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兰州12月14日电 (记者 冯志军)经过20多年连续观测、研究、试验和实践,长期受风沙侵扰的敦煌莫高窟,不仅摆脱了长期窟顶“下沙”的困境,还通过一系列科技治沙项目,使进入窟区的积沙量减少了85%以上。
甘肃省文物局14日披露,这项“敦煌莫高窟风沙灾害预防性保护体系构建与示范”项目由敦煌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和美国盖蒂保护所合作完成。该项目于近日获得了由中国博物馆协会和中国文物报社主办的“十二五”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创新奖二等奖。
“风沙对莫高窟的危害可以追溯到五代时期,有清沙功德碑为证”,“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游客必须头顶着‘大檐帽’入窟参观,否则头发里会钻满沙子”,“天天扫沙子是工作分内事”……与一些学者的记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近年不仅鲜见“天天扫沙子”的景象,“风轻云淡”渐成当地常态。
风沙灾害一直是敦煌莫高窟保护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敦煌研究院14日表示,经过几代人不懈努力,并与国内外相关机构大力合作,莫高窟沙害已降低到今天“力所能及”的一个水平。
“我们对莫高窟环境治理的核心,就是营造适宜文物保护的外部环境。”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所负责人汪万福此前表示,莫高窟地处中国八大沙漠之一的库姆塔格沙漠东南缘和鸣沙山东麓,又因其独特的风沙运动规律,较一般沙漠区更具危害性,已严重影响文化遗产的保护。
上述项目厘清了莫高窟地区风沙运动规律和沙源供给;研发了戈壁风沙危害防治新技术——地表人工砾石铺压技术;构建了一个以固为主,固、阻、输、导相结合的风沙灾害综合防护体系。
甘肃省文物局表示,该项目的实施,有效减轻了风沙尘对石窟围岩及壁画彩塑的损害,为干旱区生态恢复、文化遗产地的预防性保护和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