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中华文化新闻 > 正文

一个法国人的中国青铜器情结

2016-12-01 19:54:25      参与评论()人

中新社北京12月1日电 题:一个法国人的中国青铜器情结

中新社记者 马海燕

66岁的法国人戴克成带着他的新书《读懂中国青铜器》1日出现在北京保利秋拍预展现场。

戴克成自称“半个法国人,半个中国人”。祖父是法国有名的出版商,父亲研究佛教,戴本人在法国大学学习中文,后在台湾大学学习考古学和甲骨文,对青铜器感兴趣几乎是自然而然的事。

自上世纪80年代起,戴克成先后在伦敦和巴黎开设古董店,以经营高水准的青铜器闻名欧洲古董界。从学者到古董商,他说,古董商面对一个器物要迅速做出一个正确反应,既要有学者的知识,又要有商人的敏捷。

戴克成说,做这一行最重要的是信任。曾经有个藏家跟他很久,他知道对方对一件青铜器向往多年。后来,戴克成见到此物,告诉对方“我就在这件东西面前,但价钱非常贵”。在没有视频通讯的年代,对方只听了他一个电话,支票就转过来了。

作为法国前总统希拉克的挚友和东亚文化的宣讲者、保护者,戴克成曾多次获得法国政府授予的勋章,包括法国政府国家艺术文学骑士奖等。书的扉页写着“献给我的总统挚友”。

由于他在中国考古学、青铜器、金银器等方面的造诣,他参与了西安唐代新城长公主墓的挖掘,并与中国著名考古学家韩伟共著《中国古代金器》一书。在他担任法国全国古董商协会主席期间,首次将法国古董双年展带入亚洲人视野。

1993年,他向陕西历史博物馆捐献了一件辽代的半镂银盒。2015年,他将自己收藏的28件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初金饰捐赠给甘肃博物馆。被问及捐赠的缘由,他只说,和这两个博物馆的人是朋友,所以就捐了。这些朋友给过他很多帮助,让他看到很多最新考古成果,他愿意回馈这种友谊。

戴克成说,虽然中国的青铜器很古老,宋代开始就对青铜器有研究,但真正成体系的研究是从1928年对殷墟的考古发现开始,不幸的是由于抗战的爆发,研究热潮没有继续下去。直到1972年,中国社科院的研究重新开启了青铜器的深入研究。

在这本200来页的小册子中,戴克成从其青铜器收藏和交易30多年的实践经验出发,对青铜器的铸造工艺、器型、功能、花纹等方面进行阐述,展示历史悠久的青铜器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承意义,并且从收藏的直观经验入手,对历代铜器伪器进行探讨。书中所选青铜器大多数来自由其担任收藏顾问的欧洲玫茵堂收藏。

“现在的市场是欧洲人在卖,中国人在买。”戴克成说,市场高涨,欧洲很多老的藏品都在出来,被中国市场吸收,大家有机会看到许多前些年看不到的好东西。但他提醒,不管是收藏青铜器,还是其他艺术品,都要收藏最好的那件。

戴克成说,当一个艺术家在创造东西时,他在赋予这个东西生命力,仿品哪怕所有的细节都很像,它也没有生命力。“你必须因为喜欢才收藏,而不应该只想到投资,而且艺术投资也不一定会赚钱。”(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