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文化新闻 > 正文

黄乔生 用实物遗产为鲁迅存证_书评_新京报网

2016-04-16 11:33:10  新京报    参与评论()人


鲁迅散文《风筝》彩绘连环画。


鲁迅遗物。




话剧《大先生》中,用了二十多种傀儡,导演王翀说,就是想借这个手法来改变表演的状态。.


当作家李静在以话剧《大先生》直面鲁迅的精神世界并向内深掘时,作为鲁迅博物馆常务副馆长和《鲁迅研究月刊》主编的学者黄乔生,近年来却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整理和保护鲁迅的照片、手稿、藏书以及周氏兄弟旧居等“外部”的努力之上。他接连出版的《鲁迅像传》、《鲁迅藏拓本全集》和《八道湾十一号》等书,以实物遗产的形式勾勒出鲁迅的诸面侧象。

这种选择与其说是避重就轻、舍近求远,不如说折射出鲁迅研究者及其思想追随者之于当代中国文化转型的焦虑与回声。

“鲁迅在中国思想界的影响正在受到冲击与淡化,对他的认识也不再统一。”黄乔生研究鲁迅三十余年,无法忽视这种变化。鲁迅的思想价值与现实意义,在当代已经不再是一个“不证自明”的论题。

文化与思想界的多元声音,在打碎鲁迅的“偶像”和突破“大一统”解读的同时,为认识真实的鲁迅提供了契机,也便利了不同立场的声音对鲁迅的曲解和利用。而在黄乔生看来,空谈鲁迅精神,过于“玄虚”,认识鲁迅,应回到历史现场,并理解他留下的实在“业绩”。

而对实物遗产看似笨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正是在为鲁迅的业绩与思想留下根本性的“物证”。

史料遗物

刻录鲁迅的思想和业绩

在地铁4号线新街口站旁,新建的高大居民区包围着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走进学校大门,左拐深入,会看到一座漆色很新的三进四合院。在进院右手侧的前罩房窗前,新栽了一株丁香。据黄乔生《八道湾十一号》中的描述,这正是“阿Q”诞生的地方。

4月8日下午,在这个院子里,黄乔生携自己的新书,与孙郁、止庵、赵京华等周氏兄弟研究专家,在朱安住过的房间举办周氏兄弟旧居保护与利用座谈会。如果说鲁迅的文学、思想和精神是一笔无形的文化遗产,那么这些成名已久的学者为何要兴师动众地保护一座“有形”的院落?

在黄乔生看来,通过院子研究鲁迅,可以摆脱对其概念化的认识和无谓的空洞争辩,“可以看到鲁迅生活中的琐碎、悲哀和机缘,让他站在人群中,回到家庭关系里,展现出更丰满和更准确的形象。”

“鲁迅虽不算古老,也算近代人物了。”黄乔生点出鲁迅与时代的远和近。一方面,随着时间距离的拉大,接近鲁迅的真实越来越难;另一方面,鲁迅的实体遗物并非不可触摸,丰富而细致的物质史料作为根本性的“物证”,刻录着鲁迅的思想和业绩。

通过整理鲁迅的手稿,可以发现新的文本,修订通行版本中的讹误,提高认识鲁迅文字的准确度和全面性,而他的修改痕迹、文体和书法,更能让人们真切地接近鲁迅的书房;结合原版照片和图片,梳理留影前后的来龙去脉,可以抵抗拥有“全世界最多雕像”的鲁迅被刻板化乃至恶意的呈现;对鲁迅藏书和拓片的了解,更能让我们把握鲁迅的知识来源和治学途径,“几百万字的翻译,几千页的古籍校勘,6000多张历史拓本,可以直观地告诉我们,为什么可以称他是一位文化巨人。”

打破对鲁迅的仰视或偏见,从史料出发,回到有温度的历史现场。黄乔生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喊停“借用鲁迅而言‘左、右’的自说自话”。

正因如此,黄乔生虽也谈作为“战士与文人”的鲁迅,却始终不愿放弃收集、整理和保存的“表面功夫”。《八道湾十一号》一书的创作历时六年,缘起是2009年旧居面临的拆迁风险,成书以旧居命运暂时落定为标志。他称这本书为“小册子”,坦陈其中多有不足,唯以保护旧居为宗旨。如今三十五中学配合旧居,不盖高楼,在黄乔生眼里,也差强人意地做到了“两全”:“虽然‘湾’已经没了,但至少从院子里望出去,天际线还在。”

拿来主义

鲁迅没有完成的“博士论文”

保存实物遗产的最终目的,在于认识鲁迅时有史料可依;然而,“史”与“料”却往往给出矛盾的答案。1925年的“青年必读书”事件,是谈及鲁迅文化立场选择时绕不过去的一个话题:鲁迅劝年轻人少读乃至不读中国书籍,而他自己的藏书中又为何包含了大量的古籍?

