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文化新闻 > 正文

上海海派文化魔力:从商业都会到文化交流前沿(2)

2016-07-06 15:11:06  解放日报    参与评论()人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上海的这种包容气质自开埠以来便已经具备。上海是座移民城市,对于外来人口和外来文化从未有过强烈的排斥,反而是很容易吸收。上海从不排斥一切可以带来进步、变化、效益、时尚的外来东西,从器物到文化,无一不充实着上海的社会生活。上世纪90年代以后,上海的中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无论是规模、层次,还是深度都在不断发展,上海重新搭建了中外文化交流和融合的平台。

自1986年举办国际艺术节以来,上海设立的国际文化节近10种,电视、电影、服装文化、音乐、艺术博览、旅游等方面均有大规模的国际性交流活动。另外,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友好城市在上海举办国家文化周、城市文化周等活动,有效促进了异域文化在上海的交流和推广。目前,上海已经举办了德国文化周、法国文化周、澳大利亚文化周、墨西哥文化周、俄罗斯文化周、埃及文化周、土耳其文化周、伊朗文化周、阿拉木图文化周、复旦大学日本文化周、中俄妇女文化周、中德文化周、米兰上海文化周、上海马赛文化周等活动。

2010年,上海举办世博会。来自五大洲近200个国家和地区在上海布展,国内不少城市也在世博会场馆布展,数不胜数的中外游客前来旅游观光,上海作为中西文化交流交融的窗口作用得到极致发挥。日前正式运行的上海迪士尼乐园,在上海零距离地向国人展示,并且融入了相当多的中国元素,这是中美文化的又一次重要对接和互动。

从文化聚集地到辐射源

在逐渐成为东方商业巨埠的过程中,上海作为文化中心的地位也得以形成。这座城市长期以来不仅是“东方的巴黎”,而且是西方文化输入的中心和中国新闻出版业的中心。在这些综合因素的促进下,大众文化、高雅艺术、人文自然科学等空前活跃,学者、艺术家、小说家、影片制作人、报人、出版人纷至沓来,逐渐成为国内文化的聚焦之地。

民国以后,戏剧、电影、小说等形式的大众文化得到有力推动,谴责小说、言情小说、武侠小说等通俗文学风行上海,电影成为新的大众流行文化形式。上世纪20、30年代以后,上海的文学成就备受关注,堪称中国现代文学中心,不但是文学作品出版发行中心,而且也是文学创作中心。文学研究会上海分会、创造社、左联等文学团体和组织活跃在上海,引领着全国文学风气;鲁迅、茅盾、巴金、叶圣陶、丁玲、萧红、郁达夫、林语堂等齐集上海,彰显了上海的强大文化集聚功能。

21世纪的上海,尽管在文化中心的地位上不如民国时期,但它作为各种文化的聚集之地功能和地位并没有改变。现实证明,上海正在越来越多地扮演文化辐射之源的角色。

事实上,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上海就明确了成为具有国际影响的文化中心的长期战略目标,以及建成高水平的、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文化交流中心的近期目标。同时,有关方面还在城市公共文化场所和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等文化设施建设方面,都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进入上世纪90年代,上海在大规模文化设施建设、经营文化产业、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进一步获得了成果。上海蓬勃的都市文化,早已成为这座城市的活力和魅力所在。

从文化商业到文化事业

商业和文化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的,这在上海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得到很好的诠释。上世纪30、40年代,上海的文化产业规模相当大。当时,上海的出版社、电影院、戏院数量位居全国各大城市之首。

“一流的城市一流的经济,一流的城市一流的文化。”今天的上海,有着浓厚的商业氛围,同时文化事业得到长足发展。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发展,文化发展反过来促进经济繁荣,这是上海城市发展相互依托、同步进行的两条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