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中华文化新闻 > 正文

洛阳:“就地文物保护”助力打造城市文化新名片

2016-11-09 18:31:40      参与评论()人

中新网洛阳11月9日电 (邢翀)洛阳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记者9日跟随国家文物局赴洛调研时了解到,以就地原址保护为特色的文物保护模式,正在助力打造新的城市文化名片,以更好挖掘文物价值、服务公众。

洛阳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史家珍介绍,与西安多大规模的文物遗址不同,洛阳的文物体量小但密集度大。“洛阳文物如珍珠般散落,这有利于形成规模效应,我们要做的就是拂去‘珍珠’上的‘尘埃’,把文物和城市建设‘串联’起来。”

记者一行来到洛阳市第六中学,院内新建教学楼左侧于去年四月发掘出城墙遗址。结合文献记载及以往的考古工作,该遗址被认定为隋唐洛阳城宫城东墙的一部分。记者发现,遗址四周已经被护栏圈住,考古研究院也已派专人看守。

目前,洛阳文保部门已与洛阳六中达成一致,将在原址上修建展览馆。初步规划一层修建透明玻璃地板展厅,游客可近距离观看城墙遗迹;二层作为校史馆,展览学校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文物。建成后,不仅成为学校的历史教育场所,普通民众也可预约免费参观。

定鼎北路唐代砖瓦窑遗址 邢翀 摄

作为百年历史名校,洛阳六中对此十分欢迎。校长史林旭称,文物能够在学校得到保护和展示,这与学校教育理念相辅相成。“学生们生活学习在‘皇城根儿’,就会产生历史自豪感;对游客开放,也利于提升学校知名度。”

定鼎北路唐代砖瓦窑遗址规模宏大、布局有序,出土砖瓦体量大、制作精细,具有丰富的历史艺术价值。现场考古人员告诉记者,该遗址位于洛阳建材市场规划片区,由于担心影响利益,开发商曾一度抵制保护工程。史家珍说:“砖瓦窑遗址保护与修建建材市场并不矛盾,反而有益,比如出土文物的花纹可以应用于现代家居陶瓷装饰,游客多了也能为建材市场吸引客源。”最终双方达成一致,对保存最为完整的一组砖瓦窑进行原址保护性展示。

在洛阳,像这样的在建保护项目目前共有六个,建成后均采取所在地组织主管、文保部门监管的方式,并向公众开放。史家珍说,原址保护是让文物“活”起来的主要方式,实现文物保护与公众教育、文化旅游紧密结合。“如果公众、游客随处可见文物‘实物’,视觉冲击力和内心感染力显然更强”。

家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洛阳地处中州腹地,是古人认为的“天下之中”,是中华民族的流觞地,也是世界华人的精神故里。史家珍认为,随着人类文化旅游已进入重视学习、增长知识的“品味旅游”,洛阳文物保护新模式定能吸引更多游客尤其是海外华人前来一览风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