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中华文化新闻 > 正文

通讯:国家级“非遗”桂剧每场五元少人看 数十老人坚守盼传承

2016-11-27 15:59:21      参与评论()人

中新社柳州11月27日电 题:国家级“非遗”桂剧每场五元少人看 数十老人坚守盼传承

作者 朱柳融

一个铁皮棚子,距离公厕仅数米,昏暗的灯光、破旧的座椅……每周三至周五,一群平均年龄超过七旬的老人,都会在下午两点半准时上演他们自导自演的桂剧,门票仅五元(人民币,下同),而台下是和演员一样老的观众。这就是广西民间桂剧目前的状况。

位于广西柳州市广雅综合市场的文苑桂彩剧团,已有38年历史。11月中旬起,上演的是传统名剧《碧玉簪》改编的连续剧目。该剧讲述了明朝吏部尚书李廷甫将女儿秀英许配给文才出众的王玉林,夫妇二人遭人设计产生误会,最终和好的故事。

200平方米的剧场,一块布帘将观众席和化妆间隔开。化妆间里,脂粉味弥漫,桌椅、戏服、道具占据大多数空间,过道只能容一个人走过。75岁的剧团团长韦雪英在剧中饰演年轻力壮的男主角王玉林,中午12点半,她和演员们已经到化妆间准备。

一些演员的化妆品装在生锈的铁盒子里,他们凑着小小的圆镜,往爬满皱纹的脸涂抹上一层又一层的脂粉,褶皱仍清晰可见。剧目角色上到八十、下到十八都由他们出演。

下午两点半,演出准时开始,可坐百人的观众席仅坐着20多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演出时,当韦雪英尝试多次才将一张近一米高的桌子搬起来,一些观众发出了叹息声。

“我父亲也是一名桂剧演员,可以说我是梨园子弟,12岁我就进入柳州市桂剧团,登台表演。”表演结束后,韦雪英讲述着自己的演出经历,“桂剧流行时,曾一部剧演三个月仍场场爆满。”

据悉,桂剧作为广西地方特色剧种,自明末清初开始在岭南地区广为流行,深受广西民众喜爱。在上世纪50年代桂剧的黄金时期,桂剧名列中国十大地方剧种;2006年桂剧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随着时代的发展,桂剧和许多地方剧种一样,在传承与发展中遇到严峻挑战。民间乃至官方桂剧团迅速萎缩,无场地、缺人才、少资金让桂剧艺术举步维艰。

演了一辈子桂剧的韦雪英1996年退休后,进入文苑桂彩剧团并担任团长。“剧团里没有一个年轻人,大多都是原柳州市桂剧团退休的专业演员。”韦雪英介绍,“大家不为钱,就是为了传承桂剧走到一起。”

去年,门票由原来的3.5元涨至5元,主要用于场地租金和日常开支。“许多服装、道具、化妆品采买以及搬家等费用靠演员和观众出资。”韦雪英表示,38年来剧团搬过6次,数十名老观众“剧团到哪,他们到哪”。

官方的柳州市桂剧团早已并入柳州市艺术剧院,桂剧演员也所剩无几。“没有编制,待遇低,还有人认为做这行没有出头之日,怎么能招来人?”该艺术剧院副院长封奇敏表示,剧团人员青黄不接,只能排一些小剧目。

官方也意识到桂剧传承的危机,正在努力化解。封奇敏介绍,近年来,柳州市致力于桂剧剧目的收集、整理和改编,组织桂剧进校园。2010年起,当地开办“周末邀您看大戏”,免费向市民表演桂剧等戏剧。

2012年8月成立的广西戏剧院,从事壮剧、桂剧、彩调剧等戏剧的创作生产、演出、研究、教育、传承保护等工作。现代桂剧《刘胡兰》、新编历史桂剧《七步吟》等优秀剧目,近年接连涌现。

一直深藏于巷的文苑桂彩剧团,近日因一组图片受到许多年轻人的关注。柳州当地一位摄影师含笑拍摄了剧团的台前幕后,做成图片故事发在微博上,一时获得了百万阅读量和大量年轻人的转发。

27岁的关金媚在看到该条微博前,甚至没听过有桂剧这一剧种。“看了以后发现,唱的都是我熟悉的语言。”坐在剧场里的关金媚表示,以后有空会常来,还会叫更多的朋友来。

像关金媚这样到剧场看桂剧的年轻人日渐增多,甚至有人要拜师学艺。“最近有不少学生前来咨询,问我学习桂剧怎么收费。”韦雪英欣慰地说,“我说不收费,只要你们肯学就行。”

如今,含笑的图片故事影响还在持续。“一位网友将我拍摄的照片画成了漫画,还有外地网友想通过互联网远程学习,传承桂剧。”含笑表示,希望更多人持续关注和支持桂剧的发展,总有一天会从萧条走向繁荣。(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