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中华文化新闻 > 正文

北京副中心发掘战国至清代墓葬1092座、汉代城址1座(1)

2016-11-24 15:28:37    北京晚报  参与评论()人

今天上午,市政府新闻办、通州区政府与市文物局联合举办“北京城市副中心文物保护与考古新发现”新闻发布会,发布了一系列考古成果,揭开了通州城尘封的身世之谜。

今年2月26日至9月28日,为配合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建设,市文物局、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工程建设办公室责成市文物研究所对通州区潞城镇的胡各庄村、后北营村、古城村等地区展开了考古调查、勘探与发掘。数月来,文物部门不懈努力,发掘了1092座古墓、一座汉代古城,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考古成果。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部主任、学部委员刘庆柱指出:对这1092座从战国、汉代到清代墓葬的解读,将为多民族地区从思想上增加国家认同,举出历史范例。

千余古墓

纵贯战国汉代至清代

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上午介绍,为确保副中心建设工程前期的考古工作顺利进行,来自全国各地9家具有考古团体领队资质单位的2000余人,积极支援副中心考古发掘,共同完成了101.3万平方米的勘探任务。“勘探面积相当于142个足球场大小,还有4万平方米的发掘任务。”

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共发掘战国至清代墓葬1092座、汉代城址1座、汉唐窑址68座、灰坑8座、水井10口、道路1条。出土各类陶器、瓷器、釉陶器、铜器、铁器、铅器、料器、皮革器等文物4000余件(套)。对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墓葬、窑址、地层剖面共计60处遗迹进行整体迁移保护。

“考古发现的延绵连续的地层,既有自然堆积也有人为堆积,还有地震形成的断裂层。”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考古遗存为了解通州地区2000年来自然环境的变迁、人地关系提供了证据。此外,大量战国至汉代以来的墓葬形制多样,为研究北京战国晚期到汉代的考古学文化提供了珍贵资料。大量文物为探索北京东部地区汉代的社会文化面貌、经济发展状况、人口密度和分布、丧葬习俗等提供了证据。“这些考古资料证实,副中心所在区域至少自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就有大量人口居住,特别是东汉时期社会繁荣、人口众多。”

相关负责人还透露,本次在胡各庄村发掘出62座战国晚期至西汉瓮棺葬,“此前,瓮棺葬的发掘较为零散,这么大规模的发现,尤其是成人瓮棺的发现,还是第一次。”在本次发掘中,西汉墓葬发现了许多雕花砖,其纹样多种多样,包括回形纹、四神纹等六七种,“不同种类纹样同时出现在墓葬,这是很少见的。”

此外,在后北营村还出土了古人的技术工具——骨质算筹,这在此前仅少量出现于大葆台西汉墓,“而此次发掘出多达26支,保存得也十分完好。”本次发掘出土的布币中以南方货币居多,“北京是燕文化所在地,这种布币是南方人带来的,这就是文化交融的物证。”

文化遗存

见证多民族融合过程

市文物研究所所长白岩介绍,本次副中心的考古发现与天津、河北等地的同类遗存极为相似。京东、津西、冀中地区,自古以来文化面貌上呈现一体性。“这里是中原农耕民族和草原游牧民族不同民族间文化交流、碰撞、融合的区域,由此孕育了丰富多彩、极具特色的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部主任、学部委员刘庆柱也表示,本次发掘的1092座墓,年代从战国、汉代一直延续到辽金元明清,“辽是从大兴安岭来的,金是从黑龙江来的,清是从辽宁来的,都是周边少数民族,他们到这里留下了他们的文化,通过这次发掘我们可以看到他们是怎样融入中华民族文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