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中华文化新闻 > 正文

内蒙古历时三年“抢救”多处元上都遗址罕见碑刻

2016-11-08 16:30:30      参与评论()人

中新网呼和浩特11月8日电 (记者 李爱平)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8日对外披露,该局历时三年抢救了多处元上都遗址罕见碑刻。

元上都遗址位于广袤的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草原,这里曾是世界历史上最大帝国元王朝的首都,也是蒙元文化的发祥地,忽必烈在此登基建立了元朝。2012年,元上都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内蒙古文物局副局长王大方介绍说,在中国国家文物局社会科学基金的资助下,内蒙古文物局历时三年除了对元上都遗址所发现的元代碑刻予以收录,还对元代文集中保存下来的与元上都有关的碑文,如《上都大龙光华严寺碑》、《上都翰林国史院题铭记》、《上都新军管军千户夹谷公墓志铭》等影印进行收录。

值得一提的是,在元上都遗址出土的一通阿拉伯文墓石上刻有“奉崇高的真主之名,真主赐福于真主的使者、穆斯林的埃米尔、至仁至善的挚友穆罕默德”等铭文。

“这通阿拉伯文墓石,反映了生活在上都地区穆斯林民众的信仰情况。关于元代穆斯林民众在蒙古草原生活的情况,《元史》等记载极少。”王大方认为,在元上都遗址“抢救”出的这一阿拉伯文墓石的价值意义非凡。

“此外在元上都遗址内外,从出土文物中可以见到多元文化的表现。”王大方说,这里出土有供祭祀的汉白玉蒙古人像;道教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陶雕像;儒学铜镇尺;中国象棋子等各种文物,对于研究元上都遗址有着重要价值。

据内蒙古文物局通报,三年中,当地文物局还对蒙元时期的回鹘式蒙古文、古叙利亚文、八思巴文、汉文碑刻等给予重点收集。目前以《草原金石录》六卷本的形式报中国国家文物局,被认为是蒙元史研究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