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中华文化新闻 > 正文

郭涛 我心里的“毛茬儿”一直在(1)

2016-11-29 02:41:20    新京报  参与评论()人

《疯狂的石头》

《毒战》

尽管出道早,但郭涛一直就给人一种大叔的既视感,似乎就没有经历过青春期,“我原来就长这样,到现在也没怎么变,男人嘛,这样挺好。我觉得修炼一个男人的不是脸上的皱纹,也不是你每天洗头时渐渐失去的头发,而是你能找到生活的平衡,一边可以很世故,一边又要保留内心里桀骜不驯、卓尔不群的东西,因为那才是属于你自己独一无二的东西,也是作为演员的你可以呈现给观众独一无二的东西。”

《烈日灼心》

《我不是潘金莲》

这两年郭涛一直在刻意减产,他说,只有降低产量,才能提高质量。但趁着空当,他也干了不少自己喜欢的事。在前不久热播的综艺节目《跨界歌王》中,他玩票式地一展歌喉,让大家眼前一亮。而时隔《永失我爱》20多年后,他又出现在冯小刚的新片《我不是潘金莲》中,饰演了一个影响着李雪莲人生走向的男人。“以前,更多的是别人选择我,现如今,我更希望能自己做自己的选择。”

从一根筋想着做艺术家而投身于话剧行业,到为了生存“当俗人”去演电视剧,以及这几年在大银幕上的努力转型。习惯了被人称之为“小人物”的郭涛却说,自己心里的“毛茬儿”一直都在。

1 想当艺术家的愤青,败给了生活

郭涛出身演艺世家,父亲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母亲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从小在后台长大的他,跟着叔叔阿姨们排练背词都是常事,很小的时候他就上过台,演过亚非拉的小黑人。中戏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实验话剧院,一心只想做个艺术家的他,早年间主演了孟京辉一半以上的话剧。但那时的话剧被称作“贫穷戏剧”,不但赚不着钱还得往里搭钱。

艺术家也要生活,扛不住了,他只能跑去演电影。第一部电影就是张艺谋执导的《活着》,起点高自然心气儿也跟着攀升,有人找他去演电视剧,他说那都是俗人干的事。但电影市场也不好,《活着》的片酬是五万元,他拍了足足半年,入行三五年,房子都买不起,更遑论养家。“那时年少轻狂,就是个愤青,觉得搞艺术和赚钱是不能相提并论的,生活里也是拧巴对立的状态。但久了,才明白没必要跟钱过不去,历史的车轮一直在前进,你一个人也阻碍和违背不了这个规律,所以现在被生活打磨得没了棱角。但心里还是一直不服,老有一种骚动,我不能这样下去,我还可以演更有意思的东西,我还有上升空间,我还有潜在能量。”最终,郭涛还是转战了荧屏,他说这是“心不甘情不愿地当了俗人”。孟京辉曾说他:“你傻样,就为了那些钱,被庸俗的电视剧制住了。”

2 跳出小人物的框,做个粗犷男人

郭涛说,他是木命,一辈子自命清高。他对很多人或事都不太看得上,只是在演艺圈闯荡了二十多年,早已深谙其间的生存之道。作为老江湖,他自有圆滑世故的一面,别人看他,待人谦卑和气,处事照应周全,但只有他自己知道,心里的“毛茬儿”一直都在。