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中华文化新闻 > 正文

千年孔学花开浙江衢州 习习儒风润泽万家(1)

2016-11-04 12:31:23      参与评论()人

中新网衢州11月4日电(记者 邵燕飞 见习记者 李倩倩 通讯员 蓝晨)“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浙西古城——衢州,声声论语萦绕耳畔,处处可感习习儒风。

古城衢州,有着1800多年的建城史,是闽浙赣皖四省边际交通枢纽地,素有“四省通衢、五路总头、东南阙里、南孔圣地”之美誉,是孔氏南宗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在浙江的历史文脉终年具有独特的优势。

在浙江这块物产丰富、人文荟萃的宝地上,孕育了众多的文化明珠。近几年,浙江省注重文化产业的发展,积极推动“文化走出去”。而拥有南孔文化的衢州也紧抓机遇让南孔文化在衢州大地上重焕生机。

“要让南孔文化重重落地,让儒学文化拥有自己的时代特色。”中国孔子基金会普及传播部副主任张华表示,要变“庙堂文化”为“大众文化”,让儒学正能量能在新时代延续下去。

衢州市地名文化研究会会长刘国庆也表示,要让衢州的南孔文化跨越时空,与现代社会和谐相处,做到“以文化人”。

祭孔大典。李倩倩 摄

千年沿袭 颂万世不替之曲

北有曲阜,南有衢州。衢州与儒学的结缘,源于800多年前的一场迁徙。

“至圣先师、万世师表”。2500年前,孔子周游列国,为中华大地留下了宝贵的思想、文化财富。孔子的出生地山东曲阜,也因此有了“东方圣地”之美誉。

孔子死后大约一千六百多年,金兵南侵、宋高宗赵构仓促南渡,孔子第48代裔孙、袭封“衍圣公”的孔端友,带着孔子和亓官夫人的一对楷木像,率领族人辞别曲阜故土南迁,最终被南宋朝廷赐家于衢州。

而孔端友的弟弟孔端操仍然留在曲阜,这便是孔氏南北两宗的开始。

公元1255年,宋理宗敕建衢州孔氏家庙,孔子后裔扎根此处繁衍生息,衢州逐渐成为了孔氏的第二大聚居地。

800多年的斗转星移、沧海桑田,衢州孔氏家庙也经过三迁三建,十余次修葺。2000年5月,衢州市人民政府主持复建的家庙西轴线和孔府竣工,南孔文化在新世纪的衢州大地上开出第一朵艳丽的鲜花。

时间转至2003年春,中国的经济发展迈入新的纪元,“饱食暖衣”之下,人们对于思想文化上的追求也越来越强烈。

面对公众的呼唤和期待,衢州着手恢复中断半个多世纪的祭孔大典,文礼肇兴,再传薪火。

孔子第75代嫡长孙、衢州孔氏南宗家庙管委会主任孔祥楷先生回忆,当时摆在众人面前的最大难题是“祭孔到底该怎么祭”、“仪式程序如何设置”,不少人认为应当以“古礼祭孔”。

“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既然祭祀时如同先师在,那我们作为参祭人,当然应以自己的真实身份参祭,否则‘祭如不祭’。”在孔祥楷先生的建议下,衢州祭孔大典定位“以当代人的方式纪念孔夫子”,改良过去程式化的复古仪式,结合时下生活和文化进行继承和创新,在庄严肃穆的祭祀氛围中,追寻人文精神的陶冶、优秀文化的传承以及民族精神的弘扬。

就这样,在2004年9月28日举办的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首次祭孔大典上,人们看到的不是华丽繁琐的佾舞,而是实现现代转化的祭孔——800多名身着现代服饰的教师学生,在虔诚地朗诵《论语》、齐唱《大同颂》,传统的太牢礼献“三牲”,也变成了献“五谷”和文房四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