗日青年干部。

“如今,在原山门小学的校园里,还完整地保留着一处旧址。”王天雁告诉记者,经过整修,现在原山门小学有一部分已被改为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陈列馆。

来到该陈列馆,展现在记者眼前的是红军挺进师在浙南活动的大量照片及实物。陈列馆门口上方,挂着原国防部长张爱萍手书的“闽浙边抗日救亡干部学校旧址”匾额。

65岁的张爱琴(化名),来自温州。她告诉记者,此次她特意带着10岁的孙子来到这里,让孩子追寻一下革命先烈的足迹,走走红军路,吃吃红军粮。

“红色旅游带动绿色旅游、蓝色旅游的发展,带动了南雁、南麂等地的旅游发展。”王天雁称,在旅游的带动下,山门农业在不断发展,茶叶、马蹄笋、葵花盘等成为畅销农产品,同时餐饮业、服务业也不断发展。

“吃一顿红军餐,唱一首红军歌曲,读一本红军书,听一堂红色历史课。”历史虽已远去,红色的精神伴随着红色的记忆却依旧深深存在于每个浙南人的心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