在黄乔生看来,这一矛盾,恰恰蕴含了鲁迅最核心的思想资源。而解释这种矛盾,则必须回到历史语境,去分析当时文人的心理复杂性以及鲁迅本人的,否则就容易形成“鲁迅是汉奸”等无稽论调。

五四新文化时期,包括鲁迅和胡适在内的“主流”知识分子,都提出过极端的“全盘西化”主张。黄乔生解释说:“这是在劝时人不要迷恋传统思想,行动起来。更多的是一种策略。而鲁迅敢于这么说,正是因为他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入的了解和深厚的修养。”

鲁迅从日本回国后,在教育部工作期间,尚未登上文坛,而是曾潜心研读中国古典。这十年的“沉默期”在黄乔生的眼中,就像是在为一篇“博士论文”收集资料、进行准备。而这篇论文的宗旨,就是“用世界观念和新方式观照中国问题、破解中国谜团。”

“西安之行,可以看作他的一次‘田野调查’;而迁到上海后,他‘本应该’大有作为。”黄乔生说,“当然,他确实也有所作为;但于我而言,还是不能满足的。学术上不够系统,创作上鲜有新作品,并没达到应有的期望。可以说,这篇博士论文,他没有写成。”

在学术上,鲁迅雄心壮志的“中国文学史”计划未能实现;在创作上,除了《故事新编》中的几篇,也没有足以与《呐喊》、《彷徨》和《野草》媲美的作品。即便这样,“他还是列出了博士论文的小提纲,也就是《拿来主义》,还有《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作为补充。”黄乔生说。虽然只有纲要而没有展开,“拿来主义”的提出仍足以称得上鲁迅留给中国最珍贵的文化遗产。

鲁迅的“拿来主义”,精神核心在于批判、自省和世界意识,让人们对传统文化保持“警惕”。鲁迅说自己有毒气和鬼气,正是直视到自己身上承自中国传统文化的阴暗面。黄乔生毫不讳言地指出,鲁迅的思想中,确实摆脱不掉他自身传统文化修养中自带的一些不良因素,如韩非子的“急与多疑”和庄子的“随便”等等,而他所经历的个人压抑和世态炎凉,又造成了他偏于刻薄的性格。因此,鲁迅的“拿来主义”其实包含了对自我的否定,对中国文化中的权术思想和互相残害等方面进行批判和反思,而这对于当今的“国学热”和“文化建设”是具有教育和警醒作用的思想成果。

鲁迅当年没有完成的“博士论文”,我们是该从头写起,还是把他的成果用心“拿来”?黄乔生觉得,我们更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是如何把鲁迅“拿来”。

放低鲁迅

不能把光聚焦在一个人身上

孙郁曾说:“常读周氏兄弟,可以脱俗。”

黄乔生谈到鲁迅,却建议从“俗”的一面进入:“首先应该把鲁迅放低,还原为人类的一分子来看待。在讨论鲁迅的思想之前,先认识鲁迅这个人。”

他自己认识鲁迅,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一个变化的过程:“年轻的时候是崇敬和敬佩,会在文风上进行模仿。进入中年后,心态更加平和。在持久并全面地了解他一生的经历后,打破了对他的仰视,开始体会到他的亲切,而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我会想象他处理问题的方式、经验和学识,经过雅俗、高低的反复掂量,最终不断加深对他的理解。”

