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文化新闻 > 正文

家风家训雏形起源于原始社会氏族大家庭(1)

2016-05-03 18:05:22  北京日报    参与评论()人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重视亲情,注重家教、家风的养成和传承。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长期以来形成的能影响家庭成员精神、品德及行为的传统风尚,世代相传,绵延不绝,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灵魂的延续。

1 家风随家族产生逐渐形成

家风,是农耕文化的产物,源于古代乡土亲缘社会。从那时起,家族成为构成社会的细胞,家风不仅是一些具体的条文规定,更成为家族的精神“图腾”。

家风家训的雏形起源于原始社会的氏族大家庭。氏族的族长负责氏族家庭成员的生产和生活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并通过对家庭成员进行传统习俗的训练来巩固家长的统治。宗族制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保持着氏族的遗风,在这一时期,个体家庭开始出现,但它们没有从宗族系统中游离出来,而是依附和隶属于宗族。宗族作为血缘共同体,不但有共同的宗庙、宗邑、墓地,而且有共同的财产。

《礼记·祭统》中说:“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尊祖祭祀活动能够强化同宗族成员之间的血缘伦理关系,以便形成同姓同德、同德同心、同心同志的社会群体心理和观念,维护宗族制,共同保卫宗族的整体利益。这一时期尽管存在个体家庭,但这些个体家庭的家长对家庭成员的教育,是与整个宗族家长实施的教育一致的,一个宗族的家风家训是统一的。

这一时期和家风培育有关的名人当属伊尹。《墨子·尚贤》说:“伊尹为有莘氏女师仆。”伊尹是我国古代第一个见之于甲骨文记载的教师,他当了商汤的老师,同时兼任汤王子弟的师保,也就是王家的家庭教师。伊尹认为人的性格、品质是在日常生活行为习惯中培养形成的,所以他十分强调“慎终于始”,也就是说教育要及早进行,并且要有始终如一的持续性,一刻也不能放松。他把王家子弟的家教故事看作是关系国家兴衰存亡的大事:“惟天无亲,克敬惟亲。”也就是说,只有自己克敬、克明、克诚,才能取得臣民的忠顺和亲近。

2 百姓家庭孝道之教最重要

国人家风是传统文化的具体化和细化体现,尤其集中呈现了中华文化的儒道思想,每一种家风都从不同角度对中华文化作出了诠释,如很多家风中都包含儒家的仁、义、礼、智、信等内容,也有不少家风遵从道家亲近自然的思想,讲求从容不迫、不慕名利等。

“孝”在中国传统家风中认知度很高,远在周朝时即十分重视社会教化,周公倡导庶民之家进行“彝教”。所谓“彝教”,就是对平民进行道德规范教育。周公认为平民的家庭教育主要是“明人伦”,其中孝道之教最重要。这对后世的平民家庭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加之儒教的传播,“孝”渐渐成为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美德。

儒家学说对中华文化的影响十分深远,其中儒教提出“严父慈母”的家风原则。孔子认为,政治的基础是伦理道德秩序的建立,伦理是建立在父母子女之间的血缘关系之上的,因此家庭的伦理道德教育是对国家政治的保障。他说:“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家庭的孝悌教育不仅关系到个体家庭的和睦和巩固,最重要的是有利于社会和国家的安定。父义当慈,子义当孝,兄之义友,弟之义恭,夫妇乃至与家族一脉相关的人,随其亲疏、厚薄,莫不自然互有应尽之义。所以,孔子强调孝悌之教,重在伦理情感的培养。如儿子当父母在时,不应远游,又如子辈赡养年老的父母,应当把情感的笃真放在首位,不单是让父母衣食有着落,更重要的是使父母感到儿子赡养他们是尽了孝心。所以孔子说孝敬父母在于“色难”,和颜悦色,礼貌恭敬,表里如一,才是真正的孝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