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2月12日电 2016年12月7日至10日,由广州话剧艺术中心创作、演出的两部名著话剧——莎士比亚的《麦克白》、汤显祖的《邯郸记》将同时亮相中国国家大剧院,带来为期四天的精彩演出。
今年是汤显祖、莎士比亚这两位东西方戏剧大师逝世400周年的纪念,世界各地都在以不同的方式来纪念大师的戏剧贡献及戏剧魅力。此次广州话剧艺术中心携自创的两部名著话剧进京演出,也正是为参加中国国家大剧院所举办的“纪念汤、莎逝世400周年”的展演活动。而广州话剧艺术中心更是作为唯一一个同时携莎士比亚、汤显祖两位大师作品演出的话剧院团而被邀请。同一个团队,创作一东一西、一悲一喜,风格迥异的两部名著,着实让人期待。
借由此次广话携两部名著进京演出的契机,2016年12月11日,由中国文化报主办的“在路上——广州话剧艺术中心坚持艺术审美品格及市场培育的十年探索研讨会”也随之在国家大剧院举行,罗锦鳞、陈薪伊、张和平、赵忱、喻荣军等戏剧界名家均出席了会议。会议主要介绍了广州话剧艺术中心十年来的发展历程以及所取得的成就,在总结过往的基础上,听取专家的相关意见及建议,共同探讨话剧中心今后的发展之路。
广州话剧艺术中心原广州市话剧团,2005年开始市场培育的探索,2009年转企改制后成为国有企业性质的文化单位,十年来坚持艺术审美品格及市场培育,现如今已经成为广州乃至整个广东地区的戏剧发展前沿阵地,成为独树一帜的南方戏剧品牌。会上,广州话剧艺术中心董事长王筱頔在介绍话剧中心及其十三号剧院十年发展的历程时强调:“用具有审美品格的戏剧作品滋养人的精神世界”广州话剧艺术中心坚持不懈的艺术追求。十年来,在这条艺术追求的指引下,广话人秉着沉着、自信的良好心态,通过常规不间断的各种类演出、建立会员制、确立“一年一名著”创作目标、举办“十三号剧院国际戏剧演出季”等一系列戏剧发展措施;结合项目评估制、项目制作人制、岗位激励机制等的内部科学管理方法,从而使广话历经十年蜕变,收获颇丰。2005年至2016年的十多年时间里,这里经历了剧场改建、制度变更、市场培育、创作交流、国际合作、海外演出等的一系列重大变革;从混乱低迷、探索求证,到坚定方向、开拓道路,用坚守戏剧的力量,度过了坚持演出——培育市场——拓展合作——品牌建设等不同的发展时期;直至今天,“十三号剧院”已然成为了广州戏剧文化的一张名片。十年间,广州话剧艺术中心创作了40台优秀剧目,近2000场演出,平均每年以4台新剧目的数量增长,相当于过去二十年的创作总量;演出不断扩大、观众不断增加、知名度不断上升,企业的营业收入也随之翻了23倍;相较于大部分地方院团的发展困状,广州话剧艺术中心蓬勃的生命力显得异常突出。
在谈及广州话剧艺术中心未来的发展之路时,广州话剧艺术中心董事长王筱頔指出:“上一个十年,我们从无到有,从培育市场到拥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周末剧场的概念深入人心,被其他兄弟院团借鉴、推广;从每场演出九成的成本投入到完成演出成本零投入的目标任务;从单一的中心剧目的创作运营到国内国际间的定期交流。每一阶段的工作成果都应该转化为实现下一个发展目标的动力和有力的基础保证。我们有充分的理由骄傲自豪,但是如果我们把目光放远一些,让心胸再开阔一些,就会发现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沾沾自喜于目前的些许成就,满足于眼前。否则下一个十年,我们就会从一个伟大的开拓进取者沦落为一个平庸的暴发户!”而如何以灵敏的市场触觉,提高市场宣传、推广营销的周密灵动、机智多变;如何以更科学、严谨的精神协同合作,推动中心各个层面的发展;如何以国家级院团的标准要求自己,将广州话剧艺术中心带入新的发展时期,建设与国际接轨的国内一流戏剧院团;这些则成为此次研讨会上,广州话剧艺术中心与戏剧名家们要相互探讨、研究的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