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在我这里断了,以后我怎么到地下去见我师父啊!”当年学艺时,师父的一句话打动了蔡志伟,激励着他在日复一日枯燥的重复中前行。作为绒鸟(绒花)制作技艺第六代传承人,让这门有着300多年历史的老手艺如同作品般鲜活持久,是蔡志伟最大的希望。
▶历史
安上双腿
“纸板鸟”从平面“走”向立体
盛开的牡丹旁,一只五彩凤凰威风凛凛地站在石头上,纤长翎羽高高垂下,耀眼而夺目;火红的寒梅中,喜鹊一家三口彼此相望,翘首转头,仿佛述说着只属于它们的悄悄话;鲜嫩的白菜上,几只蝈蝈正各自挑选着“满意”的部位,仿佛下一秒就要张嘴大嚼……
花鸟草虫的造型洋溢着喜庆祥和,而摸上去绒绒的触感,更为它们增添了几许逼真。每每向人展示、介绍自己这些得意之作,蔡志伟眼中都会流露出掩饰不住的喜悦。自从14年前与绒鸟制作结缘,这门有着悠久历史的手艺活儿便牢牢牵绊住了他的心。
蔡志伟介绍,绒鸟的前身是绒花,起于隋唐盛于清朝。“据说唐朝有一位妃子额头上有个疤,为了遮丑而戴花。但到冬天没有鲜花了,聪明的宫女便用彩绸扎成花朵佩戴,慢慢发展成绒花、绢花。”
因绒花与“荣华”谐音,寓意荣华富贵,愈发受到人们欢迎。而事实上,“绒花”是比较宽泛的叫法,伴随发展,绒制饰品的题材多种多样,不仅限于花朵本身,还有很多说法。蔡志伟翻开自己手写的厚厚一本记录本,石榴、桃、蝙蝠……图样令人目不暇接,每一个都大有讲究。“石榴寓意子孙万代,桃象征着长寿,蝙蝠取‘带福还家’之意,百合则是‘百年好合’……小男孩戴葫芦,上面趴着蝎子、蜈蚣、蛇、蟾蜍、壁虎五种毒虫,叫‘五毒辟邪葫芦’,保佑他一年没病没灾。小女孩戴‘缯子’,上有菱角、樱桃、辣椒等等,保佑她一年有吃有喝,快快乐乐。”
到了1949年,艺人们又在绒花工艺基础上做出了绒鸟制品,从而将绒制品从饰品拓展到工艺品领域。但最早的绒鸟没有腿,只能粘在板子上欣赏,称为“纸板鸟”。后来老艺人夏文富无意间在一堆废铁丝中发现了一根形状特别像鸟腿的铁丝,琢磨出了铁丝缠绕法,为鸟儿“安”上了双腿,绒鸟便从平面“走”向了立体。
▶学艺
将近60年前的作品
现在看来依然那么有感染力
在从事绒花绒鸟制作的老艺人中,蔡志伟的师爷、生于1908年的张宝善是公认出类拔萃的一员。他从小随父辈学习绒制品,是这门手艺的第四代传人。后来进入北京绒鸟厂工作,被人们尊称为“绒鸟张”。
蔡志伟经常充满感情地凝视着一幅作品图片:公鸡挺胸昂首,母鸡慈爱温柔。旁边五只小鸡团团围绕,或等待母鸡哺育,或调皮相争玩闹。整个场景质朴灵动、生机勃勃。这是张宝善1957年去扬州传艺,偶然在江南水乡石桥畔看到的画面。那种自在天真的情态深深打动了他,回去之后张宝善便根据所见创作了《教五子》。“将近60年前的作品,现在看来依然那么有感染力。”蔡志伟语气中满是崇敬,“我第一次看到就被吸引了,这是传统手工艺的魅力。”
张宝善曾收过几位亲传弟子,其中二弟子高振兴也是原绒鸟厂的技术骨干。伴随改革开放,绒花绒鸟制品受到强大冲击,曾大量出口海外、每年创造数百万产值的绒鸟厂最终于上世纪90年代末倒闭,手工艺人们便从此流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