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中华文化新闻 > 正文

“北京人”曾开辟北京最早道路:京西路、京榆路(1)

2016-11-10 15:04:12    北京日报  参与评论()人

“要想富,先修路” ,是家喻户晓的至理名言。当我们尽享四通八达的交通所带来的福祉时,不能忘记那些早已消失在历史烟波深处的先祖。正是他们以难以想象的艰辛,开辟了最初的道路,令荒蛮的京畿,渐生王者之气,一个享誉世界的现代化都城最终喷薄而出。

“京西路”“京榆路”或许是北京地区最早的道路

几十万年前,“北京人”还是一群萌娃。没有文字,没有语言,但他们要喝水,要觅食,甚至要躲避猛兽的扑杀,只有走出洞穴才能生存。“北京人”是目前所知在北京地区居住最早的古人类,开辟道路“第一人”的使命就落在他们肩上。

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背靠太行山、面向大平原,气候温润,溪流潺潺。“北京人”从距今约69万年到23万年前,在这里生活了40万年。从遗址中发现的十多万件化石和石器中,可以得知当时“北京人”的活动范围已相当广泛,狩猎是每天必做的功课。不难想象,那时的道路在龙骨山地区,应是纵横交错。

蹊跷的是,20万年前“北京人”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不知去向,成为古人类留下的巨大谜团。1974年,考古学者爆出猛料:在今山西省阳高县与河北省阳原县交界处的许家窑,发现了10万年前的“许家窑人”。其头骨骨壁的厚度、牙齿粗大和嚼面复杂的程度都与“北京人”十分相似,只是脑容量略大。专家们确认,这是进化的“北京人”,是“北京人”后裔的一支。那个千古疑案终于有了谜底:“北京人”神秘消失后,有一支千里迢迢迁徙到许家窑。

从周口店到许家窑,直线距离为200公里,这对原始人类来说是个天文距离,更何况其间还横亘着难以计数的崇山峻岭和峡谷激流。“北京人”的平均寿命那时只有十几岁,也就是说这支迁徙大军竟是一支不谙世事的“童子军”!整个旅程是极为艰难和悲壮的。他们没有任何工具,披荆斩棘全靠双手,想必不少人会落入山涧或被激流冲走,想必会遭到疾病或猛兽的围剿……那是一条用鲜血和生命铺就的路,很可能是需要几代人才可能完成的伟业。是什么逼迫他们非迁出周口店不可,今人已无法得知。

那么,他们又是沿着怎样的线路,创造了这次不可思议的跋涉奇迹呢?后人作出这样的估测:从周口店出发,向东北到永定河,然后顺河道向北到今门头沟三家店,进入山区后沿永定河向西,穿过河北省,再沿桑干河谷向西北方向挺进,最终抵达今山西省许家窑盆地。聪颖的“北京人”始终沿着永定河和桑干河河谷西行,这无疑是一条最便捷又相对安全的道路。考古学家在桑干河流域还挖掘出了一些古动物化石,其中有不少动物在周口店发现过,也佐证了当年这里曾是“北京人”迁徙的通道。据说,古代的许家窑毗邻一片莫大的湖水,“北京人”不得不收住西进的脚步,栖居于此。

后人把“北京人”摸索出的这条通道称之为“京西路”,是迄今发现进出北京最早、也是最原始的道路之一。“京西路”打开了北京的西大门,几十万年来过客无数,为促进与西部和北部华夏各部族的交流,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两千多年前的东汉经学家刘熙,在他的经典之作《释名》中对“道路”有如下定义:“道者,蹈也;路者,露也。”其意是说,被人们踩踏、没有长出草而裸露在外的地方即为道路。而“北京人”那时所开辟出的道路,该是些“蹈而不露”的“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