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文化新闻 > 正文

十月文学院开院 文学人有了“总部基地”(1)

2016-10-13 11:35:03  北京日报    参与评论()人

本报记者 路艳霞

“沈从文先生、老舍先生不会想到,有朝一日,北京也建文学院了。”昨天,作家刘庆邦在十月文学院开院仪式上的一席话感动了大家。他说,十月文学院的开办,有开创性,有历史性,应该载入北京文学的史册。

十月文学院位于永定门公园内的佑圣寺,绿树掩映下的院落古色古香,景象清幽。古朴、典雅的北京四合院与浓郁的文学气息融于一体,别有一番雅趣。该空间属迁移复建的古建筑,院落面积近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达600平方米。

六大空间

处处藏着文艺小清新

步入十月文学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门厅两翼中国现当代著名作家的黑白头像,40位作家分列两翼,他们凝视着这个世界,目光充满深意。

作家照片的排列无长幼之分、性别之分、级别高低之分,他们平等地聚集在一起,共同营造文学之家的氛围,老舍、曹禺、阮章竞、刘绍棠、莫言、巴金、贾平凹、沈从文、史铁生、叶广芩、杨绛……在这一刻变得更加亲切了。

北京出版集团董事长乔玢介绍说,十月文学院是北京出版集团开发激活旗下《十月》杂志社和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多年积累而形成的优质原创品牌资源、作家资源和内容资源,以政府引导、企业运作的方式,于2015年4月创办的。

位于佑圣寺的十月文学院本部进行了功能性划分,共计六个空间,每个空间都精巧、别致,自成一派天地。“十月讲堂”,可容纳50人左右,日常可举办讲座、论坛、研讨会等;“十月展厅”,是面向公众开放的展示空间,展陈现当代中国经典作家、翻译家、出版家的创作手稿、信札、书画、生平图像等,目前“文脉——十月文学回顾展”已经开幕;“十月客厅”,为中外作家、评论家、出版家等结识、交流,进行创意策划和版权交流合作的场所;“十月沙龙”,是文学创作者与出版专业人士进行学术研讨的场所;“十月笔会”,博古架、画案已摆放停当,作家们可在此舞文弄墨,尽享文人雅兴;“十月书坊”,是作家与读者零距离交流的场所,书架上已摆上毕淑敏、汪曾祺、顾城、任晓雯、阿列克谢耶维奇等中外作家的作品,有千本左右,供读者阅览。

作家居住地

谈的看的都很文学

十月文学院除了这个“总部基地”外,还有遍布在各地的作家居住地,作家马原激动地说:“建作家居住地这个思路是个伟大的开创!”

“十月作家居住地·布拉格”“十月作家居住地·拉萨”“十月作家居住地·李庄”“十月作家居住地·北京”“十月作家居住地·爱丁堡”“十月作家居住地·加德满都”,一大串的作家居住地已投入运营。十月文学院常务副院长熊耀冬说,作家们在这些居住地将生活一个月左右,他们并没有被规定要完成创作任务,但一定要自己买菜做饭,和当地人打成一片。

作家吴雨初、韩少功、马原,已从布拉格回到了各自家中,而作家余华此刻正在布拉格。吴雨初说,他在布拉格期间,感受到布拉格是一个故事发生地,“我到了不少地方,这里是卡夫卡上班的公司,那里是赫拉巴尔打工的地方,那个酒馆又是哈维尔常去的……到处都有故事。”更开心的是,他还和当地的友好人士有了深入交往。

在布拉格,作家们分别和一对华人夫妇共住在一套公寓里,日子过得很家常。韩少功说,他要自己熬粥、煮面,还会参加音乐会,去当地的电影制片厂、博物馆、学校,了解到不少书本上没有的历史掌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