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文化新闻 > 正文

沉默的“另一个中国”:历史视野中的农村_书评_新京报网(1)

2016-03-05 03:05:57  新京报    参与评论()人










专题阅读书单

2016年春节,一个热闹的话题是期间的“农村问题大讨论”,在2月15日的新京报社论中,看到了人们借由春节返乡而发现的“另一个中国”,“在那里,贫穷与暴富交织,保守与巨变共存。很多景象让生活方式正在与发达国家接轨的城市人震惊、感慨,而这些在农村只是日常。”

中国的农村,一直是“另一个中国”。整个中国近代史,贯穿着追求现代化的热情,也隐藏着农村社会式微的哀音,总有一些时刻,革命、新政等社会呼唤,盖过了社会真实的哀怨,在社会突飞猛进之中,沉积下问题与矛盾。无论是清末民初的社会剧变和制度变迁,还是之后的社会进程,实际上都伴随着农村经济崩溃的过程。农村问题,是一个历史层层积累的问题,不仅是经济层面的,还有文化的,人伦的。这一书单,导入社会学、经济学视野下对中国农村的观察,可借此帮助我们理解当代中国的另一条沉重的脉络。

《乡土中国》

作者:费孝通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07年8月

关于近百年来农村的书写,首推费孝通关于江村的系列书写,他的《乡土中国》、《云南三村》。

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一生行行重行行,实地调查和考察总结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各种模式,写下了诸多奠基性的著作。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理论研究的代表作《乡土中国》是中国社会学领域的经典。这本书原是费孝通1946年在西南联大教书时的讲义,后来改写成了系列文章。费孝通在这本书里所做的,不是田野调查或者个案分析,而是对中国基层传统社会进行解剖。

《云南三村》是费孝通和他的助手张之毅上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在云南内地农村所做的调查报告,包括了《禄村农田》、《易村手工业》、《玉村农业和商业》。农作活动、土地利用、家庭消费、农村金融,甚至成年男子年产人粪、上门姑爷的经济因素等等,三地农村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社会学家们均以翔实的数据,生动的实例,科学的剖析,具体而微地调查出来,可谓对云南农村社区社会结构及其运作的一幅细致入微的素描图。

《金翼》

作者:林耀华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年:2008年2月

与费孝通同时代的美国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和民族学家林耀华的《金翼》是一部以小说形式写成的社会学研究著作。林耀华曾担任过燕京大学社会学系主任、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系主任。在这部充满命运感的著作里,他剖析了中国东南福建一个村庄里毗邻而居的两个家族。这两家既有亲戚关系,又一起做生意。其中一家度过逆境继续繁荣,另一家最初很是兴旺而后却衰落了。书中描述了顺境之家的一家之长黄东林,勤俭节约、精明能干、吃苦耐劳的中国农民的典型。多年后,林耀华的学生庄孔韶对金翼的回访研究《银翅》可作为《金翼》的姊妹篇,全书融人类学随笔、民族志、访谈、史料与田野分析、实证等方法,是用不同的方式对同一地所做的社会学研究,时代巨变,两者可互相对照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