而对于现在的孩子和年轻人,黄乔生也觉得应该讨论出一个阅读鲁迅的机制。“因为时代不同了,鲁迅的某些成分可以淡化。尤其是十一二岁之前的孩子读鲁迅,不一定能够接受或产生亲切感。其实鲁迅和周作人一样,都是个幽默和有趣味的人,但如果在课本中安排不当,就会产生如今有些孩子‘怕鲁迅’、‘讨厌周树人’等心理,而无法体味到,其实鲁迅本质上是一个慈悲的长者。鲁迅的文字含量高,容纳力强,最精彩的文章适合30岁以上的人读。这个阅读的次序和矛盾需要想办法解决。作为中国的读书人,人生中应该有鲁迅教育。”

黄乔生察觉,理解鲁迅这个“大人物”的最大困难,来自过分地凝视:“我们观察鲁迅,习惯把所有的光都聚焦到他一个人身上,于是周围都变暗了。鲁迅的形象也被割裂出来,变得不可理喻。”

鲁迅的“光芒”让他所处的时代陷入视觉的阴影,这一悖论湮没了其作为“近代文化标本”的价值。黄乔生作《周氏三兄弟》一书,试图提供一个由时代氛围、师承渊源和家庭关系构成的多焦点审视空间和认知视域。“我们要了解他的老师,比如章太炎;他的同代知识分子,比如胡适、钱玄同;他的后辈,如冯雪峰、胡风;当然还有他的兄弟周作人。”

文学史家郑振铎先生曾说过:“假如我们说,‘五四’以来的中国文学有什么成就,无疑的,我们应该说,鲁迅先生和他(周作人)是两个颠扑不破的重镇,没有了他们,新文学史上便要黯淡无光。”

黄乔生也认同周氏兄弟的“双峰并峙”。“兄弟二人都有深厚的中国文化素养和广阔的西方知识修养,知识来源立体、文章精美,并具有世界意识和先进思想。鲁迅通日语和德语,周作人通晓日、英及古希腊语。两人前半生路径差不多,后半生差异很大,这中间凝聚了很多问题,对于认识鲁迅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参照系。”

而即使与自己的兄弟相比,鲁迅也是个极有个性的人。他的自由、自省和批判精神,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黄乔生感叹说:“鲁迅这样的人物是比较少见的,我们应该珍惜他的思想方法和态度,这能够帮助我们在今天少走弯路。”

【延伸阅读】

《八道湾十一号》

作者:黄乔生

版本:三联书店2015年7月

北京西城区八道湾胡同十一号,因鲁迅、周作人兄弟在此生活过,而跻身于中国近现代文学和文化史著名建筑之列。周氏兄弟在此居住后,蔡元培、胡适、郑振铎、郁达夫、刘半农等都曾来访。在本书中,黄乔生从1919年周氏兄弟买下这座宅院写起,到1966年周作人在院中去世,记录了期间的人和事。周作人将鲁迅逼出家门、抗战之后投靠日本附逆、在建国后的遭遇、靠翻译和提供鲁迅史料赚取稿费和社会名声为生、凄凉终老等,娓娓道来,令人唏嘘。

《周氏三兄弟》

作者:黄乔生

版本: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8年1月

这是国内第一部鲁迅三兄弟的合传。一家兄弟见证历史风云。时间跨度从鲁迅出生(1881年)到周建人去世(1984年),历时103年。东游日本,致力新学,他们的文化成就一时传为美谈。不料变故突生,先是周作人、鲁迅因家事恩断,后周作人失足成为汉奸,周建人与之决裂,三兄弟两次失和,是中国文学界的损失,也是民族危机的反映。

■ 剧本分享

【黑衣青年与鲁迅面对面。灯光变幻。

鲁迅

孩子。

黑衣青年

大先生。

鲁迅

当我听到你的死讯时,心里冒出个奇怪的念头。我忽然羡慕起基督徒来。他们相信灵魂不死。他们相信,彼此惦念的人虽然死生相隔,可终有天堂相会的一天。自然,他们也都相信自己没做多少孽,一定可以进天堂的。但是我们,我们没有这个福分。当子弹穿过你的胸膛,你就不存在了。任凭你怎么相信“人心是好的”,你也不再存在。你的母亲将不再能看见你。你的住在乡下、双目失明的母亲,自然,她早就看不见你了。在她看不见的眼前,她骄傲地看着自己的儿子,认为他永远在上海做着翻译和校对。……还有你的两个幼子和一个女儿,他们不再能看见你,不再能从你的手里接到上海的糖果,如同接到天上的星星。还有你的太太,一个有点凶相、不能与你相通的女人,她将不再能和你发脾气,不再能骂你没用。她的双眼蓄满了无望的泪水,寻找那可以一哭的新坟,可是她找不到。……还有我,这个你叫他“大先生”的人。你因为吞下我的文字而勇敢赴死,而我却言行不一地苟活于世……我是你真正的凶手!!!……我,我也将不再能看见你。我在过马路的时候,将不必再被你搀扶。我将不必再仓皇失措地走在你身边,担心高度近视的你因为照顾我而撞在电线杆上。不必了。都不必了。你的不能再造的青春,就这样暗暗地永远消失。不在天上,也不在地下。没有归宿,也没有报偿。这让我无法原谅……

