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中华文化新闻 > 正文

鸟类化石中发现β角蛋白 远古物种有望恢复真实色彩

2016-11-22 19:51:39      参与评论()人

原标题:中美学者在古老鸟类化石中发现β角蛋白 远古物种有望恢复真实色彩

中新网南京11月22日电 (杨颜慈)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22日宣布:由中美多位学者组成的科研团队在一项最新研究中,首次在距今1.3亿年前的始孔子鸟化石羽毛中发现了β角蛋白。这一发现,为复原原始鸟类和带毛恐龙等远古生物的真实色彩,提供了新的依据。

当天,该项目研究成果在线刊登于国际顶级科学期刊《美国科学院院报》。

团队成员、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泮燕红博士表示,复原远古物种的真实色彩,包含很多方面的工作,其中一项就是确认化石中色素体的存在。

“对于化石表面附着的颜色,过去一直存在争议。有的说法是色素体,也有说法认为是微生物细菌。此次通过实验,我们确定了该化石羽毛中含有残留的β角蛋白,而这正是色素体存在的重要依据。”

泮燕红称,这项最新发现确定了化石色素体的存在,让真实复原古生物色彩迈出了重要一步。此后,通过色素体的排列方式和分布形式,相关领域的专家可进一步还原出远古物种的真实色彩。

据其介绍,此次研究的始孔子鸟化石,生活在距今1.3亿年前的早白垩世,以保存精美的羽毛而著称,是中国境内已知最古老的鸟类之一。该始孔子鸟类化石标本,收藏于山东天宇自然博物馆。

研究团队对采自该化石标本的8个羽毛样品,分别进行了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同时与现生鸡的羽毛在超微结构、生化反应、色素体元素能谱分析结果等方面进行了逐一对比,证实了在上述化石羽毛中确实含有残留的β角蛋白。

此外,对比以往化石中发现的β角蛋白,此次在始孔子鸟化石中的发现,足足把β角蛋白能够保存的时代往前推进了5000万年以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