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中华文化新闻 > 正文

王津:“故宫男神”的“钟”情(1)

2017-01-10 10:43:58    北京日报  参与评论()人

《我在故宫修文物》热播后,气度儒雅的钟表修复师王津被网友“晋封”为“故宫男神”。

冬日午后,阳光泼洒下来,王津逆光坐在一间可以容纳好几十人的会议室里等着被采访,五官被打磨得更显模糊儒雅。约定的时间是下午两点,王津提前一刻钟就到了。他站起来,把记者一一迎进来,待众人落座后,才自己坐下,淡淡地笑着解释:“正搬家呢,小屋里工具、文物全都打着包,实在不方便请各位过去,所以在这儿借了个会议室。”

会议室的墙上,挂着一个圆形的钟,不紧不慢地转着,王津不时抬头看一眼,时间、钟表已经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他生活的一部分。

1. 不独光阴朝复暮

王津,红了,在年过半百的时候。外人都说,他红的原因是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火了。他不太认同,他把自己的意外走红归结为:“打动观众的是文物”。

这就是王津,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钟表室的修复师。他自己就像是一块精密的机械钟,无论外界如何,自己永恒地维持着嘀嗒嘀嗒的节奏,不急不躁,不慌不忙。

2013年,王津就曾经上过电视,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等等全都露了脸儿。那会儿,他坐在文物背后,偶尔点评解释一两句,全神贯注地注视着他手里的时光。

当时,一位男性观众徒手击碎了故宫大殿的一块玻璃窗,导致临窗陈设的一座钟表跌落受损。

受损的玻璃窗属于故宫内西路开放区的翊坤宫正殿原状展室。这座宫殿建成于明永乐十五年,原名万安宫,明嘉靖时改称翊坤宫,是明清两代后妃居住的地方。清代慈禧太后住储秀宫时,每逢重大节日,都要在这里接受妃嫔们的朝拜。慈禧五十寿辰时,也曾在此接受大臣们的祝贺。如今,这座宫殿保持着清末原状陈列,向观众开放。但更多人熟悉这座宫殿,是因为一部《甄嬛传》,华妃娘娘的寝宫就假设在翊坤宫里。

“华妃娘娘的钟”被第一时间送到王津手里修复。故宫还特意组织了一次集中采访,十多位记者一拥而入,王津不时提醒:“各位,稍微留神,尤其是背双肩包的。屋里窄,桌上东西多。”

安顿好了长枪短炮,王津端坐在文物后边,慢条斯理儿地说:“这次被损文物叫铜镀金转花水法人打钟,是清宫旧藏,18世纪英国制造。其底部内置机芯,正面有三组料石转花。底部上方四角亦安设转花。文物中部为三株棕榈树及水法装置。棕榈树托起上方的圆形时钟,钟上立一敲钟人,与钟表机芯联动,可报时。该文物按照国家文物评定标准,为二级文物。”

全程没打磕巴,没有废话,干脆利索。

他偶尔用手轻指文物,点到即止,仿佛手下不是冷冰冰的金属件,而是一朵娇嫩的花苞。

此时,桌上文物的真实状态,用伤痕累累形容,毫不夸张——原本的防尘罩已经全部散架,直立钟体上部“扭伤”,万幸的是最娇气的白色表盘完好无损,但表蒙子脱落了,齿轮仍然可以运转。

“修得好么?”

王津胸有成竹:“受损的玻璃件儿,宫内仍有原料备用,修复不成问题。”

那会儿王津还没火,所有镜头都对准了他面前的钟。这位儒雅的钟表修复师坐在钟后,丝毫没有关注到镜头,耐心地讲解着往事:这款钟表是英国特别为中国打造的,不仅制作工艺中融汇了东方宝石镶嵌技艺,而且出厂就是两座。“西方制作钟表多是一座,只有东方讲究‘好事成双’。”

如今,王津再出现在镜头里,依然愿意将文物放在前面。他很满意自己的设定——最佳男配角,发挥出钟表的最佳演技才算是他的本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