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中华文化新闻 > 正文

电视纪录片走向世界的中国梦——闫东访谈录(4)

2016-12-01 10:05:28    人民网  参与评论()人

记者:这部片子的创作是中英双方共同合作、彼此融合的,对于跨国际、跨文化合作,难免会碰到制作理念、文化认同等方面的分歧与摩擦。作为制片人兼总导演,怎么面对?

闫东:面对孔子这样一位“至圣先师”,我们是小学生。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的摄制组是由中国和英国的创作人员共同组成的,合作过程就鲜明地体现了“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中方与外方的差异,体现在文化传统、社会价值、美学标准、历史评估等各个不同方面,但是大家的专业精神和对艺术品质的追求是一致的,传承儒学文化,开展中外交流的目标是一致的。无数次的越洋电话、会议和对话,终于在不断地交流、论辩、切磋、磨合中逐步取得一致,顺利完成拍摄制作任务。双方在合作中有更多的包容和接纳,就能创造出更为广泛的合作空间。

记者:孔子被尊为中国人的“万世师表”,但对西方国家的观众而言,却是抽象而遥远的。让外国观众了解他、认识他、崇敬他,您是如何做到的?

闫东:采访深入是我们的传家宝。摄制组的足迹遍布国内的各个省市,同时还有美国、英国等地。有关孔子的影视资料很多,但是我们仍然坚持去现场拍摄最鲜活的第一手素材。

我们采访了很多孔子的后人,比如从事家谱修订的七十七代孙孔德明,致力于儒学教育国际化的七十六代孙孔令涛等。采访了很多海外学者、国际知名的儒学大家,例如杜维明、安乐哲、黎瑞智等。另外,还采访了很有典型意义的普通人,例如北京四海孔子学校的师生,山东曲阜北东野村村民及2015年来自世界各地参加清明家祭的孔子后裔。

在表现手法方面,采用最本色的手法呈现。全片的结构分为“孔子其人”、“传奇”、“哲学”、“至圣先师”、“传承”、“当今”等几个不同单元。不追求文学上的由浅入深,浅入浅出,在白描般的质朴影像语言中,讲一些看似平淡而意义深远的生活小故事。例如在清明时节,全球各地的孔子后裔代表一同在孔林举行盛大的祭拜仪式。与此同时,曲阜一个普通的孔氏人家,三代人一起,带着瓜果茶糖来到孔林给他们逝去的亲人扫墓。同样的时间和地点,庄严肃穆的集体祭拜仪式与温暖轻松的家庭重聚交织出现。正是这些真实生动的段落告诉我们,孔子并不只是遥不可及的古代先贤,他依然鲜活地存在于中国人当下生活的方方面面。

同时,由英方导演来讲述孔子的故事,对我们来说,也是一次将熟悉的事物陌生化的过程。许多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细节,在西方人的视角看来,都是珍贵而有趣的人类学资料。比如高考前的学生来到孔庙祈求好运,这个行为在前采中就非常打动英方团队。追求更优质的教育是全人类共通的情感,中国的高中生在如此重要的考试之前来到孔庙,这正是孔子形象在文化习俗中的体现。这个故事在任何一个国家的观众看来,都是能够理解与认同的。

记者:表现孔子思想的《论语》,通篇皆是古汉语。对于古代汉语,当今很多中国人都不易理解,如何让外国人看得明白,并产生兴趣?

闫东:这是我们遇到的比较大的一个难题。对此,片中采用了较多的搬演手法。我统计了一下,搬演镜头大约有20分钟左右。虽然是搬演,我们也力争在演员形象、场景布置、情节发展,着装佩饰等各方面有充分的历史依据,使历史事件尽可能真实地再现。比如在拍摄孔子临终前这一幕时,负责再现拍摄的导演最初安排,扮演孔子的演员在哀叹完“哲人萎乎”后,就倒下以示离世。但英方导演在现场对照着司马迁所写的《孔子世家》,敏锐地发现原文为“后七日卒”,因此这么演不符合史实。他及时与再现导演沟通,纠正了演员的表演。片子播出后,很多观众一下子就记住了搬演中的人物与事件,看来这种方法是合适的,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