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文化新闻 > 正文

谁更有能力掌控人类知识的脉络?(1)_书评_新京报网(2)

2016-05-20 06:08:39  新京报    参与评论()人

尽管水涨船高,期刊编辑部在缓慢地提升面向作者的服务(如提高稿费、举办活动加强联系、提供单行本等),但学术论文仍然无法像其他出版物一样通过市场定价。很多科研人员也并不指望通过发表本身从编辑部获得金钱收益,而是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被更多的同行阅读,获得声誉和心理满足感。这种需求和数据库试图为数字作品定价的尝试格格不入,以至于数据库向编辑部施压的时候,价格谈判本身对作者科研影响不大,也没有集体发声。

结合前面的分析,这也意味着,非商业化的劳动成果通过数字化形态的转换进入市场领域,获得了增值,但增值的主要部分成为少数核心期刊和数据库厂商的利润,作者仍然无法从中获得可见收益。换句话说,学术研究作品的商业化过程嵌套在一个非商业化的学术生产机制上,大部分编辑部和普通作者贡献出低成本的劳动,却不能获得劳动的增量部分。

学术成果的商业化VS生产机制的非商业化:

作为公共资源的学术研究被商业数据库倾轧

学术研究作为一种公共资源,一个重要目标是:确保学术资源能够在一个学术公共领域生产和自由流通,允许研究者从中获取养分,开展更多的研究、并将其成果回馈学术共同体。学术传统和脉络也是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积累和形成,通过教育和阅读加以传承。

在互联网时代,这一目标通过信息技术平台得到进一步实现,便利研究和创作的流通,甚至扩大了学术公共领域的范围。然而,相伴而生的风险是,数字化的学术资源开始受控于少数垄断性平台。数据库服务商表面上看帮助传统的纸质杂志快速数字化,有助于形成一个公共资源池(commons)。但是,这一公共资源池实际上以商业化手段形成,并在获取数字化学术资源时,使传统学术组织反过来依赖于数据库——松散的教育机构与学术组织很难对抗统一的数据库平台。

有意思的是,互联网也加强了学术数据库以外的各种类型的公共资源池,虽然有些存在的合法性存在疑问,另一些则是维系传统学术公共领域的努力,它们在一起共同构成了丰富的学术资源生态圈。

像百度这样的公司也在进军学术文献服务领域,“百度学术”不仅通过搜索引擎技术抓取散落在各个网站的学术研究成果,也试图通过用户自愿贡献分享的机制打造按照互联网模式运作的学术数据库。这种模式目前无法和传统数据库竞争,也尚未进入大学视野,但它试图向所有网民(而非仅仅是在校人员)提供免费的文献服务,和收费的数据库服务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一模式面临着严重的版权问题(但也会使用“避风港”原则自保),同时通过用户协议试图获取这些期刊论文电子版的永久使用权。这无疑又让人们看到一个蠢蠢欲动的、更黑暗的平台帝国。

鉴于期刊编辑部的非商业化运作,中国学术界基本保持了一个允许作者自由传播已发表作品的氛围,这是对学术数据库的重要补充,也有诸多学术类网站以非营利的方式转载学术作品。如前所述,自由转

(下转B0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