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中华文化新闻 > 正文

演出市场寒冬危险机遇并存 一众新戏赶末班车而来(1)

2016-12-20 14:11:24    北京晨报  参与评论()人

眼看2016年将要过去,一大波新戏赶着最后的末班车而来,国家话剧院上周末接连演出了两部小剧场新作《爆米花》和《罗刹国》之后,年底的重头戏——孟京辉的《临川四梦》将要上演,此外一年一度的麻花新戏《莎士比亚别生气》也成为岁末年初整整一年都在“致敬莎士比亚”诸多作品中最为有新意和有态度的一部。田沁鑫导演的《聆听弘一》刚刚已经在上海首演,马上也将移师北京,已经连续四年在保利剧院改造剧场上演的赖声川导演《如梦之梦》如期而至,这一拨儿新戏大戏的登场终于让一潭死水的2016戏剧舞台泛起一片涟漪。

国有院团吃老本

这里说的“吃老本”并不是一个贬义词,有老本可吃,而且吃得很香其实并不比做原创大戏容易,有些院团做一个戏扔一个戏,这何尝不是浪费。和很多国外知名的艺术院团一样,我们的两大国有院团——北京人艺和国家话剧院都有很多经典保留剧目,随着艺术家年龄的增大,很多戏的传承虽然存在难度但也必须去面对。

今年人艺的舞台上,《天下第一楼》、《小井胡同》等剧目已经都是年轻一代的新鲜面孔。再过几年,人艺的看家戏《茶馆》也将面临着传承的问题,还有《窝头会馆》、《喜剧的忧伤》、《龙须沟》等不少经典剧目也都有这样的潜在的危机。今年北京人艺唯一的新戏是任鸣导演的《玩家》,这部戏上演时一票难求,口碑却分为两极,剧本打磨十年但仍有先天不足的感觉,结尾莫名其妙,打假的主题刻意而牵强。

国家话剧院年初的开年大戏《杜甫》口碑不尽如人意,编导演都存有不足,刘佩琦主演的杜甫与人们从诗词中认识的杜甫相差甚远,如果说濮存昕塑造的《李白》能激发观众的想象去寻找昔日大诗人的影子的话,这部《杜甫》则完全不能服众。年末上演的小剧场戏剧《爆米花》是外国获奖剧本改编的作品,编导在改编上下的工夫还不够,导致整个演出看起来不接地气儿。另一部《罗刹国》则是由三拓旗剧社的创始人赵淼导演,他用他最擅长的肢体语言完成了原著寓言式的剧情,让观众看得津津有味,而剧中面具的运用灵活多变,戏曲演员的身段丰富有趣,只是和编剧黄维若的剧本出入很大。

民营剧团树品牌

在众多民营剧团中,有几家民营剧团从成立之初就定位特别清晰。比如麻花,无论是他们现在从舞台剧延伸的网剧,或者是两部大电影,都承袭着他们一贯的主打幽默无厘头、结尾回暖温馨感人的“麻花”风格。而最为难得的是今年“麻花”电影《驴得水》完完全全一部不足千万的小成本制作,却赢得豆瓣高达8.5评分,口碑作用发酵成两亿票房,也算是今年电影界以小搏大的一个典型成功案例。

今年年末贺岁档期推出的新戏《莎士比亚别生气》刚刚在世纪剧院开票,60场演出票就已经所剩无几,这样的成绩在今年的话剧市场绝无仅有。也说明了“麻花”品牌在观众中的认知度。今年是纪念莎士比亚去世四百周年,如果看全这一年和莎士比亚相关的剧目大概不下百台,但麻花的《莎士比亚别生气》另辟蹊径,成为众多莎翁戏中最让人记住的一部。他们打出的口号是“一样的莎士比亚、不一样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并自诩“致敬大师泥石流”。整个舞台剧运用的“戏中戏”的结构看似常见,却并不刻意。音响师一边大口喝酒一边则玩着即兴音效,导演跳上舞台、配角纷纷抢戏,还有父女二人在观众席与舞台间自由穿梭,“麻花”年度大戏带领观众玩得足够爽。导演吴昱翰表示,“以前观众总是听我们讲故事,看演员的表演,这个戏则是想引导观众站在我们戏剧人的视角去看一场演出。”同严谨的照搬经典相比,该剧以“麻花”更为擅长的大胆随性颠覆性地解构了莎翁,剧中不少桥段让人捧腹叫绝,整个戏剧结构严谨,改变了“麻花”早期靠二人转段子串烧的做法,有更多资本进入,让“麻花人”在创作上找到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也会吸引更多的观众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