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中华文化新闻 > 正文

安徽传统村落保护按下“快进键”

2016-11-17 22:01:46      参与评论()人

中新社安徽宣城11月17日电 题:安徽传统村落保护按下“快进键”

作者 张强

“古村落古民居保护利用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近年来,安徽通过实施国家文物保护样板工程和国保省保集中成片传统村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百村千幢、徽州古民居保护利用等工程,一大批传统村落特别是文物建筑得到有效保护。安徽传统村落保护已按下“快进键”,安徽省文物局局长何长风17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中国传统村落,指拥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的村落。记者从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获悉,随着现代化、城镇化、工业化的突飞猛进,自2000年至2010年,中国自然村由363万个锐减至271万个。

近日,住建部将1602个村落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至此,中国传统村落总数超过4100个。安徽省入围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总数达163个,主要分布在皖南及皖西地区。桃花潭村名列最新一批名录当中。

桃花潭位于安徽省宣城市泾县城西34公里的太平湖畔,“诗仙”李白曾在此留下诗歌12首。其中,千古绝唱“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让桃花潭享誉天下。

记者看到,桃花潭潭面宽阔,潭西岸层崖陡峭,怪石林立,而东岸则点缀着谪仙楼、中华第一祠(翟氏宗祠)、怀仙阁等众多人文景观。村中,岸边淘米洗衣的妇女、老街光滑的鹅卵石路、狭长弯曲的小巷、青瓦白墙的马头墙,宛如一幅水墨山水画。

近年来,当地政府对桃花潭旅游景区进行了保护式开发,桃花潭依旧保持着传统的自然人文风貌。从玩龙灯、唱大戏,到龙舟文化与端午文化,再到诗歌文化节,桃花潭现已成为旅游“热地”。

目前,随着桃花潭景区改造、桃花潭酒文化园、桃花潭文化艺术中心水墨艺术田园项目的落地建设,一条将历史文化底蕴和自然生态环境有机结合的新发展之路正在桃花潭镇逐渐铺开。

记者见到胡任友时,他正在路上边走边捡垃圾。胡任友告诉记者,“近年来随着景区的发展,我们村子是越变越漂亮了。在村里生活一辈子了,看不惯路上有一点垃圾,趁着出来散步顺便捡捡。好在来我们这的游客很自觉,不乱扔垃圾,也不乱刻乱画。”

几年前,胡任友抓住当地开发旅游所带来的商机,在自己祖屋开了一家土特产超市,空余的房间通过装修改造成了民宿。胡任友说,对于古村落的保护,不仅要让它“活下去”,更要“活起来”。“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惊喜,这下我们村子肯定会越来越好。”

何长风介绍,下一步,安徽将以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样板工程和国保省保集中成片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作为基础,全力推进古民居维修,部分现代民居徽派风格的恢复,村落布局及街巷、道路的恢复整治。实现传统村落的整体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与模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