【在铁皮人的声音中,褴褛而沉默的群众在威严的中年人和不笑的青年带领下,步调一致地穿上不锈钢铠甲,戴上电的眼睛,狼的牙齿,石头的心脏,一切显出整齐划一、虎视眈眈的气势。

黑衣青年

站住,不要去!(二人站住)离开他们,走得越远越好!(二人不睬他,继续向人群走去)要是想变成一块石头,一块铁,你就去吧,鲁迅先生。(鲁迅站住,犹疑地看着他;铁皮人继续走向群众;他恶毒而讥讽地)去之前,榨干你身上所有的水分,鲁迅先生。忘掉爱,忘掉眼泪,忘掉你柔软的心脏,鲁迅先生。(穿着铠甲、戴着面具的群众做着整齐划一的动作,铁皮人也吃力地做着)拔光你院子里所有的蔷薇和枣树吧,鲁迅先生。种上玉米,种上高粱,种上稗子,最后什么也别种,鲁迅先生。关上你高得过分、远得没边儿的天空吧,鲁迅先生。遮上盖子,竖起栅栏,平均给每人三尺见方就够,鲁迅先生。和他们联手造个完美的蚂蚁窝吧,鲁迅先生。和所有工蚁一起,齐心协力去搬运面包渣吧!快去!别浪费你的力气,也别误闯蚁王的宫殿!去和亲爱的可怜的让你魂牵梦萦的工蚁们融为一体吧,鲁迅先生!不要犹豫!不要回头!向前进!向前进!鲁迅先生!

鲁迅

(静默片刻,观众)“相信我,这就是天堂。”无论谁对你说这句话,你都不要相信,哪怕是我。相反,由此你可以推论,你已来到了最糟糕的地狱。你失去了怀疑它的权利,因为它是天堂。你失去了反对它的权利,因为它是天堂。我确曾做过关于天堂的梦,梦里所有流泪的人都在那儿得到了安慰。为了这个梦,我曾许下天真的承诺,牺牲自由的自我,可我无法牺牲到底。因为自由的本能发作了。可我并不后悔。如果说有什么可悔的,那就是我不该相信,对自由的牺牲能带来自由的结果。我也不该相信,人可以不受约束,做自己的神。这种说法只能鼓励那些热爱椅子的家伙。他们打着向天堂进军的旗号,慢慢爬上权力的座椅,鲜血和眼泪不过是清洗他们马靴的东西。盯住他们!别被他们的漂亮话迷惑!盯住罪孽!在造孽者丢掉王冠、低下脑袋之前,不要原谅,也不要宽容!因为宽容是强者的权利,记忆和抗争才是强者的武器!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者,万勿和他接近!(大门落锁声)

(微笑)大门永远地关上了。现在只剩下我自己。……我将在空虚的镜子前,好好端详自己。不,不是空虚的镜子。我的眼前分明还有你,你,你们。我会一直思念你,广平。我会感激并原谅你,母亲。我会对你感到抱歉,安。我会更深地爱你,二弟。我会一直挂念你,我曾同路的人。我会用千万个希望唤出你,未来的孩子!尽管世界在走向黑夜,可正因如此,你才必须用希望点亮自己!这世界没有别的氧气,别的燃料,只有你自己!当你支撑不住的时候,或许可以去找一缕微暗的火……那是我,那是我在提醒你:宁可把你的身体痛苦地燃尽,也不要把它拱手相送到吞没你的黑夜!你可捧住别人的眼泪,但不可以为它牺牲自由!

采写/新京报记者 修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